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24)

戰國(六)

武王舉鼎

公元前310年,秦惠王去世。繼位的秦武王在當太子之時便與張儀不睦。張儀以自己走到哪,齊國就想打到哪為由,向秦武王申請去魏國,以便齊魏打起來后,秦可乘虛而入。張儀到魏國后,齊國果然派兵攻打。張儀又托人去給齊王代話,如果齊魏兩國相爭,秦就可以進三川,挾天子,而讓張儀得到秦王的信任。本著張儀舒服,我就不舒服的原則,齊王下令罷兵。

張儀至魏一年后去世。

?? 這一段故事記載在《史記·張儀列傳》中,讓人覺得秦王和齊王按著張儀編好的劇本一步步執行。無論歷史真相如何,張儀終是憑一張利嘴,助秦惠王連橫各國,也算是得以善終。

?? 一朝天子一朝臣,商鞅之于秦孝公;張儀之于秦惠王。功高震主,權傾朝野的大臣,在王死后,也就活不久了。

而這位新晉上任的秦武王,在位三年,聯魏攻韓,攻克宜陽孤城,斬首六萬。

公元前307年,武王在取得宜陽后,前往洛陽,與孟說比武舉“龍文赤鼎”。結果武王兩目出血,絕臏而死。孟說被滅族。

武王舉鼎 《羋月傳》

?? 武王到洛陽,本是想“窺周室”“挾天子以令天下”的,結果玩兒大了~

?? NO ZUO NO DIE~

因秦武王無子,其弟贏稷與諸兄弟爭位成功,是為秦昭王。

雞鳴狗盜

孟嘗君(?—公元前279年),媯姓,田氏,名文,“戰國四公子”之一,戰國時期齊國貴族,齊威王田因齊之孫,靖郭君田嬰之子,齊宣王田辟疆之侄。因封襲其父爵于薛(今山東省滕州市官橋鎮),又稱薛公,號孟嘗君。

公元前301年,齊宣王之子齊湣王即位。田文專權,“聞齊之有田文,不聞有其王”。田文在薛有萬戶的封邑,收養食客三千人。

公元前299年,孟嘗君出使秦國,秦昭王囚禁孟嘗君想要殺掉他。孟嘗君派人找秦昭王的寵妾說情。寵妾開口就要一張狐白裘。孟嘗君本有一張價值千金的狐白裘,天下無雙,只是在覲見秦昭王時已經獻出去了。大概這位寵妾也是親眼看到了這張狐白裘眼饞,此時不坑一筆,以后可沒機會了。

在孟嘗君正為這獨一無二的狐白裘頭疼之際,坐下一位食客自告奮勇,說他可以拿到這張狐白裘。此人最擅長披著狗皮偷東西。于是他夜里偷入秦宮,盜出狐白裘獻給寵妾。寵妾得此寶物后,花言巧語使得秦昭王放了孟嘗君回齊國。

孟嘗君被放后,馬上驅車逃亡。夜半至函谷關,而開關要等到雞叫才行。此時又有一位會雞叫的食客挺身而出,一聲雞鳴,引得關內外所有的雞一起跟著打鳴,于是孟嘗君一行人得以出關。

不久,秦昭王的追兵即至,而孟嘗君已經出關在回齊國的路上了。

這就是成語“雞鳴狗盜”的出處。

?? 孟嘗君的食客們,在他遇難的時候無一能想出個好辦法救急,倒是危機時刻全靠著雞鳴狗盜之徒脫險。而后來孟嘗君沒落之時,食客們也均離他而去。孟嘗君的食客挑選機制約等于無,來即收,養得多是些無用之輩,最多也就是為“食客三千”充當個夸張的數字而已。

雞鳴狗盜

胡服騎射

戰國時期,趙國的北方領土均與游牧民族接壤。在與這些游牧民族的作戰時,士兵著中原人的服飾在馬背上十分不便。為加強軍事實力,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推行軍事改革,讓趙國人改穿胡服。此舉獲得了一些朝臣的支持,但也遭到了趙國貴族的反對。

