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分散投資,不得不說,這一點在投資理財領域,可謂是至理名言和金科玉律。尤其在網貸環境中,做好這一環,對于保障理財收入至關重要 。
國內網貸環境不純粹,游戲規則有待加強,監管細則急需完善,這是大家的共識。因而,在閣下將自己勞動獲取的真金白銀交給網貸平臺之前,不能不事先給自己做好心理建設,你了解這個平臺有多少?你想要達到的預期收益是多少?所能承受的損失和風險的底線,又去到哪里?當這些問題,你都不能給出確定的答案時,那么,分散投資就是你安全的投資行為。
道理最簡單不過。假如你一個手指頭用力,一旦這個手指頭遭遇傷害,所有功都將用不上;假如十個手指頭用力,就算其中一個手指頭不幸受傷,還有其余九個指頭為你效勞,不至于令你一下子無能為力。
以10萬的家庭資產為例,建議配置30%銀行理財、10%保險、20%網貸、15%基金、10%股票和15%活期生活費。這是一種宏觀的分散投資,是在多個領域分散資金投入,從而達到風險和收益分散的效果。當然,具體比例,因人而異、因情況調整。比如,保守偏好的人,可能會增加銀行理財的份額或者塑如意;風險偏好的人,可能會增加股票的份額;既想賺取較高利息又不愿意冒較大風險的人,則可能會增加網貸的份額。當然,在每一個領域中,還可以進一步選擇多個平臺和多個項目投資,這是一種細化的分散投資。
我個人的情況,屬于第三種人。在我的資產配置中,30%用于網貸投資。當中,我又進一步將資金分散投資于5、6個平臺上。第一,這些平臺的業務內容都是有不同側重的,比如車貸、房貸、消費金融、票據等;第二,這些平臺是有不同背景的,比如銀行系、上市系、風頭系、民營系;第三,在這些平臺上,我通常都會配置長、短、中標,盡量充分運用平臺的投資效率;第四,我所投的標,利率既不太低也不過高,一般在8%—12%范圍內。通過上述四點,一方面可以合理安排投資期限獲得最大收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規避平臺投資風險,保持資金的流動性活力。
但需要提醒的是,分散投資時,選擇的平臺和內容不宜太多太雜。否則,容易損耗投資精力,也可能增加投資風險,效果反而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