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真的少年時代

少年時代,是天真爛漫的季節。

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的一個星期六,秋天的徐州鄉下,天氣晴朗,陽光和煦。

一輛中巴車行駛在顛簸的鄉間土路上,車后揚起了黃塵,金燦燦的,讓人看了覺得像電影中的畫面一樣。不僅是因為在陽光的映襯下,而是這輛車是由鄉村通往城市里的唯一班車。

車子行駛到孫莊村口,停了下來。有好幾個人肩上扛著蛇皮袋,手里提著包,大家都一擁而上。

這時,人群中有一個精瘦的少年,臉上帶著羞澀的笑容說:“大娘,您先上”。

大娘說:“順子,你也去徐州,干嘛去?”

順子邊說邊扶了一把大娘,說:“我去徐州買書去。”說著,幫大娘拿下了行李,讓大娘座位上坐好,自己也去后面找個座坐下來。

順子學名叫孫書同,今年考上了中專。這個村叫孫莊,多半都是孫姓人家。雖然順子上的是縣城的中專,可在莊里那可就像名牌大學生一樣。記得去年暑假,郵遞員送來了錄取通知書來的時候,小村子著實轟動一番,熱鬧過一陣子。

書同家祖祖輩輩是農民,家里除了有點余糧填飽肚子之外,也沒有太多的額外的收入來源。這不,書同爸爸趁著不農忙的時節,和同村的人出去打打零工,或回收舊書舊報紙,以維持生計。突然家里接到這張沉甸甸的錄取通知書,真是有喜有憂。喜的是,莊里以前除了有一個本家的哥出去當小學老師之外,再無二人走出去吃國家皇糧了。憂的是,這入學的學費對于這個一貧如洗的家庭來說,猶如天文數字般的學費,整整6600元。對于年收入只有一兩千元的普通農村家庭來說,著實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即便這樣,書同爸爸還是把村里的有威望的長輩和近親都請到了家里,辦了兩桌酒席。一來是請大家來慶祝一下這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二來,也是請老少爺們,姑舅表親多少能借點錢給書同湊學費。那年代,家家都是一樣的光景。好在這些長輩們都很喜歡順子,除了給他三十五十的獎勵買書買本子之外,還多少都你三百我五百的借給書同家。最后硬是把6600元的天文學費給湊齊了。書同懸著的心也放下了。

車一直在顛簸的土路上行駛著,路兩邊的楊樹一棵棵的向后跑去,樹上的葉子無聲的落下來。遠處的田地里,已經有人在收玉米和黃豆了。早上起來,書同對媽媽說:“我要去徐州買幾本自學考試的書去。”媽媽邊說邊走向屋里,給他拿了五十元錢和幾張零票,說:“去吧,路上餓了,買點吃的,錢放好。早去早回;等會兒我和你爸說 。”

書同家里雖然窮,爸媽都還是非常支持他讀書的。從給順子起的學名就看可以看出端倪。這個名字還是莊里教書的本家哥哥給取的,“書童”和“書同”諧音,因為順子本來就很喜歡看書,經常爸爸收廢品收回來的舊書,覺得有點成色的還半新的,都給順子帶回來。每次順子看帶回來這么多的書,甭提多高興了。所以,這個本家哥哥看順子這么愛看書,就像一個小書童,就給他起了一個孫書同的學名。

書同小學年年得獎狀,每年寒假快過年的時候,學校老師都敲鑼打鼓把獎狀獎品送到家里來。由于小學基礎好,到初中成績一直比較穩定,本來以當時初三的成績,考個好高中,三年考取大學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家里的經濟條件,就想讓他考個中專,學一門技能,三年畢業后就可以上班掙錢了。出于這樣的考慮,書同作為家里的長子,也只能聽家里的話,不能讓爸媽為自己操勞太多。

不知什么時候,中巴車已爬上了柏油路,飛快的開著。這時書同的心情,也像車子一樣飛了起來。又如同路邊樹上的一群群麻雀,展開那輕盈的翅膀,嗖的向農田的一側飛去。

由于書同沒有實現自己的大學夢。他在學校里和其他上進的同學報了江蘇省自學考試。他想,既然沒有機會進入大學的校園,我可以自學呀。這不,今年他就是去自考指定的書店去購買自考書籍和大綱去。這一路上,心情別提有多開心了,仿佛這不是去買書,而是去心中期待已久的大學校園去報到一樣!

