人不如狗:自私加智慧,反而讓我們變得愚蠢

小編去年養(yǎng)了一只泰迪狗,今年它喜添犬子。養(yǎng)狗才讓我發(fā)現(xiàn),人與狗的區(qū)別:狗無配偶、狗不戀子,而人有配偶、人也戀子;即人具有對私有人身的控制欲望與需要,而狗沒有,狗只有對主人的親近與依賴。

為了保障這種私有控制,人類建立了婚姻家庭制度及私有財產制度,這是人類智慧的體現(xiàn),是智慧長期作用代的結果。但是,智慧走到了極端,就變成了愚蠢。

幾乎所有的高等動物,在父代與子代的分離上,都是那么自然、簡單與干脆。唯有人類,因其進化出了智慧與私有制,故在父代與子代的分離問題上,表現(xiàn)得特別自私與愚蠢,也特別哆嗦與痛苦。

當然,這種現(xiàn)象,在人類的不同文化圈,其表現(xiàn)程度不同。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背景下,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像一團亂麻,糾纏不清、痛苦不堪。核心問題是,父代要把對子代的控制進行到底,由此構成與子代的矛盾沖突關系。

在父代對子代的控制上,人類的自私本性,讓其要將控制進行到底;而人類的智慧,助其將這種控制合法化與倫理化。然而,子代脫離父代的控制,同樣是人類的本能與智慧。兩個本能相遭遇,必然發(fā)生矛盾沖突,如此形成文化與本能的沖突。上海海事大海研究生楊元元自殺案事件、北京郵電大學孫騰霄自殺事件,就是這種沖突背景下發(fā)生的極端事件。

如今,發(fā)生子女遺棄父母的刑事犯罪案件,已經十分罕見了;但是,父母向子女追索贍養(yǎng)費的民事案件,在農村仍時有發(fā)生。可見,我們的社會由身份到契約的轉型雖然已基本完成,但是在文化理念及配套措施等諸多方面,仍然存在滯后問題,有待進一步跟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