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疼不疼?你應知道的真相!

針灸疼不疼

 

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針灸、拔火罐等作為中醫預防保健的醫療手法,日漸受到人們的歡迎。但很多人都怕針扎起來很疼,其實扎針有多疼,這和醫生的技術和手法有很大的關系。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中醫專家說,如果進針手法得當,疼痛就會非常微弱。因此選擇正規的中醫針灸診療機構對于患者而言非常重要,針灸調節機能更符合生理規律針灸具有扶正祛邪、疏通經絡和協調陰陽的功能,其最基本的作用是調節,通過調整人體失衡的功能而治療疾病。

 

盡管不用藥,但通過調動人體自身“天然藥庫”的潛力,刺灸穴位可在體內誘發類藥性的過程,既可糾正異常的功能,又不會干擾正常的人體機能,所以對于干預亞健康,糾正身心失調,是針灸的優勢所在,它在調節機能這一環節上,發揮著比藥物更符合生理規律的作用。

顯而易見,針灸也能進補,并且,它不用藥的干預,決不會引致毒副作用,一年四季均可施行。它完全是一種綠色的中醫膏方,可稱之為“針灸膏方”。從這一側面看,如果說“立冬到,忙針灸”,也是順理成章的。

 

針灸雖然好處多多,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適合用針灸治療疾病。

針灸的三類禁忌人群

 

  1,凝血功能障礙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這些人群的凝血時間比較長,或者是難以凝血,導致針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礙人群也是不適宜實施針灸的;

2,皮膚感染、潰瘍、瘢痕和腫瘤部位不適宜針刺;

3,白血病人群不適宜針刺等。

圖片發自簡書App

針灸時7大注意事項

  1、過于疲勞、精神高度緊張、饑餓者不宜針刺;年老體弱者針刺應盡量采取臥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輕。

  2、懷孕婦女針刺不宜過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宮收縮的穴位如合谷、三陰交、昆侖、至陰等禁止針灸。

  3、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發性出血,損傷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針刺。

  4、小兒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針。嬰幼兒囟門部及風府、啞門穴等禁針。

  5、皮膚感染、潰瘍、瘢痕和腫瘤部位不予針刺。

 6、眼區、胸背、腎區、項部,胃潰瘍、腸粘連、腸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恥骨聯合區針刺時應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誤傷重要臟器。

7、針刺對某些病癥確實有極好的療效,但并非萬能,特別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療,應根據情況及時采用綜合治療,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發揮針灸的作用。

 從上面的文章我們知道,針灸疼痛感很小,糖尿病、白血病等人群不適宜針灸,如果你想針灸,在針灸前一定要先咨詢下醫師,看看自己是否是適合針灸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