這段由鄉村家里到徐州少華街自考書店的路是漫長的也是短暫的。短暫的是雖然只有兩三個小時。漫長的是這求知的路上,絕非平坦康莊大道,就像這鄉間的土路一樣,高低不平,坎坎坷坷。正如一句話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書同腦子里正在胡亂的想著。就看到道路兩旁的一排排白楊樹早已不見。換成了一棵棵粗大的梧桐樹,看那樹上掛滿了棕色的一個個圓球兒。在那梧桐樹的后面,是齊整整的高樓大廈。一座座樓房聳立而起,不一會兒,汽車放慢了速度,緩緩駛進了徐州站。

“賣煎餅,包子哦”這時看到車站門口停擺了幾輛流動車,一位五十多歲的阿姨,大聲吆喝著。“小伙子,包子,油條都有”,剛才還不覺得怎么餓,這一聽到吆喝,再一聞這早點的香味,肚子里開始咕咕嚕叫著。書同買了兩個包子。問:“阿姨,少華街怎么走?”“從這里一直往前走,走到一個岔路口,順著那個小巷子轉進去沒多遠就到了。”

謝過賣早點的阿姨,書同沿著馬路,一邊吃著熱乎乎的包子,一邊向前走。看著人行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馬路上大大小小的車輛,看得書同目不暇接。不一會兒,就走到了少華街,遠遠的就看那里有一個長長的隊伍。

走近一看,才知道這么長的隊伍都是來買書的。心中一熱,原來參加自考的人這么多,看來不是一個人在孤軍奮戰,又這么多同齡的兄弟姐妹呢。我站在隊伍最后面,等待著。這時我后面走來了兩個女孩子,一個身著深藍色帶白條的那種海軍服,面帶的微笑,站在我的身后。我也禮貌的朝她點頭笑了笑。隨著隊伍一點一點的向前移動,我和她也很自然的聊起天來。

“你自考報的什么專業?”

“會計,你呢?”

“我是報行政管理,今天來購買邏輯思維,法學概論和哲學原理。”

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不一會兒就認識了。她叫王淑梅,銅山職業技術學校的。他們如相識已久的好朋友一樣,之間聊天無拘無束,敞開心扉。以至都輪到書同買書了,他都不知曉。書店售貨員又問了一次:“小同學,你要買什么書?”這時,書同才把注意力從和淑梅聊天的場景中戀戀不舍的拉出來。“哦,我買這三本。”書同拿著早已寫好的紙條,遞給了售貨員。

書同先買好了書,站在旁邊。等著淑梅她們買好。他們沿著少華街邊聊邊走了出來。快走到大路口時,書同說:“同學,我們可以各留一個通訊地址嗎?下次關于自考我們可以相互寫信。”淑梅的臉上泛起了點點紅暈,不好意思的說:“我是住校生,平時不在家里,那我就把學校里的地址給你吧!”書同說:“好的呀,謝謝,也把自己的孫莊的地址和學校的通訊地址一起都寫給了她。”接過淑梅遞過來的地址,看那整齊的兩行藍色的字體,心中不禁贊揚道:寫的真漂亮呀!這時,她同學在旁邊催促淑梅說:“王淑梅,我們還要早點趕回學校了。”就這樣,書同和淑梅就短暫的相識后,相互告別了。書同站在那兒望著淑梅遠去的身影,心里是陣陣的興奮和不舍。自己也快速地往長途汽車站走去。

書同懷里抱著幾本書,坐在回程的中巴車上。身為十六七歲的小伙子,平時接觸的女生不多,有時看到女生就緊張,和女生說話就會臉紅。沒想到今天表現這么的有膽魄,直接認識到一位志同道合的女同學,而且還相互留下了通訊地址,以后有一個可以和自己飛鴻傳書的人了。想到這里,他不由自主的笑了出聲。

三個小時的車程,就在這樣輕松愉快的遐想中很快就過去了。他又感覺車在顛簸,不過這時的顛簸在他看來真是一種很美妙的享受。一高一低,上下起伏,仿佛躺在一個大大的搖籃里,和那位剛認識不久的王淑梅同學,一起欣賞這秋天野外豐收的景色,一起暢想未來。這時,中巴車廣播里響起了一首熟悉的歌,耳熟能詳,卻只能跟著一起哼著。

回到家后,媽媽正在院子里打曬干的黃豆,看到我回來了,說:“順子回來了,中飯吃了沒?桌上給你留了菜和饅頭,趕緊吃吧!吃完到地里幫你把收玉米去。” 書同說:“好的,娘,你吃了嗎?”“我們早吃過了。”書同到屋里,放下心愛的一抱自考書,快速吃好飯下地干活去了。

晚上,書同干活回來。坐在床邊,手里捧著白天在購買的新書看。看著看著,心里又想起了白天的經歷。心里想:我要是給淑梅寫信,該寫些什么呢?于是,他就攤開紙,邊想邊寫道:

