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
“你要考研嗎?”
“嗯,我也要考研。”
考研或許成為了大多數大學生畢業時必修的課程。不論是出于喜歡還是被逼無奈,或多或少的人都會走上這條路。如今作為大二狗,又生活在考研率極高的二本大學,總是會被人追問道:“你要考研嗎?考哪里的研究生?”
記得在進入這所學校的時候,我應該像大多數人一樣,都覺得自己高考失利,想要借助大學這個跳板飛到更高更遠的地方。于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就萌生了“我要考研”這個想法。
難以忘記在參加前景英語訓練的時候,我曾無知無畏的在講臺大吼“三年以后,我要考??大學的研究生!”直到現在還能回憶起當時那股豪情壯志與澎湃激情。
因為這個想法的萌芽,于是一直都在默默關注考研這件事,所以總在揣摩適合自己的專業方向,總想著有了方向,學習就會有個側重,便于給考研打基礎。大一,覺得自己《文藝理論》這門課學的還不錯,別人問道考哪方面的研究生,總是會說,應該是文藝理論這個方向吧;大二前半學期,突然感覺語言這方面其實是有規律可尋的,開始想要研究這方面,于是別人問起來,會笑著說,感覺語言學方面挺不錯,可以考慮考慮;如今已經大二的后半學期,看了許多書,深入學習各個專業后,突然覺得現當代可以看更多的書,其實也蠻好的。
于是迷茫的我似乎找不到前進的方向了。剪不斷,理還亂,輾轉都是憂愁。
最近大四的復試結果也都出來了,有人歡喜有人憂。而大三的“學姨”也在努力的奔波在上考研課的路途中。
于是迷茫的我開始探尋“人生之路”,偶爾和認識的學姐或同學聊聊天,解解愁。
“姐,你最近忙的考研呢吧?”
“嗯,怎么了?”
“你不是之前說想考語言學嗎?我只是現在的我覺得有些迷茫……”我很尷尬的說著。
“我的天!你還小吧!我和你說,你現在沒必要去關注考研,我當時候就是考慮的很早,但是到了大三現在跟當初想的根本不一樣,前面所有的一切都是無用功。”
“難道你不準備考研了嗎?”我很驚訝。
“不,考呢。只是換了方向。所以你現在唯一該做的就是好好學每一門專業課,你只有投入進去才會發現自己最喜歡的專業。”
學姐繼續語重心長地說著“你投入后,你就自然而然堅定你以后的想法。所以還是好好學習就好了,別想那么多……”
沒有個既定的目標真的好嗎?我打心底還在疑問。
愚人節那天,看到一個朋友在微信公眾號上推出了一篇文章“再考研,我就真的成廢柴了”。下面還注明“今天說的話不足為信”。我一直以為這是她愚人節的玩笑話。因為在我心目中她是個特別積極上進的女孩,開朗可人,從高中到大學幾乎沒有懈怠過。她也說過,她要和自己的男票一起考人大的研究生。但昨天翻看她的朋友圈,發現她發說說決定真的不考研了。我便驚詫的和她聊起天來。
“嗯,不準備考了。感覺學習不能使我進步了。我現在只想工作。”她很淡定地說著。
“那你工作有什么打算嗎?”我繼續問。
“我以前也想著借著考研這個跳板到更遠的地方。但現在想的是,如果考不上特別好的學校,那考研有什么意義?工作的話,我是看自己的情況的,我們學校雖然是二本,但是在傳媒行業里,名氣還是響當當的。完全不會說不出口,反而說出來很驕傲的,我正好又想走媒體行業,所以,與其讀書不如直接去多工作積累經驗來長本事,我已經做好準備最開始的幾年做些很低級的工作了,但是,有能力的人總是會慢慢爬上去的,大不了到時候我真覺得自己太差再考研咯,那個時候相信我就讀的下去書了,因為我被打擊了,才有了動力。”她信誓旦旦地說,“其實我之前也很愁,但是現在無須顧慮太多,等到你大三或許會想更多,也會改變很多想法和決定。跟著自己的心走吧。”
隨波逐流,是將就人生;過度憂慮,更會得不償失。
嗯呢,白云蒼狗,世事變化。沒必要憂慮未來何去何從,更沒必要一定規劃好接下來的每一步以便于做好現在,而是應該活好當下的每一天,未來的事隨心走。你如今選擇的道路不就是十幾年來每個“現在”的結果嗎?
所以,做好現在就是在鋪墊未來的路。無論你決定考研與否,現在學習的課程都是你必須熟知的。如果你毅然決定走上考研之路,雖然分方向,但一個專業的知識都是相通的。“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把每門科目都認真踏實的學好,加上自身的努力才會水到渠成;如若不考研,這也是你所應該具備的專業技能。所以親愛的你,在憂慮什么?
突然想起小時候的我,總是爭強好勝。想要把一切都做的盡善盡美,小學三年級因為得了第二名,氣得三天沒和家人說一句話,鎖在房間里,就是哭。所以一路走來爸爸一直教導我:“凡事得想開,不能鉆在死胡同里,長大以后需要你憂慮的事多了去了,別想那么多,要不人就沒法活了!”
如今隨著年齡的增長煩惱也愈多了,需要擔憂顧慮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但是真的囿于這樣的死胡同了,或許一輩子也不會“守得云開見月明”了。
所以別憂慮了,你需要憂慮的事真的太多了!
最近總在一人默默地聽著歌,思緒漫漫,憂心忡忡,想起很多不確定的現在,未知的以后,似乎每條路都荊棘叢生,不覺淚流涌出。對于別人的“怎么了”,無從回答,因為自己也真不知從何說起。只想找個角落痛哭一場。
或許太想見的人不在身邊,或許太想要的東西未曾得到,或許想要做好任何事卻不如意,或許想要抓住什么卻總錯過,或許……
然而有太多或許,就像未來有無限可能,憂慮也永無止盡。
“最近你日子挺順暢的啊!”
是啊,其實我最近過得挺開心的啊,確實沒有理由傷心。
可是,你看到的永遠是別人歡笑的背影,就像你留給別人的永遠是爽朗的笑聲;你從來看不到別人內心的波濤洶涌就像別人看不到你內心的翻江倒海。
突然爆發的壞情緒只不過就是持續好心情里那么一點點小逆反的總和。
“或許吧。一段盡興日子背后就會是逆流的悲傷。”這就是所謂的物極必反,禍福相依。
那么,正在歡笑的你是不是也在擔憂著什么。
不要憂慮,太多的憂慮與擔心只會讓自己力不從心,患得患失是影響定心力的強勁的對手。好死不如賴活著,憂慮不如樂活著。
偌大的教室人并不多,稀稀落落,聽著歡快的曲子,繼續寫著作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天陰沉沉地,好像快要下雨。但天依舊那么藍,只是流云變了顏色。其實生活還是挺美好的。
莫泊桑曾說:“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么糟”。無需多想,需要你思考的事到老也想不完;無需憂慮,去勇敢接受現在的一切,相信你想要的未來會慢慢到來。
做好當下就是減少未來讓你憂慮的事,未來就隨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