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事都要有一個度,在這個度內才能自如,否則就會出問題。就如同水一樣,在0度到100度之間是液體,是我們常見的、易接受的狀態。低于0度就成了病,高于100度就變成了氣體。要想是合群的,正常的狀態,就必須在這個范圍之內活動,否則低于0度就成了固體,頑固不化人見人恨,總是被人拿去砸碎。高于100度就變成了氣體,被人當成屁一樣放掉。
可是現實中,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做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有的被表揚,有的被批評,有的表揚力度大,有的則輕描淡寫。有的被批的狗血噴頭,有的則一筆勾銷。怎么會有這么大差距呢?是不是就是不公平,不合理,不依法呢?
非也。這是人與人不同造成的,有的人平時表現很好,印象分很高,不經意間犯了點找小錯,也不可能就一棒子打死,猛批猛練。而有的人是慣犯,屢教不改,這次雖說是小錯,可是不能不加大力度敲打。就如同看似都是液體,有的是汽油,有的是水一樣,他們的這個度是不一樣的。有的在90度時還是液體,而有的在50度時就變成了氣體。有的人常在河邊走也不濕鞋,有的沒有水也要給鞋上吐上幾口涂抹。
這就要求我們,不要埋怨不公平的處理結果,那是你自己的本質不同,你給別人留下的印象不同。只有從提高自己的本質入手,才能根本上扭轉被動的局面。
可是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實在是少啊!大部分人都在糾結制度不科學,糾結執行人不公正,糾結在自己點背上,最終還是越陷越深。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