“王淑梅同學:

你好,今天很高興能夠認識你。回到家干完活,忍不住要給你寫信。這樣不會打擾到你吧?從今天看到你的第一印象,就覺得你是一個有陽光般燦爛笑容的女生。今天被你這笑容所感染。同時,也覺得你是一個非常好學的女生。

我們今天有緣相識,且因為自考這個共同的目標。我覺得我不是一個人在孤軍奮戰。有我同學,特別是淑梅你和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我現在心里感到莫名的興奮。真的。

你平時功課多嗎?學得怎么樣?你看我這話問的。作為這么積極好學的同學,成績肯定是班級里的佼佼者了!希望能多向你學習。

我是一個農村的孩子,今天能走進學校,家里為我也是債臺高筑。這個學習的機會著實來之不易。我們莊里像我這般大的孩子,多數都輟學出去打工去了。

本來我可以考高中的,可是考慮到家里的實際情況,爸媽想早點讓我出來工作,好賺錢養活自己,幫襯家里,同時還要供我妹妹上學。我們妹妹今年已上初一了。

所以,我很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作為農民的孩子,沒有別的出路。只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走出農村,改變祖祖輩輩當農民的命運。有機會,還請你多給我鼓勵,為我加油哦!

光聽我在這里嘮嘮叨叨的了,你聽煩了吧?對了,今天認識你時聽說你是銅山縣的,你們家是縣城的吧?看你的面貌和衣著打扮,覺得你應該是縣城里的人,對不?

淑梅,你現在在干什么呢?休息了嗎?平時你上課之余都在忙些什么呢?很想了解你多一點,很想知道每一天都在做什么?我這么著急的想了解你,就是太想和你做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了,你不會見怪吧?

今天時候已不早了,你也早點休息吧。哦,對了,突然想到你在做什么了。你現在肯定在挑燈夜戰,在學習對不對!朋友,不要學的太晚了。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嘛,身體更重要,早點休息吧!

今天就寫到這兒吧。期待著你的來信。

祝你一切順利!

你的朋友--孫書同。”

書同寫完信,把信紙整齊的折疊好,放進了一個白色信封里。放進了書包,想著等周日下午上學路過鎮上的郵局早點把它寄出去,這樣淑梅就能早點收到了。收拾完畢,熄了燈。輕輕地挪到床邊,睡了。

書同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抬頭,看到一個熟悉的面孔,她面帶著甜蜜的笑容。書同一下子愣住了,說:“王淑梅同學,你怎么來了?我給你寄的信你收到了?”淑梅先是笑笑,而后說:“是呀,我一收到你的信,就想著,趕緊給你回信。可又擔心你等著急了。想到給你打電話。可我仔細一想,你沒給我留電話號碼呀!你怎么這么粗心呢,電話也不給留一個。”書同說:“不好意思,淑梅,不是我粗心,我們農村,只有村委會里裝了一步電話。我們家里哪里有電話呢!”淑梅說:“哦,原來這樣。這不,打不了電話,我就趕緊坐車趕過來了,一路問了好幾個人,才找到你。”書同的心里像喝了蜜一樣的甜,可開心了。他趕緊問:“你吃飯了嗎?走跟我回家,我讓我媽做飯給你吃。”淑梅一聽說帶她回家,就連忙說:“不了,我吃過了,我還要早點回學校呢!”書同哪里舍得她走,走上來就要拉住她的手,淑梅趕緊掙脫。

就這樣,書同一下就醒了。原來剛才在夢中呀。他迷迷糊糊的睜開眼,想了一想剛才的夢,又睡著了。

[if !supportLists]第二天[endif],書同還在睡夢中。媽媽就來叫他起床了。“順子,起床了!快點起來幫你爸去地里掰玉米去。”書同,趕緊穿上褲子,披了一件衣服。就起來了。這一天,書同干起活來特別的賣力,精神頭很足。還邊干邊吹著口哨,還吹著昨天在中巴車上那首不知歌名和歌詞的曲子,好聽極了。

周日下午,書同媽媽把這一周的煎餅和咸菜都給包好了。又給了他二十塊錢,留在學校食堂里偶爾打份熱菜吃。書同上的學校離家有三十多里路,周日下午從家出發帶上干糧,為了省幾塊錢的車費,他都騎著自行車風里來雨里去。到周五下午放學,他再騎著自行車回家。

書同從地里干活回來,洗了一把臉,換了一身干凈的衣服。接過媽媽給包好的煎餅咸菜和二十塊錢。把煎餅包綁在自行車的后座位上。“媽,我上學去了,你和爸在家農活慢慢干,別太累著了。”“好的,你放心吧。路上慢點騎。”書同推車,出了家門,跨上車奔著莊外的土路去了。

