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夏綠蒂一一她刺殺革命領(lǐng)袖馬拉是為了阻止暴力與殺戮

1789年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fā),巴士底獄被攻陷了。

1793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此舉招來了全歐洲封建君主的憤怒與指責。

這些國家的君主組成了反法聯(lián)軍,發(fā)誓一定要撲滅法囯大革命,為路易十六報仇雪恨。

反法聯(lián)軍步步緊逼,法國內(nèi)部的保皇黨人也群起響應(yīng),一時間法國混亂不堪,物價飛漲,民不聊生。

原以為革命成功就能過上好日子的老百姓大失所望,他們心中的怒火越來越強烈。

由于不滿吉倫特派的“軟弱”政策,主張極權(quán)統(tǒng)治的雅各賓派在暴力群眾的支持下發(fā)動了政變,建立了專制統(tǒng)治。

雅各賓派上臺后,推出恐怖政策,宣布用極端的暴力鎮(zhèn)壓內(nèi)外敵人。

雅各賓派的首領(lǐng)羅伯斯庇爾主張,只要有反革命嫌疑,而嫌疑犯不能證明自己沒有反革命,那么就可以將隨時把他們送上斷頭臺。

在這樣的政策下,法國沒有了法律,貴族、教士乃至于無辜的民眾紛紛被送上了斷頭臺。

每天都有無數(shù)的人死于斷頭臺無頭,這其中有很多人都是以“莫須有”的罪名枉死的。

那些處死的人像牲口一樣,隨便用車拉走,扔到亂石崗上草率地處理掉了。

在革命恐怖的環(huán)境之下,一個名叫馬拉的街頭政治領(lǐng)袖起到了關(guān)鍵作用。

此人原本是個有名的醫(yī)生,后來受到革命思潮的感染,憑借著雄辯的口才成為了革命群眾的領(lǐng)袖。

馬拉雖然是一名革命者,但他也是一個極端的暴力分子。

馬拉做過醫(yī)生,卻嗜殺成性,他認為解決法國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殺死更多有問題的人。

“一種虛假的人道主義束縛了你們的雙手,阻擋你們揮出拳頭,而這將要用你們成百萬個兄弟的生命作為代價。所以我們要放棄人性,用鮮血讓我們的敵人恐懼,只要再殺10萬、20萬賣國賊,法國就能對抗全歐洲!”。

馬拉在報紙上大肆宣揚自己的暴力與殺戮。

法國很多有暴力傾向的人借此肆無忌彈,凡是在他們看來有嫌疑的人,不用詳細調(diào)查,只憑感覺就可以判處死刑。

昔日的革命者成了暴徒,他們四處屠殺“賣國賊”。

這些所謂的革命者他用刀砍,用槍打,甚至用大炮處決犯人。

在當時的法國,成千上萬的無辜者死于非命,這其中甚至包括“化學之父”拉瓦錫。

“化學之父”拉瓦錫之所以被處死,僅僅因為他曾否決過馬拉的一篇論文。

馬拉看到這一切,十分的開心,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保住革命果實。

只不過在當時的法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這種暴力革命的。

在眾多反對人中,有一個女孩子,她的名字叫夏綠蒂·德·科黛

夏綠蒂和其他同齡女孩子不同,她對戀愛與女工毫無興趣,相反對政治十分的上心。

夏綠蒂曾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一一

“我的未來絕不會和男子結(jié)婚,因為我已經(jīng)將自己嫁給了祖國。”

法國大革命時期,夏綠蒂是吉倫特派的成員,她十分支持較為溫和的革命運動。

而當雅各賓派的成員上臺后,恐怖的殺戮讓夏綠蒂不寒而栗。

夏綠蒂知道被暴徒們所屠殺的,大多數(shù)都是無辜者。

這個年輕的姑娘不明白,為什么要如此的暴力……

后來,夏綠蒂聽到了馬拉對于暴力瘋狂地鼓吹,她終于明白為什么革命者會變成暴徒。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要阻止這一切!”

