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大學時代,我們專業有三支小分隊——漢語言文學、漢語言及對外漢語。其中漢語言最為冷門,而對外漢語則最為洋氣。當年的我們,愛在英語四六級或考研英語或英語角中徜徉,深覺它國語言之美妙與為已所用之自豪。
直至一次契機,我的家教輔導對象為一韓國初中生,我才發現,原來還有一種考試叫HSK(漢語水平考試),能讓他國百姓為我國語言而瘋狂。考試亦分等級,題目也挺有意思,隨機摘取來與諸位共享:
說明:該題,在每一個句子后面(括號內)都有一個指定詞語,句中A B C D是供選擇的四個不同位置,請判斷這一詞語放在句子中哪個位置上恰當。
1.這種 A 用耳朵聽別人 B 讀書 C 方法可以叫做“耳讀” D 法。(的)
2.兩個小時后,A 接線員 B 焦急不安 C 心煩意亂地 D 張林接通了電話。(為)
3.A 丈夫 B 一死,一大家人 C 分成 D 四家。(馬上)
說明:該題,每個句子中有一個或兩個空兒,請在 A B C D 四個答案中確定唯一恰當的選擇。
1.他給我寄來了一_____圖片。
A、張????? B、個?????
C、封????? D、篇
2.趙樹理雖然進了城,但他身上_____保持著家鄉的泥土氣。
A、再 B、也 C、又 D、仍
3.中華民族是一個_____許多民族逐漸融合而成的整體。
A、由 B、因 C、被 D、從
說明:該題,每個句子中都有一個劃線的詞語,A B C D 四個答案是對這一劃線的詞語的不同解釋,請選擇最接近該詞語的一種解釋。
1.一天跑50公里,你可真成。
A、行 B、好 C、累 D、成功
2.今天的賬算錯了,少了一塊錢。
A、落掉 B、遺失 C、減少 D、缺少
3.中國的飯店建設將以中低檔為主。
A、面積 B、等級 C、樣式 D、高度
……
以上都只是冰山之一角。“玩味”這些題目的同時,也真心感嘆咱們母語之博大精妙、花樣繁多。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想必老外學起咱們的語言,也不能so easy 吶!頓感幸運。《漢字樹》編者有言:“(中文)歷經了數千年發展,形成了一套完備的符號系統,許多先民的生活方式、地理環境,乃至世界觀與宇宙觀,至今不覺留存其中。”而這,可非拼音字母所能媲美呀!所以消化漢字,可不是數朝數夕的事,您得深入到中國人的衣食住行,人情往來里。不信么,有圖有真相:
多有意思的語言吶,每一筆每一劃里都刻著老祖宗的智慧與深情,以前我怎么就沒發現喲!
千禧之際,余秋雨尋訪世界文明古國遺址。他在金字塔前感慨其文明的斷殘。的確,我們可能不算最為古老的民族,卻活得最為長久。四大文明古國里,只有我們,還能和老祖宗們拉拉家常,互訴衷腸。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追慕青澀戀曲;在“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間感慨人生之清潔與堅守;在“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里習得待人處事之分寸;在“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處品味寸進寸喜之悠然……小小的方塊字,居然能夠給歲月以文明,又給文明以歲月,這是一種怎樣的堅韌與柔軟!
自然,文字這位老夫子,已經閑庭信步了數千年。對于當下的孩子來說,心向往之的似乎不多,這可從孩子對文言文的態度窺得一斑。可這又何妨。咱們從小就是在字壇子里泡大的,“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為色”,骨子里早已刻下了老夫子的魂跡。至于年少時,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年齡不到,閱歷不到,性情不到,自然品不得其中趣味。之乎者也,可不止于搖頭晃腦地吟誦,得走心,得要靈魂成長過程中的碰撞與悸動。不必太著急。
說起母語,不得不提及各地方言。我想,后者亦是不可獲缺的一份子。仍記得當年,老師請我們用各地方言講述古老寓言《北風與太陽》,頓時,吳音的呢軟、川普的諧趣、漢聲的潑辣、東北話的曲調等歡聚一堂,著實熱鬧。原來我也是掌握了幾種語言的人吶!而自從來到這片熱土,便對粵語愛得一發不可收拾。雖然一字不懂,可那旋律就是迷人。請孩子們用粵語朗誦詩歌,古色古香,只覺拉開一場超越時空的愛戀,美得心醉。我想,這老夫子哪里古板晦澀,反而依舊是“聊發少年狂”啊!
時間是把殺豬刀,卻把咱們的文字雕刻得不止于風韻猶存,不然,老夫子咋還走出國門了哩。雖然不能苛責它一統江湖,可笑傲咱自家院子,那是綽綽有余。還說啥子呢,趕緊去它面前露個臉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