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聞中國者,圣賢之所教也,禮樂之所用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則效也。今王舍此而襲遠方之服,變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圖之也!”使者以報。王自往請之,曰:“吾國東有齊、中山,北有燕、東胡,西有樓煩、秦、韓之邊。今無騎射之備,則何以守之哉?先時中山負齊之強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圍鄗;微社稷之神靈,則鄗幾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變服騎射,欲以備四境之難,報中山之怨。而叔順中國之俗,惡變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聽命,乃賜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騎射焉。-- 《資治通鑒》

公子成(趙武靈王叔父)再次跪拜道:“臣聽說中原地區的人們受圣賢教化,采用禮樂儀制,使得遠方的國家前來觀看,蠻夷學習效法。現在大王舍棄這些,卻去學習外族的服裝,改變古人習慣,背逆人心,臣希望大王仔細考慮。”使者回報趙王。趙王親自登門解釋說:“我國東面有齊國、中山國;北面有燕國、東胡;西面有樓煩,并與秦、韓兩國接壤。如今沒有騎馬射箭的準備,憑什么能守得住呢?先前中山國依仗齊國的強兵,侵占我們領土,人民受累,又引水圍灌鄗城,如果不是社稷神靈保佑,鄗城就要失守了,先王一直以這件事為恥。所以我決心改穿胡服,學習騎射,想以此抵擋邊境的災難,一報中山國之仇。而叔父因循中原的舊俗,丑化變服的意義,忘記了鄗城的恥辱,這不是我所希望的!”公子成聽從命令,趙武靈王于是賜給他胡服,第二天便穿戴胡服入朝。于是,趙武靈王正式下達改穿胡服的法令,提倡學習騎馬射箭。

?? 一項新政的提出,無論對與錯,都會遭到正反兩派勢力的支持或反對。若想堅持推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反對派中勢力聲望最大的代表人物。所謂“擒賊先擒王”,公子成帶頭穿胡服,于是全國推廣胡服騎射就變得容易得多了。

邯鄲胡服騎射雕像

公元前307年,趙西略胡地到林中,林胡王獻馬。

公元前297年,趙武靈王收編了樓煩的軍隊。

公元前307年至公元前296年,趙與中山國經歷數場大大小小的戰役,中山國終被趙吞并。

胡服騎射,使趙國的軍事實力大大增強。趙在10年之內,不僅獲得了大片的胡地和中山的土地,還收編了林胡和樓煩的軍隊,一舉成為軍事強國。

垂沙之役

公元前304年,齊魏韓三國因楚棄合縱而親秦,出兵伐楚。楚懷王使以太子橫為人質入秦,得秦援救,三國退兵。

怎料太子橫在秦國,因私斗殺死了秦國一個大夫,并逃回楚國。由此,秦楚關系惡化。

?? 坑爹的典范!私斗本就頭腦不清,做錯了事不知尋求解決,把麻煩直接帶回楚國,大概楚王一見這太子火就大。

秦楚一邊聯姻,一邊對打,你來我往,相愛相殺。(參見中國通史(23)

秦昭王的母親,秦宣太后即為楚國人。將軍魏冉是宣太后異父長弟,亦為楚國人。

秦昭王即位后,在宣太后的主持下,秦昭王娶楚國女子為王后。

秦宣太后 《羋月傳》

公元前301年,孟嘗君發動齊魏韓三國攻楚。聯軍與楚軍在沘水列陣,對峙達六個月之久。由于聯軍不知沘水深淺,不敢輕易渡河。聽得當地樵夫說,楚軍重兵把守的地方,水淺;少有人把守的地方,水深。于是聯軍連夜在楚軍重兵把守的地方渡河,在沘水旁的垂沙大敗楚軍。

?? 此處說明內鬼強大的破壞力,以及搞好群眾關系的重要性!