夏綠蒂決定為民除害,單身匹馬,刺殺馬拉。

1793年7月11日,夏綠蒂買了把菜刀,找到馬拉的居所。

夏綠蒂很順利地進了馬拉的家,,她看到馬拉正泡在浴缸里工作,而浴缸里裝滿了藥水。

原來馬拉身患嚴重的皮膚病,只有泡在藥水里,身體才會舒服點。

夏綠蒂對馬拉謊稱自己是來揭發(fā)叛徒的,說完之后,她將“叛徒”的名單交給馬拉。

馬拉接過紙后,用眼睛掃了掃,對夏綠蒂說一一

“謝謝你小姑娘,到了明天,這些人就會死了。”

夏綠蒂聽了后,怒不可遏,她突然抽出了菜刀,對著馬拉的要害部位用力地刺去。

馬拉毫無防備,他中刀后,鮮血噴涌,很快便死去了。

夏綠蒂并沒有逃跑,她己經(jīng)準備好了。

不久之后,夏綠蒂被聞聲而來的警察帶走。

在行動之前,夏綠蒂除了帶著小刀,隨身還帶來了針線。

因為細心的夏綠蒂料想自己被抓時,衣服一定會被扯破的,到時候自己可以用針線補好。

夏綠蒂受到審之前,被關(guān)進了死牢里。

在死牢中,夏綠帯受到了暴力群眾的輪流侵犯,這場面簡直慘不忍睹。

在審判的時候,夏綠蒂面對法官,一直高昂著自己的頭,她一直堅持刺殺馬拉是為了救國,此次行動完全是自己單獨策劃,并無外人指使,與馬拉也沒有個人恩怨。

夏綠蒂毫無懸念地被判處死刑,并送上了斷頭臺。

在行刑前,暴徒們?nèi)孕呷柚?/p>

那些暴徒撕開夏綠蒂的衣裳,讓她露出了雪白的肌膚。

夏綠蒂面對野蠻的侮辱,仍表現(xiàn)得不卑不亢,神情平靜。

劊子手準備執(zhí)行死刑了……

夏綠蒂依然一臉坦然,無懼無畏。

一名叫皮埃爾·諾特萊特的男子親眼目睹了夏綠蒂的最后時刻,她的形象深深地印入皮埃爾的腦海中,久久無法消除。

“科黛美麗的臉龐平靜得像一尊雕像,8天以來,我已經(jīng)愛上她了”。

這是皮埃爾在后來的回憶中所說的話。

夏綠蒂最終被斬下了頭顱。

那些被暴力宣傳沖昏了頭腦的群眾依然不肯放過她,他們爭先恐后地沖上斷頭臺對夏綠蒂的尸體拳打腳踢。

但是不久后,法國人民再也無法忍受雅各賓派的野蠻屠殺,他們發(fā)動政變將推翻了雅各賓派。

崇尚暴力殺戳的雅各賓派首領(lǐng)羅伯斯庇爾等殺人也被送上了斷頭臺。

當羅伯斯庇爾等人在簽署死刑令的時候,他們是否想到自己也會被送上斷頭臺呢?

有人認為馬拉是英雄,也有人認為馬拉是魔鬼。

也許有很多時候,英雄與魔鬼只有一步之遙吧!

法國著名畫家大衛(wèi)是馬拉的崇拜者,他把夏綠蒂刺殺馬拉的一幕,用畫筆表現(xiàn)了出來。

由此創(chuàng)造出一幅不朽的名畫一一《馬拉之死》

在畫中的馬拉面目清秀,一身正氣,慘遭不測。

不過有許多人都覺得畫家是在美化馬拉,其實馬拉本人十分的丑陋。

夏綠蒂刺殺馬拉究竟是救國還是陰謀?

她說自己非常地討厭暴力,可結(jié)果自己卻用了暴力……

這個世界真的很奇怪….…




作者簡介一一婉兒(婉?):一個喜歡讀書,癡迷歷史的女子,愛寫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寫文章就是寫自己想說的話,想寫的事。這就是我,一個塵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蘭自飄香。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