不一會兒,書同就騎到鎮上。他來到郵局柜臺,問營業員買了一張五角錢的郵票,貼在了雪白的信封上,填寫好地址郵編,然后把信交給了柜臺里的工作人員。“大姐,幾天能到?”大姐拿起信封看了看,說:“平信,快的話3-4天,慢的話一星期左右就可以到。”書同嗯了一聲,”謝謝大姐”。轉身走出了郵局。

書同出來抬頭看了看天,心想要騎快一點了,不然到學校天快黑了。他一路吹著口哨,看著干活的人陸陸續續的回家的身影。約莫一個鐘頭,終于到了學校。天還沒黑。書同來到寢室,把要吃一個禮拜的干糧放到柜子里。這時,宿舍里的其他同學才到。

書同一手拿了一個暖瓶,到食堂去打開水。同學中大部分都是縣城的,他們家都不用帶飯,每一天都是開飯的時候拿著飯盒調羹到食堂排隊去打飯就可以了。所以,每次宿舍里的打開水的活都落到了書同和另一個鄉鎮的同學的肩上。

“書同,等等我。”書同回頭一看,原來是同寢室的范小寶。“小寶,你才來到呀。在家吃好飯來的嗎?”“還沒吃呢,家里挺忙的,我多幫著干了一會兒,這不一路緊趕慢趕,才剛到。”“那我打好了開水,走,回寢室吃飯去。”“好嘞”他們倆有說有笑的走回了宿舍。

“你帶什么好吃的了?”書同問小寶。“哪有什么好吃的呀,還不是老三樣。咸菜、鹽豆和蘿卜干嘛!”“來,今晚先吃我的。我媽下午給我燒了一瓶肉丁炒豆子,可好吃了。”

他們倆說著,就用飯盒倒了一盒白開水,拿出自帶的煎餅,就著肉丁豆子和咸菜,香噴噴的吃起晚飯來。

“我周六去徐州買自考書去了。”“你報了幾門?”小寶問,“買到了嗎?”“都買好了。” “你什么時候報名?”書同問。“我不是那塊料,還是再等等吧,我先把學校里的課先學好。等你學好了,你多教教我。”小寶說。

當大家都在床上閑聊天的時候,書同不大參與他們。自己在上鋪拿著他的書在那里旁若無人的學著,直到熄燈鈴聲響起,他才放好書,心滿意足的就寢了。

又進入了有規律的新的一周學習生活。而書同的心里也一直在掛記這他寄給淑梅的信他收到了沒有?想著她看到他的信會有什么反應?是高興還是氣惱?她會給我回信嗎?

他這兩天心頭時不時縈繞著這些問題。越是控制自己不要去想,反而越不由自主的想到這些。

就這樣,過了兩周。書同心里想,按說信應該早就收到了,怎么淑梅還不會信呢?難道是看了我的信,覺得不好意思,氣惱了,不愿意給我回信。還是,因為學習比較忙,沒有時間給我回信呢?他想多了,慢慢他也就不去想了。順其自然吧!

突然,有一天,上午語文課前。班主任王老師提前走進了教室。“孫書同,有你一封信。”邊說著邊往書同座位這邊走來。書同也趕忙站起身,迎了上去,雙手接著。連忙說一聲:“謝謝王老師!”

老師走上了講臺,說聲:“上課!”“老師好!”“同學們好!請坐!”王老師開始講課。這時的書同心里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一樣七上八下。周圍的同學也投來了羨慕的目光。大家都是在縣城和鄉鎮的孩子,農村的孩子能有什么事情需要寄信。就是親戚間,有什么事也都是上門直接說。雖然電話還未普及,可人們的活動范圍比較小。基本很少需要寫信且也很少收到信。除非有遠在邊疆當兵的人,因為電話費貴,時不時會給家里報平安,訴說一下在部隊里的事情。大家能不羨慕書同嗎?書同自己心里也洋洋得意,懸著已久的心也放下了。

可老師正在上課,書同又不能拆開信看。只能等下課再看。他一邊聽課,一邊用余光瞟了幾眼信封上的字。“銅山職業...,王淑梅等字樣”他的心緊跟著噗噗跳。她信里會說些什么呢?

