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的總會不自覺的把眼前偶遇的小孩和自家小孩在心底做個比較,當然一般時候都是孩子還是自家的好,自家的優秀,自家的是個寶。但偶爾不幸碰到那種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時,內心會起那么一點點漣漪的,畢竟追求完美的理想是永駐心中的。于是趕緊抓著人家的父母,事無巨細的問個遍,究竟是咋培養出這么優秀的寶寶呢!我們家孩子還有希望成為榜樣不?回家好好琢磨反思去!
沒有寶寶的時候,很不屑和那些媽媽們聊天,因為她們十句有九句不離娃,吃飯的時候都自然而然的討論寶寶粑粑顏色形狀腹瀉便秘啥的,弄得我們單身的都胃口全無,她們自個還吃嘛嘛香。
有了寶寶后,特別喜歡拉幾個媽媽一起聊天,每次聊的都是孩子相關的,聊完后還總覺得今天中午兩個小時的時間不夠,還沒講完。下次一定把時間定長點,好不容易找到組織了。和那些還沒寶寶的同事反而越來越沒話題了,怎么聊都沒聊孩子的那股熱情和興奮。
1. 多和資歷更深的媽媽們聊天
就像低齡寶寶更喜歡找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玩,而對追隨自己的弟弟妹妹們沒啥興趣一樣。新手媽媽可以多和那些寶寶年齡比自己寶寶大的媽媽們聊天,可以提前預知自家寶寶接下來一段時間的發育行為模式,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從而避免養育路上的一些坑。另一方面,相對大齡寶寶的媽媽們因為養育孩子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心得體會,不僅可以分享育兒經,更重要的是傳遞一種接納后的淡定情緒。“等你們家寶寶大些就好啦!”聽到自己羨慕的媽媽們這樣安慰,是不是對未來很期待,對目前育兒大一地雞毛是不是忍耐力也大了很多。產后抑郁說不定也減輕了不少呢。
2. 可以和資歷更淺的媽媽們分享
眾所周知產后第一年是媽媽們人生的一大低谷,特別是一胎媽媽們,身體激素角色身份職責各方面都變化了,適應這些變化需要時間和關心。和資歷深的媽媽們交流可以增加知識和希望,和資歷比我們還淺的媽媽們交流可以增加共鳴,原來我不是孤單的新手媽媽。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給資歷淺的媽媽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通過分享了解我們曾經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也算是一次育兒經復盤,為以后能更好的育兒。畢竟育兒是一輩子的事情,一輩子的父母情。
沒有人會后悔生寶寶,盡管很多人會后悔結婚。再沉默的媽媽對自己的寶寶總是可以有說不完的話的,受不完的愛意。當然一個平時寡言的同事,可以拉著你聊自己的寶寶聊一天這事,也就不奇怪了。媽媽們都是健談多言的,當談到自己寶寶的時候。
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家庭的育兒經也是相應的獨一無二的。我們和每一位媽媽交流分享的時候,都會或多或少獲得一些知識或是啟發,通過復盤從而讓我們自己成為更好的父母,成為別人家孩子的“人家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