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您溫暖的目光中成長
2002年11月,在儲蓄所工作了十年的燕暖忽然被告知下崗,燕暖永遠也忘不了自己聽到這一消息時呆如木雞的樣子,和離開單位時的迷茫和絕望。
?那年,青春中最美好的歲月剛剛過去,和每月只賺700元錢的先生正在還每月上千元的住房貸款。家里因為交住房的首期已欠下了上萬元的外債,而從出生后就體弱多病的女兒還要經常打點滴,面對這捉襟見肘日子,燕暖和先生開始天天爭吵。
?燕暖每天穿行在這個城市的大街小巷看街邊張貼的廣告欄,可是竟然找不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她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個廢人,每天沉浸沮喪的情緒里無法自拔。先生也被燕暖的消極情緒感染,日日用酒精來麻醉自己,他們的婚姻瀕于崩潰的邊緣。
?一天,燕暖偶然從報上看到一則招聘編輯的啟事,不由得心中一動。燕暖從十三歲開始追逐文字夢,曾有豆腐塊在《金融時報》上發表,如果能用心愛的筆賺錢養家,那是燕暖今生最大的愿望。于是燕暖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去編輯部報名。
?接待燕暖的是一位滿頭銀絲的老人,姓林,他戴一副老花鏡,面掛慈祥的微笑,看來和藹可親。看過燕暖文字后他肯定地說:“你的文筆不錯。”就因了他這句無形中的鼓勵,在夫妻不和,生活拮據的雙重壓力下燕暖認真復習,準備應考。當時報考的人中不乏中文畢業的大學生,而燕暖只是高中畢業,因此即使在診所陪伴女兒點滴時,燕暖依然手不釋卷。
?一次,因為燕暖太過聚精會神地看資料,忽略了女兒的疼痛。小家伙憋著小嘴委屈地哭了起來,燕暖忙過去的哄她。隔床的阿姨讓她的老伴給女兒送過一顆奶糖。令燕暖吃驚的是,他的老伴就是林老師,他已經注視了燕暖很長時間。從閑談中了解到燕暖的一些情況后,阿姨紅著眼圈說:“這姑娘不容易,你可要幫幫她。”林老師的目光透著溫暖:“天道酬勤,只要你真的付出了,就會有回報。”
?2003年3月,燕暖順利通過筆試。在面試中由于精神緊張有好半天說不出話來,林老師以他溫暖的笑容緩結了燕暖緊張的情緒。于是,?2003年4月,燕暖終于坐在午后灑滿陽光的編輯部里與林老師一起工作。
?進入報社后燕暖才知道,原來這里的營運狀況不太好,作為編輯的燕暖每月只能拿到基本的生活費。心浮氣躁中燕暖萌生了去意,自己悄悄在人才交流中心找到另一份現金員的工作。林老師聽說燕暖要辭職,語重心長地說:“你的根基不錯,盡量不要因為一時的貧困,而荒蕪了自己的追求。這樣的氛圍有助于你的成長,假如你還有夢想,就留下,我會盡力幫你。”
?這句話,換作任何一個人來說,燕暖都不會信他。但燕暖聽林老師的話,此后在近一年的時間里,林老師一周給燕暖布置一篇習作。像教小學生寫作文似的,一篇篇、逐字句地幫燕暖批改。在既可以賺到生活費又能免費學習的情況下,燕暖的文筆大有提高。看著自己的一篇短小的文字在林老師的指點下變為報上的鉛字,有時還能賺十塊八塊的小錢給女兒買好吃的,燕暖十分開心。
?然而杯水車薪,總是難以填補物質上大的困乏。那段日子,燕暖看到單位的打字員用電腦查閱資料,又將林老師的論文排好版粘到伊妹兒里發出去,不久后就有樣稿刊和稿費飛來,燕暖心想用這個東西賺錢真好。
?剛好女兒被奶奶接到鄉下去了,燕暖推說自己單位的鑰匙丟了,把林老師的一大串鑰匙要出來,偷配了一把微機室的。然后每天起早貪晚去單位練五筆打字,這樣的情形過了一個多月,燕暖練到一分鐘能打到七八十字了,而且能夠熟練地操作電腦。
?從此在忙完工作后,只要有空閑時光燕暖就會用那臺電腦敲打些文字,一篇篇寄出去,雖然都如石沉那海,卻給燕暖的今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林老師無形中授與了燕暖一根可以點石成金的手指,一次次幫助燕暖解決人生路上的難題。
