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早起躺在床上刷新聞,說鄰國沙特人口最年輕化,到什么程度呢?平均年齡二十五歲。這個數字一下讓我惴惴不安起來,我一到辦公室就跟當天碰見的第一個同事分享觀后感,說天啦我比沙特整個國家都老,我才不要介意他們什么時候建的國。
離開家以后,過日子的節奏瞬間被拉快了,好像年齡越來越像那么回事。在家的時候媽媽會提醒說今天立春要出去轉轉看看踏青盛景,今天夏至晚上吃個西瓜,秋分伴著秋伏天,冬至南方人跟著新聞聯播其實也興起了吃餃子的習慣,這些或有一點兒儀式性的時日在離開家以后統統變成了上班或不上班的判斷題。從年初到年末,大概,昨天看完星際穿越我在想,生活本身的引力變大導致時間被上了加速器,這么幾個星期工作日非工作日的倒換過去,就這么從2006快要到了2015年。
忙的時候時間過得最快,有好幾次早上坐進格子間,憋著尿意收發郵件直到午間才意識到四五個小時沒去洗手間也沒喝水,項目最緊急的那些時候,十二點同事們一起在會議室吃必勝客,吃完各自回頭盯著電腦屏幕,眼神像夜生的貓發著光,毫無觀感就到了第二天集體吃早餐,場景轉換連快慢都是不會察覺的。
也像是跑過來的,這好幾年。小時候沒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倒是離家以后才慢慢迷上了跑步。夜跑我喜歡一個人,晨跑也喜歡一個人。晨跑有時間觀念,會特意看看日出是什么時間,臉不洗牙也不刷套上衣服就出門,在清晨的薄霧里一口氣跑到海邊,正是太陽要躍出海平面的萬丈時刻,雖說有些fucking another day begin的愚昧哀怨,可因為跑了步像完成了某項特別重要的自我的任務,所以倒是每次都寬寬地笑著自己跟自己說好啦好啦沒關系啦。夜跑更快些,耳機一塞就可以出發,沙漠里涼季最適合夜跑,出汗不多,每次都自以為是從風里來的人,呼吸間踏著節拍像踏著難得的自由。累的時候只夜跑,心態好的時候就一早一晚都堅持,兩公里五公里七公里十公里,哪怕時有曬網日,一個月也能湊七八十公里。于是這七八十公里就好像自由的標簽,留存在手機APP里,深呼吸時自矜得也有些底氣。
可自由實際上是并沒有底氣的。越接近三十,越有種被自由壓得喘不過氣的感覺。尤其對情緒化的白羊男,說話做事反正是擺脫不了的孩子氣,順境時看誰誰都順眼,聊天總不忘抖抖機靈覺得全世界都愛我,逆境時最難熬,覺得自己是被世界遺棄的人,反正也不要跟人打招呼,誰都不要,被打招呼則更甚,恨不能每句回話都套上武器捅穿這些淺薄人世的關系??偸敲獠涣肆奶斓陌?,哪里能遇到聊得坦然的人呢。這樣一來,二十六被我活成了你好,憂愁那樣的十六歲,在野蘆葦的晃蕩里,一個人悄不然化身成水面被揉碎的波光。
當然也有奮不顧身的時候,特別傻,當年的青海故事被我活成真人秀,在拉吉山上就著高反邊喘氣邊抽煙還覺得結果會是好的。后來在玫瑰沙漠的帳篷里就學得很乖,反正有銀河可以看,聽聽初戀故事也就算了。再偶爾想說話的時候,哪怕找不到人說,也就無所謂了。一閉嘴,時間就過得越來越快。
所以一念幾你,想你時你在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