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大峽谷


進入大峽谷,天色已經完全黑透,只有車燈掃出路面的那一抹光亮,像深海里的潛艇在游。

對講機里時不時傳來前車弟弟興奮的叫聲。“哇----!”、“注意大拐彎!”“路面有石塊!”……

都是上山的陡路。那些個彎彎曲曲,隨著車燈光亮的前行沒完沒了地延伸,像有精靈隱在黑夜里,跟我們在比拼著意志。

小平在副座不停地叮囑。“慢點!開慢點!”為了讓我集中注意力,她對對講機里唱歌的弟弟大聲說:“別唱了!及時通報情況!”

拐彎一個連接一個。一個大拐結束后,勉強出現了直行,懸著的心剛有所放松,可新的彎道又毫不留情地來了。而且比之前的更彎,更陡,近乎360度的大回旋。心,不由得又提了起來。

“這就是傳說中的----”對講機里傳來了弟弟滯后的調皮的聲音,“發卡彎!”

逼窄的視線中突然出現一根黑線,直直垂到路面。

我的第一反應是通往山里的電線斷了。

第二反應,千萬別觸電!

趕緊踩剎車,慢下車速,轉動方向盤。

繞過去以后,發現手心里竟有些濕,是冷汗!

跟后車由于沒有對講機聯系,只好不時打轉向燈,提醒他們注意。

終于抵達目的地。

“峽谷第一家”農家樂的燈光,此刻,給被興奮、緊張折磨得疲憊不堪的我們,帶來了極大的安寧和溫暖。

晚餐的地點從屋內移到院子的木棚下。熱情的主人端出早就備好的飯菜。啥也不說了,先填肚子吧。土香的菜肴,把一個一個盤子塞得滿滿的。一邊不停地夾菜,一邊愜意地喝著繼軍帶來的黑啤。

主人的臉,一直是笑瞇瞇的,時不時過來問:“夠吧?不夠再加。”

大人小孩陸續歇息。“夜貓子” 的繼軍和我,在三樓陽臺打開躺椅。喝酒,抽煙,欣賞山里的夜色。

人聲安靜下來,屋邊山溪湍流的“嘩嘩”聲大了起來。

對面的山上亮著幾盞燈,不知道是路燈,還是人家。

看得見的,是那幾點濕濕亮亮的燈。此外,眼前一團黑。

聽得到的,是越來越響的溪流聲。除此,涼涼的山風一次又一次的拂面。

繼軍在微博發了一張此刻的相片,名之為“深夜深山里”。那黑色的畫面,讓我想起了曾經一休的畫作。

和了他一句,“春溪春水喧”。

之后,打油了文字兩段。

“夜到深山里,不知山形狀。酒向黑里喝,聞溪一夜響。”

再一是,“夜臥聽山雨,嘩嘩真熱鬧。細聽不象雨,春溪漲不少。”

后半夜山里下了雨,雨聲,溪水聲,潤濕了山人的夢。

山人的夢是被清晨小逵的尖叫聲敲碎的。

起床,想看看山景的模樣。拉開窗簾的一瞬間,鋪天蓋地的白色,頓時讓眼睛充滿了惋嘆!

濃濃的白霧,把眼前的山遮得嚴嚴實實的。

想想昨夜的黑,現在的白,此次山居,還真的是還原了生活的本色。

簡單,也好。不是一直的向往嗎?

祝立提議去天池。他們家把這里當作是自家的后花園,幾乎每年都來,對這里的情況已經不是一般的熟悉。

他說車子直接可以開到景區門口。剩下的路,上去再下來,步行約三小時。

三部車子,四個家庭,大小十二人,從濃霧中出發,沿著彎曲的山道,又進入了濃霧。

柏油路面在山里蜿蜒盤旋,路旁時不時可以看到伐下的竹子堆成堆。車隊穿村過戶,慢慢爬行著。

搖下車窗呼吸山里的空氣。山風裹挾著水霧狠狠地灌進來,勁很大,吹得身子發冷。

山路越來越難開。

后來,柏油馬路不知什么時候變成了土石路。

再后來,土石路變成了不是路。

小平沖著對講機大聲喊:“這路,開得真心疼啊!”

對講機里傳來前車凌嬌的笑聲。“就是寶馬,祝立也會當成越野車開。他一點不心疼。”

繼軍的車插到我們前面,停下來。他鉆出車子,大聲說:“這路,怎么能開?!”