終于,下課的鈴聲響起了。老師前腳剛走出教室,周圍的好事的同學呼啦一下圍在書同的周圍。“書同,誰給你寄的信?”“拆開我們看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相到書同手里來奪,說時遲那時快,書同趕緊收好了信封。大家哄搶了一陣后,自覺地沒趣,也就散了。

書同把信藏在懷里,快速走出教室,來到教學樓前面的一片綠色的花圃里,找了一個石臺坐下來。小心翼翼的拿出信封,仔細的撕開信封口,沿著信封口的一頭邊緣整齊的撕開。神情緊張地取出信看起來。

“你好:

真的很抱歉,讓你等了這么久,我不知道你寫信來,最近我為班主任做點事,無意中才發現你的信被班主任壓下了,也許他不是故意的。不過,請放心,信沒有被拆。

能看到你的信我很高興。同時又有點害怕,畢竟是第一次收到男孩子的信,而且也是第一次給男孩子寫信。

你說你回校后無心學習,為什么?是因為我們倆(我和趙慧)嗎?如果是的話,那我們可是罪人了,你說是吧?”

我不想多說什么?最想知道你的自學考試怎么樣?讓我猜一猜,一定考七八十分吧!哦!我忘了告訴你一件好消息,你幫我買的那本書經過我的反復閱讀,刻苦鉆研最終以88分的成績結束了,我不是炫耀,而是我把的歡樂告訴我的朋友,讓你也分享一份歡樂。英國著名的哲學家說過:“友誼使歡樂倍增,使痛苦減半”我也這樣認為,你呢?

朋友,我想和你比賽,也算是挑戰吧!雖然我們所學的專業不同,但目標都是一樣,拿大專證書。你敢不敢和我比?看誰先達到目標,誰就是勝利者。如果勝利者是你,那么,我將贈送給你一份禮物表示祝賀;如果我是勝利者,我也想得到你的祝賀。你說,這樣可以嗎?不過,你不要輕視我喲,我可是每天都要早起一小時來學習大專課程的,我學習是很刻苦的,朋友,努力呀!可別讓我搶先,祝你早日拿到證書。

快要上課了,也到了我們說再見的時候了。最后,我衷心的祝你快樂、幸福!

友:王淑梅

1997年6月25日”

書同看完信,心里開心極了。盼望已久的回信終于收到了。且還說了這么多相互鼓勵和肯定的話語。還約定共同努力,看誰先取得好成績,摘取大專學歷文憑這顆桂冠。可正如淑梅信中說的一樣,她是第一次收到男孩子的信且也第一次給男孩子寫信。書同何嘗不是呢!他重新把這封珍貴的信折疊好放到信封里,放進隨身的口袋。

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書同也是如此。自接到淑梅的第一封信之后,可以說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每天上課專注聽講,課后作業很快就完成了。他想擠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自考課程。可自考的課程完全自己通過閱讀,那可不是一日兩日的功夫就可以做到的。況且有好多概念對于十六七歲的少年來說還不是全部能看的明白。即使這樣,書同也是一遍又一遍的反復閱讀。學期結束,不僅本職課程各科優秀,獲得了學校的文化課程一等獎,獲得了200元的獎金。這200元,現在覺得微乎其微,可在當時九幾年的蘇北縣城或農村,對于一個孩子來說也是一筆不菲的財富了。當年,普通工人月工資也就300-400元左右。不僅如此,書同的報的三門自考課程,通過了兩門。一門是哲學原理考了60幾分,和法學概論70幾分。這對于完全靠自己自學,能一次通過兩門,也是非常之不易了。

正因為,有了淑梅的砥礪同行,書同也有非常大的沖勁。當成績出來時,書同迫不及待的給淑梅寫信報喜。淑梅接到信后,非常的高興,花了好幾晚上的時間為書同做了一份特別的賀卡。一來是祝賀書同這次自考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二來陽歷新年即將來到,送給書同一份新年的祝福。賀卡上寫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和用美術字體繪制了一份26個字母的美圖;還有一張淑梅特別用心制作的精致新年賀卡。


書同收到淑梅的信和自制的賀卡之后,非常感動。反復觀摩欣賞,雖然沒到新年,卻提前進入新年,陶醉在這種激動人心幸福的時刻。從淑梅的來信中得知,她的生日就在新年后,書同也想回饋給她一份禮物。自己動手做,手沒那么巧。書同就拿著剛得來的獎學金,跑遍了縣城各個禮品店,花了好幾十元為淑梅沒了一個精致美麗的會唱歌的電子小白兔。

淑梅收到信和禮物后,還沒打開呢,就拿著信高興的跳起來了。她很期待接到書同的信件,覺得等待信件,特別是等待書同的信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當她打開信封和包裹,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只特別雪白可愛的小兔子,淑梅一下子就愛上了。打開開關,里面播放出悅耳動聽的生日快樂歌。淑梅內心一熱,感動得差點讓眼眶里的淚珠滑落下來。

“嗨,王淑梅,什么事情這么感動呢?讓我看看。”淑梅趕忙收起了信封,不過還是讓趙慧看到了可愛的小白兔。“誰送的?又是你那個書同送的吧!”淑梅的臉瞬間紅了......

