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資sir
圖文by資sir
一夜雨,廣州滿地金黃,校園里也是。我們大聲說:“怎么好像秋天來了!”明明是3月春分。
于是有人駁斥我:“南方就是春天落葉,為什么要強行將北方的視角套在南方呢?”
一半夏天,一半秋天
是啊。記得初中的時候陳老師讓我們以“秋天來了……”為開頭寫一篇作文。絕大多數的我們都在作文里撒謊。
廣州的秋天哪里如我們寫得那樣“滿地金黃”“人們忙著收獲豐盛的果實”。廣州一直到11月還熱得人穿短袖,教室里頭頂的舊風扇“吱呀吱呀”轉得人昏昏欲睡,窗外入眼滿目翠綠,何來“金黃的落葉”?我們果然在撒謊。我們將“優秀作文”的文章套用過來,卻不遵從自己的眼睛。
圖片來自資sir
圖片來自資sir
我們傻乎乎地說:“在春天遇見了秋天。”只是我們受傳統以北方為中心文化的荼毒。
圖片來自資sir
圖片來自資sir
圖片來自資sir
這件小小的事引人深思。就像我來自北方語系的云南的室友,驚訝于很多廣東人不愛看春晚這件事,或者幾乎不看。
因為,春晚的所展現的年,是北方的年,更準確地說是北方農村的年。與南方無關。
炕頭、餃子、相聲……都是北方元素,作為一個南方人,真的很難在沒有字幕的情況下聽得懂北方饒舌的發音。
這是一樣的吧。
圖片來自資sir
圖片來自資sir
圖片來自資sir
圖片來自資sir
圖片來自資sir
去了很多地方去感受,旅途中我也進行了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對比。我也總會譴責廣州夏季濕熱、冬季濕冷難以捉摸的氣候,也笑它總是“入冬失敗”。但是來來往往,回到這座城市,說不清道不明的還是愛。也許是自己都無法察覺的愛之深。
喜歡就贊?一個吧,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