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
這次票是雙十二活動時買的,忙成一團的年終一過,已然忘記了,幸好保利劇場打電話來提醒,結果到現場取到票,發現當時多買了一張,還有10分鐘開演,情況十分尷尬,問住的近的朋友有沒有能趕來的,等到29分都沒有回復,于是只能賤賣,守在取票口“截胡”了一位不知為何在詢問兒童票的女士,3折出的,這是自己這么馬虎的代價。
潛意識
由于之前耗費了不少時間精力,入場遲了錯過了開始的劇情,我在不知所云中睡著了。。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碰到難懂又精彩的劇,強打精神看下去卻總忍不住睡過去,但是醒來之后精神滿滿并恍然大悟,仿佛斷電不存在一般的繼續看下去了。。這是挺奇怪的事,不過好幾次都這樣,比如看臨川四夢、聽京劇的時候,想想只能歸功于潛意識,貌似它在你睡著時,還在不斷思考你睡前的疑問,整合碎片信息和提煉新信息,將你的思維調整到和劇近似的頻道上面,以便醒來以后更好的適應。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百度后才知這首劇中反復出現、被使用各種樂器彈奏的曲子是李叔同填詞的,弘一法師已經離開我們逾一個甲子,然而慶幸的是,我們總能在各種歌曲、劇集里,聽到他、看到他。只要提起他,仿佛總像是一個老朋友那樣親切:“他啊,我知道。” 誰不知道呢,這么熟悉的陌生人。
時空錯落
如同北京法源寺,這部劇也是將歷史和當下交錯并列,這種結構雖沒有首次看北京法源寺那么震撼,但精巧的構思依然令人贊嘆:聆聽弘一劇中劇里面的人物關系與歷史猜測的映照,個人經歷與歷史史實的呼應,人物心路與法師出家路的對比,漸次在“田氏戲劇”的結構中拼湊出一個鮮活的弘一法師。
佛與禪
作為以法師為主角的劇,值得稱贊的是對于佛學的表現比較淺,沒有太多高深的佛法和訓誡,主要闡釋了戒字,以戒為師,精良做人,在紛繁的人世中,平衡到欲望的自控力,自覺在妄想的存在中,少點兒欲望和貪婪(恕我愚鈍,可能導演想表達的是更有深意的佛法)。畢竟在劇場而非廟堂,增添了輕松和自由,但是禪意十足。
華彩樂章
田導說:“戲劇是濃縮人生精華,全是華彩樂章,這倆小時精彩。我這個話聊,要不然把你聊哭,要不然把你聊笑,要不然聊得意味深長,要不然聊得娓娓道來,反正不能白聊。”誠如所言,里面詩詞好美,比如這句:“深悲早現茶花女,勝愿終成苦行僧。無數奇珍供世眼,一輪明月耀天心。”可惜沒有記下來,改天去找找有沒有劇本。
尼采在《悲劇的誕生》里這么說過戲劇:“一種形而上的慰藉使我們暫時逃脫紛擾,我們在短促的瞬間成為原始生靈本身,感覺到它的不可遏制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樂。“?
場燈暗,愿你有好劇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