“他對你還挺用心的嘛,生日禮物都送上了。”趙慧滿臉羨慕的壞笑著。淑梅馬上接著說:“慧慧,不是你想的那樣了,我們是好朋友,真的。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因為自考,我們都過了關,剛好趕上新年,又臨近我生日,孫書同對我表示祝賀呢!你可別想歪了。”

淑梅嘴上這么說,可心里還是非常開心的。雖然兩個人相隔幾百里路,也無法阻擋這份情真意切、志同道合的純真友誼。雖然,很少見面。可兩地鴻雁傳書,仿佛架起了一座空中的鵲橋;讓他們有更多的了解和情感的交流。

新的一年來臨了。書同已開始進入實踐學習階段,學校也會聯系一些廠礦企業,也可以自己聯絡,去自己專業對口的工廠去實習。當時考取這所學校時,也是報著能學習一門技術,畢業后能分配到工作,從而能夠脫離農村,成為一名技術藍領,吃國家飯。所以,在第二年下半年到第三年學習側重于實踐。也就是說一腳臨門要踏入社會了。

書同把這個消息寫信告訴淑梅時,淑梅抑制不住的興奮和羨慕。“這樣終于不用整天學習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可以到實際工作中去學習、去檢驗自己的理論知識、去鍛煉自己了。”淑梅說,“書同,我為你覺得高興!”書同就這樣,帶著淑梅的殷切的期待和衷心的祝福,走進了實習崗位。

書同的專業是個冷門專業--鍋爐和工業水處理,只有北方才會有用武之地。像北方的供暖、繅絲和酒廠都有安裝大型的工業鍋爐。書同第一天在老師的陪同下,和幾個同班同學一起到實習單位,看著幾層樓高的大鍋爐,司爐師傅們都坐在一個封閉的操控室里操作,一排排顏色各異的圓形按鈕,一排排滴滴閃閃的指示燈,一個個圓形的壓力表。看到這些,書同都覺得很好奇。也想盡快把它們學會,掌握住。怎么操作,這可是一門大學問。先干什么,后干什么,那都是有著嚴格的操作規程的。書同,對待學習一向都非常的認真,哪怕是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就虛心向老師傅請教,直到自己掌握為止。

經歷過剛下實習單位的新鮮感后,書同對整個車間的實踐操作都基本掌握了,且也能獨立運行操作。這期間由于嚴格按照實習單位的作息時間,有時晚上都還要值守加班,還要自己獨立生活,且要定期回校匯報學習情況。這幾個月和淑梅的通信次數明顯少了。有一次淑梅來信對書同說:“我很能想象你現在的繁忙,時間不夠用,抽不開身給我回信。沒關系的,我有耐心。你自己要多保重身體。我會一直都支持你的!”

有一次,實習上晚班都快9點了。書同想有一段時間沒給淑梅回信了。于是,就拿起筆給淑梅寫信。寫著寫著,就睡著了。醒來一看,都快十點了。他告訴淑梅,可能是最近作息時間有點打亂了。可他還是堅持把信寫完才休息。不管他再困,但一想到淑梅收到的回信的那份激動勁兒,他也就瞬間不困了。這次的回信淑梅收到后,發現字跡前后還有點不太一樣。其實就是沒有連貫的寫完,這樣的一個小細節,淑梅都能夠觀察的出。可見,她對書同的這份情感是多么細膩。她知道書同因為太困了,寫了一半,最后打盹睡著了,最后還是堅持寫完。她為此感動的留下了無聲的淚水。接連幾個晚上都沒有睡好。

時間荏苒,書同的實習生活要告一段落了。就是說即將面臨畢業,正式踏入社會,走向工作崗位了。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動人心、歡聲雀躍的事情啊!

由于書同實習期間,認真學習的態度,不怕苦、不怕累的實踐,得到了實習單位的認同。在幾名實習生中破格錄用了。就是一畢業,就可以到單位上班了。這對書同來說真的是雪中送炭呀。他們家也正等待這一天,已經整整期待了三年了。如今夢想成為現實,這怎么不讓書同高興呢!他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淑梅,淑梅也打心里替書同高興。且還把書同視為自己的好榜樣。明年這個時候,也該淑梅踏入社會了。她給書同回信說:“書同,你是好樣的,雖然我們的專業不同,但你這種認真學習、勇于實踐、任勞任怨的態度非常值得我學習,我以你為榜樣。祝你今后工作順利!”

