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前些天,同事閑聊,其中一個同事兒子打算結婚,同事老家安徽,婚禮習俗相對簡約,未來媳婦福建本地人,結婚流程相對繁瑣,提親,定親,結婚,彩禮包括衣服,首飾,糖果,媽媽辛苦錢,聘禮等五花八門...
? ? ? ? 雙方父母聚在一起商量婚事,我同事是爽快人,話沒等聽完,就說了類似"多少錢我出,這么多禮節我們受不了"的話,搞得對方有些不開心,回到家還被兒子埋怨。我同事自然覺得委屈,出錢還不得好。
問題是出在錢上嗎?顯然不是,現在處于適婚年齡的孩子,大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寶貝的不得了。現在所謂的聘禮,也基本如數返還,家里條件好的,還會陪嫁不少。但這聘禮的由頭一個也不能少,還必須用籮筐挑著現金去,這就是當地的習俗,你照做了,那就是尊重。
? ? ? ? 兩個人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涉及的絕不僅僅是兩個人,而是兩個家庭,甚至兩個家族,大家坐下來談兒女的婚事,就應該雙方都考慮,把事兒辦得讓雙方在親朋好友眼里都有面子,而不僅僅只是掏錢,這關乎到尊重。
? ? 沒有讓人感受到最起碼的尊重,給再多的錢有什么用?對方又不是乞丐,人家不爽是正常的。
? ? ? 不管是親人還是朋友,就算是戀人或父母與子女,好好相處的基礎,不是愛,更不是錢,而是尊重。
? ? 錢真的不是萬能的,最起碼買不到尊重。希望我的同事可以早日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