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的快速蔓延,致使全國的中小企業的年后復工,來了一個緊急剎車。全國的中小企業經濟運營機制,被釘在了靜止的十字街頭,學校不能按時開課,餐飲業關門閉戶,企業停工待產,僅有的幾家物流也在為了前線的急需的物質做著運轉,空曠的大街上可以讓人看到撲街的神奇一幕,中小企業的運轉鏈條,沒有了過往的拉動動力,各行各業都受著疫情帶來的沖擊。
為了進一步改善企業在疫情過程中帶來的停產、人工、違約等桎梏環節,快速推動企業的復工運轉,減輕減少疫情下中小企業運營成本,根據聊城市相關企業的調研及走訪企業員工后分析總結,疫情過后的企業復工與加快企業運營來看,可以從“三從,三幫”來快速推進企業在疫情過后的運營活力。現以將“三從,三幫”的建議如下:
一、 從金融服務幫助中小企業走出疫情下的難關。
建議由政府出面制定相關的金融政策或條例,針對疫情期間造成的中小企業出現的金融貸款給予減息或免息;在中小企業的貸款力度上給予大力的金融政策支持,解決中小企業在在銀行貸款上“瓶頸”;政府為中小企業預留專項貸款資金,并鼓勵在定價方面給以優惠;對于疫情期間受到暫時性困難的企業及餐飲等小微企業,要有針對性的提供支持,幫助緩解企業在疫情期間受到的壓力給以緩解;政府要對疫情防控相關的企業如:醫療企業、醫藥企業、物流企業、建筑企業等,提出的資金需求,應特事特辦,開辟綠色辦實通道,執行快速審批流程,提剩金融相關的服務效率;加快有條件的商業銀行做好中小企業的網上銀行的服務工作,落實好中小企業的征信工作。
二、 從稅收方面減輕疫情下中小企業的稅負。
政府應該對中小企業及時落實低稅率及減計收入優惠政策,在低稅率的過程中,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及小微企業以20%的政策給予優惠,對資源綜合利用的中小企業給予減計10%的優惠;政府在中小企業產業投資的稅收上,對國家扶持的高薪技術產業應該按照減按15%的稅率征收所得稅;政府在農林牧漁相關的企業三免三減辦稅的方式減少中小企業的稅賦;在對待中小企業在殘疾人保障金收取上考慮,疫情期間及疫情過后的一段時間,減免殘疾人保障金及相關的稅收。
三、 從企業辦事流程上減少環節。
在疫情過后的企業復工后,在企業的對外辦事流程上減少辦事流程環節,1、能在網上辦公的,不得到現場或行政大廳辦理;2、能電話溝通指導辦理的,不得到現場或大廳辦理;3、辦事過程中出現的不暢通環節,可以在指定的時限內辦理相關流程終結;4、企業辦事流程中出現的手續不全的情況下,可以參與事后補辦,不再拖延相關辦事流程時間,減少流程中出現的推諉與拖延;5、能在第一時間辦理完畢的,不得也不能拖延辦理,減少流程環節的不必要因素。
幫助企業做好三個方面的具體環節:
一、 幫助企業做好“保姆式”的信息溝通員。
在疫情過后,中小企業復工后,政府相關人員要定期下沉到企業了解企業所急所需,像保姆一樣要了解企業的點點滴滴,做到務實保真,真正了解在每個環節出現的卡扣,如何做到“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如何做好這根針真正串聯起能給企業服務的作用。做好企業的“小保姆”,不能指示一下動一下,要做到自發、自動、自愿的“保姆”作用,還要做到自強,不能動不動就給企業添麻煩、造困難,要有一個現時代能擔當的精神,能有一種舍我其誰的傲氣,要把傲氣發揮到幫扶企業的過程中,要有一顆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思想,把“保姆式”的工作做實、做細、做好,把真實的信息如實全面的反映到政府的智囊團,為企業做一個合格的通訊員與“小保姆”。
二、 幫助企業解決疫情過后“用工荒”的現象。
疫情過后首先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用工難的現象,有些勞務工所在地設置了“歸雁行動”的崗位,春節前回家的員工有些不想外出,享受了歸雁行動的政策;有些員工產生了疫情綜合癥,對外出務工不積極等。應大力提倡外來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幫助企業落實相關的務工子女教育問題;落實好外來工與本地人員的住房優惠政策,讓外來務工人員在享受福利房、人才房等;了解企業用工的情況下,將相關政策派發企業,鼓勵推薦企業符合條件的人申報;利用現有的各項人才政策,做好各項人才的服務工作,把政府與企業的對接工作納入政府的日常工作之一。
三、 幫助企業在疫情過合理妥善處理疫情造成的違約事宜。
中小企業在年前簽署國內外貿易合同,政府應主動出文,妥善處理疫情期間不能完成的商品買賣,解決疫情造成的合同糾紛,減輕企業在疫情后復工出現的法律訴訟等事宜。要從大局出發,從法律的途徑出發,在不違背法律條款的基礎上,動腦筋,想辦法,聯系律師協會及法律專業人士,解決好疫情期間造成中小企業的法律相關事宜。
以上建議的落實,有助于加快推動中小企業在疫情過后的發展,會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內在動力,為第二季度的經濟沖刺做好鋪墊,也能為今年完成脫貧任務夯實基礎。
(圖片來自網絡,不妥之處可以聯系本人)
民建聊城市委開發區支部 廖良明
2020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