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7 晨讀
1. ? ? ?注意力
注意力>時間>金錢。
一件事能不能做成要看你在這件事上花了多少注意力,而不是花了多少時間。一個人每天看書倆小時書并不能說明他學習了倆小時知識,要看他這倆小時內花了多少注意力在這本書上。看書的速度和多少也同樣說明不了,唯一的衡量標準是你花了注意力,并且,也更重要的是,身體力行了這些知識。所以,應該讀大量的非虛構類而不是虛構類書籍。想想大學時代讀的書幾乎都是虛構類,不由的驚出一身冷汗,怪不得有些可以歸為常識的知識對我而言都是新知。這個公式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們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日常瑣事上,比如為了省錢浪費時間跟人討價還價,為了省錢不打車而坐公交。看完一本書可以寫出來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論證方式,由輸出倒逼輸入。還可以將學到的知識講給別人聽,看是否能將一個概念講明白。
2. ? ? ?實戰經歷更重要
我們長大之后,經常會發現,現實中混的好的,更多的并不是上學時候念書成績很好的學生。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就是因為可能念書成績好,只是記住了書本上的知識。而我們離開學校步入社會之后,要做一個真正有用的人,做一個讓這個社會需要的人。社會更需要誰,當然就會更重視誰。所以,實戰經歷,永遠比紙面上的成績,更有說服力。
3. ? ? ?凸法則
從默默無聞到脫穎而出,講述的是如何的利用凸法則達到利益最大化的溝通。與其努力讓其他人對你感興趣,不如做到對其他人發自內心的感興趣與好奇。如果我們希望別人把寶貴的時間與經歷給予我們,那就必須先奉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對別人感興趣可以讓自身更有吸引力,相互的吸引力把單向溝通變成雙向有意義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