?由于報社沒有自己排版的設備及人才,燕暖們每周都要到印刷廠去看樣稿,由于燕暖家距離林老師家不到200米,晚上回來時燕暖便常常與林老師結伴同回。后來摸清了林老師的行走路線,燕暖干脆一清早就站在林老師家門外的小路上等他,2003年冬天那些大雪紛飛的日子,在那條通往印刷場的小路上,燕暖有幸聽到了林老師創新思維的觀點,了解了許多高層面的知識。林老師被燕暖好學的精神打動,后來干脆每次被黨校邀回去講課時,林老師認為只要是對燕暖有益的,一定會叫上燕暖,那一段時間所學到的東西,彌補了燕暖沒上大學的缺撼。
?燕暖到報社的第二年,單位瀕于破產的邊緣,有大半年開不出工資,家里的生活又陷入困境。女兒沒人看,進托兒所還要一筆花銷,先生同燕暖鬧意見,要么換工作,要么回家帶孩子。說要是不同意就分手,燕暖賭氣說分手就分手,林老師聽說了這件事后十分激動,他勸燕暖:“孩子,不要輕易說分手,首先你要想到自己是個母親,要承擔責任。”
?這時燕暖才了解到,林老師的長孫就是因為父母的離異才同他生活在一起。他的兒子長年在外地工作,把孫子交給他天天打麻將的母親照顧,林老師不放心孩子的教育。林老師說孫子不愛吃飯,十歲了才只有七歲的孩子那么高,要不時地想著給他貼補營養;他功課不好,林老師每天要給他補課到夜半;天寒了林老師早晚要注意給他添衣。離開父母的孩子,做爺爺奶奶的不能太管也不能太寵……總之隔代的愛再無私,也無法同健全的父母之愛相比。
?為了家庭考慮,燕暖終于離開報社,他怕燕暖從此棄筆不寫,始終鼓勵燕暖要堅持下去。并不時地要燕暖把寫好的稿子拿給他看。燕暖知道林老師比燕暖辛苦千百倍。于是不管有沒有寫的欲望,每天燕暖都要提筆。
?天資聰穎的作者都是靠天生的才氣來寫作,燕暖只能靠不懈的努力才能填補后天的空缺。功夫不負苦心人,2005年3月,燕暖的一篇6000多字的稿子終于在《人之初》雜志上發表了,拿到2000多元的稿費后,燕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林老師買了一臺面條機,他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盡管燕暖很努力,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也沒有過稿的消息。燕暖以為自己不過是靠幸運才賺了那筆錢,絕望的同時惶惶不可終日,甚至好一陣子不摸電腦。林老師溫暖的目光停駐在燕暖的臉上,再次提醒燕暖:“文字這條路‘只有曲折,沒有夭折’。只要你堅持住,勝利最終屬于你。”
?燕暖像個女兒享受父親的疼愛似的享受著林老師目光中的溫暖,原以為這樣的日子可以持續十年二十年的。
然而當年的8月林老師就開始莫名地腰疼,一日比一日嚴重,在巿醫院和省城都查不出是怎么回事。9月份林老師不顧病痛去北京參加侄子的婚禮,回來時卻是躺在車里,從此他再也沒能起來。 ?太多的操心勞碌讓才六十五歲的老人倒下了,發現時已是淋巴癌晚期。放療后就是回家挨時間,看著林老師躺在消毒水味很濃的床上,原本豐腴慈祥的臉頰瘦了好幾圈,大肚腩也沒有了,燕暖忍不住淚如雨下。他卻笑著說:“傻丫頭,別哭。人都有生老病死的。”然后問燕暖最近可有文章發表,并極嚴肅地告誡:“沒有我的督促,你可不許偷懶,要繼續寫。”說著說著他又疼痛不止,看著他的臉因疼痛而變得扭曲,燕暖淚流滿面。
?林老師病危的那幾天,因為不忍心看到他在痛苦中掙扎,燕暖三四天沒去他家。2006年1月8日的清晨,阿姨來了電話,肝腸寸斷地說林老師去了。淚語凝咽,燕暖半天說不出話來。林老師走的時候,天色灰蒙蒙的。看過阿姨后,燕暖沒有去送葬,燕暖不愿看到林老師離開人世時的模樣,只想他去了天上,是的,他一直在天上,用溫暖的目光注視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