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日日行善

深山里的老人,滴水之恩,游客六年相報。每年都記著,小年給老人送米送面送錢。游客用心了,老人也備感溫暖。

公司經常周末組織大家去農村敬老院奉獻愛心,把捐贈的錢買成洗化用品,食物等送過去。每次聽說我們要去,老人們還會到進村的橋頭等我們。

有一次公司舉行業績評比,有一個小組得了3000元獎金,大家提議兒童節了捐給福利院吧。于是電話聯系本地福利院,看看給孩子們買些什么。福利院工作人員冷冰冰說,3000?還不夠我們孩子兩天水果錢呢。你買水果吧,買整箱的!蘋果,香蕉的就不用買了,都吃膩了!要買就買進口的芒果,火龍果之類的。你們也不要周末來,我們放假!同事放下電話,網購了一批書,發給偏遠地區學校了。

每一顆善心都值得被尊重,不在于金錢的多少,捐贈物品的價值,在于堅持行善。

有些機關事業單位會搞一些“慈善一日捐”的活動,按照職位進行捐贈從200-600不等。不管當事人愿不愿意,你都得捐,不得低于你職位的要求。


社會上,有人在網絡上道德綁架要求馬云,吳京捐款,并冷嘲熱諷少了1000萬,拿不出手之類的。講真,我看不起這類人,說到社會責任感與行善,根據自己經濟實力和意愿,每一分錢都是一分愛心。

行善,在于發自內心的善良與助人,并非強制性的規定捐贈,強制性的捐贈多了,會讓人更加厭惡行善。

紅十字會為代表的,爆出一樁樁的事件,失去了社會公信力。周立波捐款,紅十字會查都不查,就在網絡公開沒有收到捐款。隨后又說銀行業務延誤,又收到了捐款。大概周立波本人不會再捐給紅十字會,他的朋友們也不會了吧。一個郭美美毀了中國慈善機構的半壁江山。

除了真金白銀,實物的捐贈,還有一種行善,可以做到日行一善,日日行善。那就是善待你的家人,給老人多一點陪伴的時間,給孩子多一個笑臉,給愛人多一分關心。

真正的慈善,不僅僅是去關心陌生人,貧困家庭,更應首先關心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然后攜手去幫助更多弱勢群體。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霧薄雲霑潤,蘆羽芝香薰。蒼穹疾風戰乾坤。正值酉年秋好、樂清論。 忍挫精進醇,承重細思忖。勝生無罪正道君。有情義利嚴...
    弘湉閱讀 216評論 0 0
  • 《當呼吸化為空氣》——作者,保羅.卡拉尼什。當噙著淚水讀完此書,我的生命似乎也隨著保羅最后一口呼吸化為空氣而走到了...
    澀古閱讀 275評論 0 1
  • 在我世界缺失這么久的你,可有懲罰(⊙o⊙)哦。 你要陪我吃飯,看電影,散步,騎車,去圖書館,去爬山,去旅行,去創建...
    會想多的姑娘閱讀 13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