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和小東面對面坐在咖啡廳。(實話實說,還沒進過咖啡廳,有點小焦慮)
小東,我最近很焦慮,你看我的頭發都少了很多。
遇到什么不順心的事了嗎?
是呀,最近感覺什么都不順。房子貸款占了工資的一半,兩個孩子上學的學費,各種各樣的花費,信用卡都快刷爆了。
主要是錢的問題嗎?
也不全是,孩子不主動寫作業,每次催的我自己都快發瘋,孩子還在那無動于衷,不到睡覺的時候想不起寫作業,不知道該怎么管了。
現在孩子是不好管,理由倒是說的一套一套的。
是呀,學的孩子教育的課程最近又沒太跟上,還有關于成長的,關于寫作的,關于心理學的,英語的,好多的需要學的,可是學了一年,卻沒什么變化,真不知道還需不需要怎么學了。
這么多課真是學不過來,哪些是你喜歡的呢?
也說不上喜歡不喜歡,就是看到課程非常好,不學錯過了太可惜了。
看來你的焦慮還真不一般的嚴重,小南曾經遇到過和你相似的,現在他已經是解決焦慮的網絡達人了,下周我約他一下,一起聊一聊。
一周后,一間茶室內,小南熟練的泡好茶,給小西倒上。
小東把你的情況都和我說了,焦慮每個人都會有,他就像一件隱形護甲,將自我保護起來,遠離危險。但也因為這種保護讓我們陷入自己的軀殼中,不敢走出去,在面對別人的成功時,焦慮自然就產生了。
那我該怎么辦呢?我感覺現在就像要被吞噬掉一樣,整個人感覺都不好了。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什么才是你想過的生活?
這個還沒認真想過,大體上覺得就是盡早實現財富自由,然后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有充足的時間陪家人孩子,大概就這樣吧。
這個問題你應該花些時間好好想一想,現在不急著做最終的回答。我們回到關于焦慮的問題上,焦慮,追本溯源,是面對未來將要發生的事,因不了解而恐懼,也就是說感覺無法掌控自己的未來,面對失控的風險,一種無能為力的投射。面對焦慮,大腦的實時反應是躲避,幻想著避開它,它就不存在,直至全面失控。
想要解決焦慮,首先要直面事件本身,用正念的力量,讓焦慮自己跳出來,看他最終走向何方。
然后把焦慮的事記下來,想象一下事件可能產生的最壞結果,產生這種結果之后對自己有什么影響。
想象一下以前類似的場景,結果出現之后,自己承受了什么樣的心理過程,這件事之后,生活有什么變化。
找到我們對事情掌控的那種感覺,對事件進行分析,現在回到你的問題上來。
面對金錢的焦慮,每個人都存在,尤其是在對自己的財務狀況不清晰的情況下。這時候就需要有財務記錄,梳理清楚自己有多少錢,工資收入多少,有多少存款和投資品,房和車資產價值,每個月的具體收入,每一筆花銷。讓資金流向變的有跡可循,然后再做分析,控制不必要的花銷,留出一部分做理財。如果確實是每個月的收入連基本生活費都不能滿足,那么你需要做的首先是開源,尋找工作外的收入,比如從你報的那些課程里面,找到自己的喜歡的或者是擅長的,專心去做。
你說的不錯,我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開源了,呃!應該也不完全是,我先回去記記賬,一直對財務都是比較迷糊。對于孩子的問題,有什么建議嗎?
孩子的問題,主要不是在作業上,孩子需要的更多的是陪伴,當你催促的時候,實際上是將自己的焦慮轉嫁到了孩子身上,這種時候首先要讓自己平靜下來,比如找本書坐在他身邊,靜靜地陪伴,孩子自然會安靜下來。
我可能是受小時候的影響,覺得學習就是管出來的,所以一直想控制她。
這也是一種投射,將自己的經歷在孩子身上進行輪回,盡量減少對孩子的過度干涉,孩子也有自己的決定權,試著慢慢放手,由催促改成提醒,直至她自己形成獨立完成的意識,你就解脫了。
也學了越多課程,但卻感覺越學越亂。
很多課程原理是一樣的,內容也是大同小異,抓住一個點深入的研究下去,好過滿把抓。比如育兒,首先需要找到與你理念相合的,一步一步跟著學,然后實踐,只有做了才知道對錯。
是呀,說的再好,沒有實踐,也沒用。
還有一個終極小技巧,可以來多小灶群交流交流,這里的牛人很多,并且大家都很熱情,相信你的問題,會得到幫助的。
總是時間太匆匆,又快到時間了,趕緊先去交作業,我也很焦慮,就讓焦慮變成一點動力,推動著向前走,活出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