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閘門沒有因失去的時間而不能撬動。看了一天的書,突然感覺青春里誰都有那么一些霧景擋住了去路的經歷。以前覺得關于青春里的哀嘆都是矯情,可是真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卻又焦急的不能自已。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好像在年輕的時候從來都沒有懷疑過今天對于明天的意義,確實是因為“我們年輕著呢,還有大把的時間”的想法一直在心頭盤旋。以至于我們匆匆地過著每一天以夢想命名的日子。直到有一天,我們山窮水盡或者說迷霧擋道的時候,我們開始思考打量著過去的日子。于是乎,哀嘆、感傷也就如期而至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近很火的電視劇《歡樂頌》中有這樣一個情景:當小蚯蚓因為工作、愛情各方面都不順時,她的爸爸給她買了許多和所謂的”成功學“有關的書。當時,這種行為對理性至上的安迪來說,是荒誕的。所以安迪對小蚯蚓大罵,希望能喚醒她。可是,她不知道的是:對于一個二十幾歲初入職場,在許多職場高手面前還是”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就是需要這些所謂的雞湯文來做干貨,來當精神食糧。因為在這里有著讓我們感同身受的青春經歷,有著讓我們找得到的繼續前行力量的源泉。所以,青春里的哀嘆是首誰也唱不完的歌,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首歌的原唱。
圖片發自簡書App
生命的青春或許會失去,但是書上的記憶卻輕松能拾起。所以,趁年輕多記錄,多品讀,多遠行。這樣,青春的電影每天都在上映,每天就都會是青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