書同畢業后順利進入原實習單位工作了。其他的好多縣城的同學,家里人脈廣,都進入機關單位。也有一些來自農村的同學,由于沒有接收單位,也只能自謀出路。好友范小寶就是如此。他打算去廣東深圳,聽說那邊工作好找。臨走的前兩天,來到書同的單位和書同告別。“書同,你是好樣的。你平時認真學習,如今有回報了。這么多農村來的同學,你是第一個被用人單位要去的,恭喜你,你好好干。等我到了深圳會給你寫信的。”小寶說著眼圈里也是紅紅的。他何嘗不想留在縣城上班呢。雖說工資沒有深圳那邊高,可畢竟離家近,可以經常回家,照顧一下家中年紀大了的父母呀。可現實畢竟是現實,當這條路不通的時候,你必須要為自己尋找另一條出路。

書同的工作也是循規蹈矩的,每一天就上班下班,按部就班,沒有什么創新,也就沒有什么新鮮感了。技術的工作本身就是枯燥無味的。書同慢慢不喜歡這種工作生活。但有一點他一直沒有變,就是特別愛看書,他把他周圍能看的書都找來看了,他不僅是發自內心地熱愛,也是為了打發那漫長的時間。當他給淑梅寫信,告訴她小寶的去向,也告訴她自己最近的狀態。

書同心中默默給自己一個提示,等淑梅畢業后我們一起去深圳找小寶去。當他寫信把這個想法告訴淑梅時,她竟開心的答應了。她說:“從今年上一屆畢業分配來看,也和你們的同學一樣的局面,好多都是自力更生的。想找一個好的落腳點,真的是聽不容易的。與其這樣,倒不如和你去深圳去闖蕩。”

書同知道了淑梅的想法,心里高興極了。那以后可以和心儀的淑梅經常在一起了,可以一起學習,一起打拼了。想到這,書同的心里又點燃了希望的火把。

很快又到了畢業季。這一次是淑梅畢業了,告別人生中十幾年的校園生活,從此要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了。淑梅不管是理論還是實踐,各方面都是出類拔萃的,可還是沒能逃脫命運的安排。98年爆發了亞洲金融危機,導致國內外好多行業不景氣,就業機會明顯減少。在這種大環境下,淑梅只能先回到家里,和家人商量著要和書同到深圳去闖蕩。

淑梅家中有三個哥哥,她是家中老小。是父母和哥哥們的掌上明珠。哥哥都還支持她,可她媽媽不同意。還是想通過關系在徐州給她找一份穩定的財務方面的工作。這樣,書同和淑梅的南下計劃只能暫時擱淺。

時值秋收季節,眼看著水稻和玉米都快成熟了。農民忙了大半年的都迎來了收獲的季節。而我們的收獲季節是什么時候呢。書同和淑梅說:“我們一起去深圳吧,你再和你媽媽說說,我一定會照顧好你的!且兩人約好了日期,不管家里同意與否,都前往火車站集合,再做進一步打算。”

約好的時間到了。書同在徐州站廣場上來回走動著,焦急的等待著、張望著。看著每一個走進廣場的人,從早晨一直等到中午,也沒見到淑梅的人影。最后,書同一個人失望的回去了。

過了幾天,書同收到了淑梅的來信。她說:“書同,非常抱歉,我失約了。這幾天家里一直再農忙,我一直在做我媽的工作。她說等農忙之后再說。讓我在家割了三天的稻子。我當時也聯系不到你,對不起。讓你白跑了一趟。”

書同回信給她,說他想去她們家里去找她。淑梅同意了,把家的詳細地址和乘車路線都給了書同。書同收到信的第二天,就出發了。前往銅山。

淑梅家還真是難找,書同也是問了好幾次。轉了幾次車,終于在下午兩三點才到淑梅的家。其實,這不是淑梅爸媽的家,而是她二哥的家。三個哥哥當中,二哥最疼她,所以淑梅就選擇了二哥家來接待書同。也擔心媽媽不同意。書同來到二哥家,二哥二嫂都很熱情的歡迎書同,二嫂做了很多好吃的。二哥除了在家里種植農田外,還在家門口辦了一個小養殖場,里面養了好多的鵪鶉。二哥、二嫂和淑梅對書同的熱情,讓書同覺得就如一家人一般,也從心里看到了希望。

在淑梅二哥家住了一個晚上。晚上,淑梅對書同說,媽媽還是不同意和書同一起去深圳。書同剛才燃起的希望之火瞬間就熄滅了大半。第二天,吃好早飯,淑梅送書同回徐州。兩個人聊了一路,到徐州后,書同舍不得淑梅,淑梅也是。平時都是書信來往,難得見面。所以兩個人決定,在徐州游覽一下風光,好好的玩一天。

他們手挽著手,漫步在古黃河道旁,看著路兩邊的梧桐樹葉都紛紛飄落下來。改道了的古黃河道河水依然潺潺地流著。他們來到了位于鬧市中的淮海路,看著周圍的一座座高樓大廈,看著遠處的一幢幢漂亮的公寓樓,心想:哪一間才是屬于他們的歸宿。就這樣漫無目的的走著、逛著。實在走累了,他門就坐在一處椅子上。淑梅依偎在書同的臂彎里,多么希望這一美好的時刻一直就這樣地久天長呀!