繼軍把車停在了路邊,拿著相機步行拍照。山人的車子載著小逵和他外婆、媽媽繼續沿山道爬行。田田和小平也一道下車,走路上行。

途經一個峽谷水庫。霧色籠罩下的水庫,白茫茫一片。盡管看不見任何景物,卻讓一個在此釣魚的念頭在山人心中生起。

到景區門口后,大家會合一起向天池進發。山人則驅車往下到水庫,選好位置,打好窩,支起了釣竿。

安安靜靜地做個山間垂釣人,等他們下山。

水至清則無魚,這話是對的。近兩個小時,別說魚咬鉤,浮標,一點動靜也沒有。

唯一見到的生物,是只青蛙。

它從水庫深處緩緩上浮,快到水面時,往上一躍,帶出一片水花。

山人懷疑它是在好奇地打量自己。

之后,青蛙快速地下沉,不見了蹤影。

山風吹拂著山霧,一會濃,一會淡。霧氣漸漸淡去的時候,山影慢慢變得清晰起來。

慢慢變得清晰的青山、水面、樹木、山花,構成了一幅美輪美奐的畫面,讓人恍惚間如同處在仙境。

傻呆了一陣后,山人的心思就不在釣魚上了。

他趕緊取相機,構圖、光影都不用再考慮,直接就摁快門。

隨便怎么拍,畫面都是美的。

山人擔心慢了,山霧襲來,眼前又是一片白茫茫。

因為有小孩,加上山路實在難行,大家沒到天池,就陸續下山了。

繼軍拍照,總會找地方。他甚至離開山路,下到水庫邊。

風光總在險絕處。

大老遠,他在沖山人喊:“哇!美啊!你到這邊來拍。”

小平、珊珊和山人,小心翼翼地來到繼軍“先前戰斗過”的地方。

淡淡的薄霧輕如白紗,將水庫對面的山遮掩得若隱若現。

近處的長在水中的樹木,已經發出青綠的嫩芽。

樹影靜靜地倒映在水面,清晰的如照鏡子。

“張家界的風景也不過如此了。”山人說。

小平說:“是。真美。”

田田、弟弟、綠野三個小孩在水庫邊的馬路上,拿著細竹竿玩游戲。

面對如此美景,小逵的心情也出奇的好。本來見山人就躲的,這時山人叫他,他眨巴著小眼,臉上擠滿了笑。

下雨,山風,濕冷。午餐從半露天的木棚搬回到餐廳。

雞湯是事先就訂好的,主人熬了一上午,很香。這一頓,吃得渾身暖乎乎的。

問主人:這里有魚釣嗎?

主人笑答:山上沒有。山下水庫里有。

主人還熱心地建議:你們去釣,釣回來晚上燒給你們吃。

雨一直下,霧氣淡去,但沒散開。村邊的竹林郁郁蔥蔥,連綿成片。主人家路旁的桃樹,粉色的花瓣沾滿了雨水,在風中搖曳。

小逵睡了。田田、弟弟、綠野在一起做作業,他們三個最辛苦。繼軍在三樓陽臺躺椅上繼續看風景。

閑不住的祝立問:釣魚去嗎?

早有此心的山人立刻回答:走。

開著車,與祝立兩人沿盤山路往下行,終于看清了昨夜上山路的模樣。

又到了那根電線垂落的地方。祝立說:這是網線斷了。所以昨晚上網信號不好。

山下的水庫比峽谷中的水庫面積大很多。支了兩根釣竿,釣了會,沒有動靜。祝立有些著急。

山人把車鑰匙給他,對他說:“你開車到山里兜吧。到時來接我。”

雨越下越大,水面騰起了一層又一層的薄霧。

漁獲多少,不是山人的目的。

靜靜的立在水邊,與青山靜靜的相對,與清水靜靜地觸摸,呼吸天地間純凈的氣息,讓靈魂安寧下來,這才是山人深山垂釣的本意。

此刻,山人不僅是山中人,而且是畫中人。

等吃晚飯之前,繼軍和山人坐在木棚里,打開紅酒,把山核桃當作下酒菜。

到真正開飯的時候,紅酒已被兩人喝了個光。

飯后,一行人乘著夜色在村間山道散步。可還沒等走出竹林,一場忽至的大雨,讓大家狼狽逃回店家。

主人熱情地拿出瓜子、花生招待,還有自家采摘的茶葉,泡給大家喝。

夜話地點自然是在木棚下。黑夜的深山中,深山的風雨里,大家說說笑笑,逗逗小孩,溫馨愜意,宛如一家。

山人在燈光中發現,木棚邊的大石頭前半部很像一只狗的長鼻子。再發揮一下想象力,那石頭就是一只趴在木棚邊的山犬,忠心地守護著主人家。

山人突然嘆了一句:咳,明天走啦。

繼軍笑著說:你這語氣,是想趕緊走,還是表示留戀?

