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看完小說《活著》,余華寫的,講述一個老人的一生,他安然地接受從富貴到貧窮,看著他的親人一個又一個先他而去,直到生命的最后與一頭老牛為伴,他仍然充滿希望地活著。
我是邊哭邊看完小說的,每次看小說都這樣,很容易被小說感染,將自己融入到小說中去。我最喜歡小說的前言部分,寫得真實而雅氣,有些觀念很合我心意。小說起始部分我并不看好,感覺有些俗,可是看著看著便被吸引了,隨著主人公的講述,我的心也跟著調動起來,我能感覺到那是生命之風吹動的聲音,老人正是被這經久不息的生命之風吹動著一步步邁過艱難的日子,直到今天,明天……
在鳳霞被送人的時候,福貴不讓她去告別,可是聰明懂事的鳳霞硬是堅持面對著自己的命運,她雖不能說話,聽不見聲音,但她的心是亮的,她不愿離開又不得不離開貧窮而快樂的家,那種傷痛和無奈讓我揪心地哭。有慶,一個特別喜歡羊的孩子,卻被醫生為了救縣長女人而無情地奪取了生命,我感到了人對生命的麻木不仁,人最陰暗的一面,我哭的一塌糊涂,完全沒了自己。可是在那個紛亂的年代,日子被肆意篡改,生命瞬間飄零,又有誰能說不呢?當可憐的鳳霞終于有了愛別人、被人愛的日子,她是多么幸福呀!上天還是眷顧鳳霞的,讓她有了一點依靠,她很滿足快樂,二喜對她很好。可是在鳳霞就要擁有生命之風的時候,命運卻離她遠去,她如風一樣飄逝,為了可愛的小生命,她將生命之風延續給她疼愛的人。
風靜靜地吹,生命之風卻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小說中一直堅強活著的老人--福貴在浪蕩了所有的富貴之后,深深懂得了珍惜自己的女人,他們一直相攜相扶,家珍頑強地陪伴著自己的男人,直到最后一刻,生命的音符停止跳動。他是幸福的,她是快樂的,因為他們擁有生命的風。
小說在“對人生陰暗與冷酷極力鋪陳下,生活成了生與死的流水帳”。我看到了生命的張揚,也感覺到了生命的壓抑和扭曲,特別是在有慶被抽血而死時,醫生的冷漠讓我無法接受。甚至懷疑其真實,不愿承認生命的凋零。可是,這就是中國,這就是歷史,中國人永遠無法忘卻的痛。
對于生命,我是慢慢從心底感悟和理解的。1998年3月以前,我對生命沒有特別的感受,只是覺得人來到世間,就應該活著。可是,這一年,我身邊同時失去了三位親人,我最信任依戀的父親也在瞬間離我而去,那一年,那一刻,我領略到生命的風是倉促而不羈的,必須牢牢把握住擁有生命的每一天每一刻,必須好好地活著……而這部小說,也正是完成了對人生對大眾生活的指引。
從此,我擁有了生命之風,在我開心、快樂、悲傷、彷徨的每一刻,她都會輕拂我臉,讓我有清新的呼吸,讓我告訴自己:必須勇敢而堅強的活著。
我知道,那是生命之風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