時間不經意地從美好的事物的縫隙中漏灑過去。夜幕已降臨了,華燈初上,他們尋著一處面館,點了兩碗面。

吃好后,又手拉著手,一直漫無目的的走著,腳下踩著白天落下的梧桐樹葉,發出沙沙的響聲。這時,一切都是安靜的,能清楚的聽見呼吸聲、心跳聲。他們就這樣走著。走到一處有亮燈的地方,有個阿姨問:“小伙子,要不要住店?外面這么冷。”書同看了一眼淑梅,淑梅猶豫地搖搖頭。他們又手挽著手繼續向前走去。書同拉著淑梅的手,覺得手有點冷。秋天的夜晚,北方的天氣是有點涼意了。俗話說:秋風掃落葉。書同心疼地問淑梅:“冷嗎?”淑梅點點頭。“現在回家的車可能都沒有了,要么回去剛才那個招待所,在這住一個晚上。明天一大早,再乘車回家。”淑梅點頭同意了。

他們又漫步走了回來。剛才那個阿姨滿臉笑容說:“想好了,小伙子,你放心好了,不會貴你的。”“多少一間?”“10塊錢一個床位,一個單間2張床,有人來就兩人一間,沒人來的話,就一個人住一間。”他們定了兩間。登記好,交完錢,阿姨就把房間打開了。很簡陋的房子,就兩張床,一張桌子,一把椅子。再也沒有多余的擺設了。淑梅住靠南的一間,書同住靠北的一間。正好斜著對著。

書同想到明天就要和淑梅各奔東西了。還想再和淑梅多說一會兒話。“淑梅,明天我們就要各自回家了,你以后還和我去深圳嗎?”“我也想去呀,只是媽媽現在不同意。再等等吧。回去后我還會經常給你寫信的。”書同說:“好的,你一定要多給我寫信哦!”這時,書同把淑梅攬到懷里,在淑梅的額頭上輕輕的親了一下。淑梅下意識的躲了一下。書同抱著淑梅抱著更緊了。“淑梅,我想親你。”正說著,書同已經和淑梅緊緊的擁抱在一起,這昏暗的房間和窗外時明時暗的月光見證了他們甜蜜的初吻。

這時,世界的一切都仿佛靜止一般,只能到淑梅緊促的呼吸聲。書同此時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也完全不能自己。淑梅沒有說話,也沒有抵抗,只是緊閉的雙眼中流下了兩行清瑩的淚珠,還有那輕輕顫抖的嬌柔的身軀。書同的理智瞬間恢復了,他的理智告訴自己,你不能這樣!不能這樣!這時,他迅速轉身離開了淑梅的房間。

他,回到房間。冷靜一會兒后,過去敲了敲淑梅的房間,里面沒有應答。書同知道她在里面,就又轉身回到了房間,躺在床上,胡思亂想著。他后悔,剛才沒有替淑梅擦拭掉她臉上的淚珠,她后悔沒有向她道歉......

第二天清晨,當書同醒來的時候,跑到淑梅的房間一看,門已開著。問阿姨才知道,淑梅一大早就離開了。

第三天南下的列車上,有一個小伙子獨自坐在座位上,眼睛堅定的望著遠方。此時,他多么希望,他的旁邊有淑梅在。從此,京廣線上來往的只有載滿南來北往的過客的綠皮車,再也沒有一只鴻雁為書同和淑梅兩地傳書。

從此,音信全無、沉寂無聲。

淑梅,你還好嗎?愿你永遠幸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546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70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505評論 0 37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86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19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87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38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71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96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5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40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30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6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18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97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1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走走走,我們坐那蹭WiFi吧,那最涼快 太慢了 手機拿來,看,那是你拿著才慢,我一拿多快啊!北風吹啊,南風吹,把對...
    七熾閱讀 504評論 0 0
  • 1.數據類型:是指一組性質相同的值得集合及定義在此集合上的一些操作的總稱. 數據類型是按照值得不同進行劃分的. 抽...
    傻傻小蘿卜閱讀 44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