垂沙之役后的戰國地圖

垂沙之役后,秦又發兵至楚,斬首二萬。

第二年,秦又伐楚,斬首三萬。

楚國在遭受四國連番的攻打之后,國力大減。夾在齊、秦兩國之間的楚國,不得不又派太子橫入齊為質,秦也送徑陽君入質于齊。

?? 太子橫。。。唉!貌似就沒在自己的國土呆過幾天。坑爹、坑子,基本一路。

齊秦

懷王被拘

公元前299年,秦昭王約懷王在武關會面,要“力楚攻韓、梁(魏),反楚之故地”。昭睢和屈原都勸楚懷王不要去,可是楚懷王一意孤行,一到秦國就被扣留。秦昭王要楚懷王自認為蕃臣,楚懷王大怒不允;秦又要求楚割地巫、黔中郡以換懷王。

此時,楚國國內的臣子們,商量著另立新君,以絕秦之要挾。楚臣昭睢詐稱懷王已死,召回太子橫。太子橫回國即位,是為楚頃襄王。

楚王死,太子在齊質。蘇秦謂薛公曰:“君何不留楚太子以市其下東國?”薛公曰:“不可,我留太子,郢中立王,然則是我抱空質而行不義于天下也。”蘇秦曰:“不然,郢中立王,君因謂其新王曰:‘與我下東國,吾為王殺太子,不然,吾將與三國共立之。’然則下東國必可得也。” ?--《戰國策·齊策三》

楚懷王死(詐稱),太子橫在齊為人質。蘇秦對孟嘗君說:“您為何不扣留楚太子,用他與楚國交換下東國呢?”孟嘗君說:“不可,我如果扣留太子,楚國又另立新君,我就是手里空握著一個人質,而讓天下人說我不義。”蘇秦說:“不會。楚國另立新君,您可以對新君說:‘把下東國給我,我就把太子橫殺了,否則,我就與其它三國一起,擁立太子橫為新君。’這樣,下東國就到手了。”

?? 縱橫家果然狡詐,如此都不忘撈一筆。

太子橫回國前,曾答應給齊王五百里地。當齊國派人來接收土地時,新上任的楚襄王早已采納了楚臣的建議,先派人去獻地,接著再派人去守地,同時入秦求救。等到齊軍進攻時,秦已發救兵,于是齊國退兵。

?? 楚懷王的人緣已經被自己敗光了。自己智商不夠,還不聽勸。楚國發展到楚懷王即位之時,國力已至巔峰。整個楚國在楚懷王手中一點點敗落。楚懷王不聽良臣勸諫,非要赴秦約,落得個淪為階下囚的下場,朝中已無人再愿意為他浪費心思。此時多年四處為質的太子,終于有機會翻身農奴把歌唱了。土地是大,親爹是小。要土地,不要懷王。并且,回國繼位才是正經事~

《貓和老鼠》

公元前297年,楚懷王逃走。逃到趙境時,趙國不敢收留他;楚懷王又逃往魏國,但被秦國追兵捉回。

公元前296年,楚懷王死于秦國。秦國把楚懷王的遺體送還楚國。

?? 一代楚王,就這樣客死他鄉。何其悲涼!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女人的漂亮,我一直認為無法有標準去衡量。其實,每個人審美角度和情趣是不同的,所以評價的標準自然不同。經常看到...
    格小主閱讀 420評論 0 0
  • 墊底辣妹講述的故事很俗套。一個終日荒廢的小太妹。文化水平相當于四年級的小學生。在母親的鼓勵下開始補習。在自己的戀愛...
    白鮮野閱讀 1,623評論 12 8
  • 今天確認了一個和自己有工作接口的一個小帥哥要離職了的消息,自己手頭的工作忽然間干不下去了,眼神飄離。詢問了...
    小小尾巴草閱讀 211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