眾人聽了,笑。

小逵的“起床號”奇怪地沒有響,大家因此都睡了懶覺。

自然,早餐吃的也有些晚。

祝立安排大家挖芹菜去,小孩子們一起雀躍。主人指了挖山芹菜的地點,并說,你們多挖些,他們也要。

雨時斷時續的下。除小逵一家留守外,其他人撐著傘,帶著塑料袋,還有割芹菜的刀,出發。

空氣透明度非常好,只有雨,沒有霧。

沿著山路往上面的村莊方向行,時不時為路旁的幾叢鮮花而歡呼。小平拿手機不停地拍照。

拐過一道彎,到一處山口。山人抓起一根斷竹竿,沖上去,揮舞竹竿做出占領狀,讓小平拍照。

清流從細窄的溪谷間飛流而下,發出清脆的箏響。

再過一道彎,從更高處可以看到“峽谷第一家”。遠遠的三樓陽臺上,小小的繼軍似乎還躺在躺椅上。

這時雨停了。四周的山色更加美。

幾個小孩扯開嗓門大聲喊:“珊珊——!珊珊——!”

綠野媽媽說:“可惜他們要照看小逵,不能來。”

找到了主人指的那處芹菜地。

密密的芹菜一起舒展著蓬勃的綠色,看著就喜人。

祝立、凌嬌和綠野媽媽開始了辛勤的田間勞作,有的拔,有的割。

小平帶著幾個小孩,把芹菜裝進塑料袋中。

山人剛拔了幾把芹菜,鞋子突然陷到污泥里,找溪水沖洗鞋子去了。回來的時候,手上多了一根從土里挖出來的竹鞭。

“這玩意,放到土里,就會長出竹子來。”山人說。

小平驚奇地問:“真的嗎?那帶回去,種家里的陽臺上。”

山人把竹鞭遞給跑過來的田田,說:“給你當玩具。”

返回的路上,看到路邊有許多山核桃殼,堆成小山的模樣。祝立說:“這東西做花肥,很好的。”于是,把芹菜交給店家后,山人與祝立立刻開車重回堆山核桃殼的地方,裝了滿滿一蛇皮袋。

繼軍望著前面的山,問:“很奇怪,那里怎么有一股一股的白霧升起?”

這問題,之前祝立也問過了。

山人先是自作聰明地回答:“因為那里的地氣跟周圍其他地方不一樣。”忽然,他覺得自己這樣解釋也說不明白,就開玩笑說:

“那就是《西游記》里描寫的妖霧。”

妖霧,跟這深山的背景,倒是蠻協調的。 山居大峽谷

拿著相機,跟祝立到店家屋子后的山上拍照。

青青的麥苗,黃黃的油菜花,粉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樹和草和菜的花,點綴著雨中的青山。青山深處,竹林旁邊,時不時現出幾處黑色的屋檐、白色的磚墻。眼前的景象,宛如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

炊煙裊裊升起,在提醒是吃午餐的時間了。

小孩們大聲呼喊我們,快點回去吃午飯。

因為知道吃罷午飯后,就是離開。所以,返回店家的路,反而走得更加慢。

雨滴在溪水打出漣漪,可以感受到那種細細的清涼,和微微的振顫。 山居大峽谷

“峽谷第一家”的主人是對熱情和藹的山民夫婦。他們的兒子在外地工作,在新浪開設了博客推薦父母開在深山里的農家樂,孝心可鑒。

祝立一家這里已經來過幾次。山上雖然農家樂不少,但比較下來,他們還是最喜歡這一家。

我們雖然是第一次跟著來,但對店家的熱情、環境的整潔、菜肴的豐盛,還是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午飯后,上車與店家揮手道別,說到了他們兒子的博客,表達我們是慕名來的。

山民夫婦聽了非常開心。他們說:“那你們也寫寫文章,給我們做做宣傳。”

言語中看不到絲毫的做作,只有誠懇。

我們答應了。

車隊盤旋出深山后,一路上車子越來越多,車速也逐漸奔到了百公里朝上。

山人不停地回想山居時的感受。他對自己說:

回去后一定要整理此行的記憶碎片成文字。不僅僅是為了兌現那個承諾。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年了,在學校早起的無數個清晨,從來沒有認真看過一次日出。 2016年臘月22日,2016年在學校的最后一個清晨。...
    青洛小世界閱讀 309評論 1 3
  • 過敏性鼻炎的我,最怕進入秋冬季,清晨冷空氣吸入,鼻子塞、噴嚏打個不停。入秋,大大小小的毛病一并而發,應該都是鼻子惹的禍!
    火鳳凰_3913閱讀 31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