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懂事,每次聽到這句話,只覺得此人率直有趣,也就不計較了。可到后來,漸漸發(fā)現(xiàn)這根本就是一句借口,這些人從來不在乎自己的言語是否傷害對方,老愛大放厥詞,或嘲或諷,全無忌諱,還自以為瀟灑不拘小節(jié)。亂箭射完,補句“我說話比較直,你別介意啊......”,好像就沒事了,聽者不爽,那是你沒肚量,想太多啦。
率直這個概念被濫用了,其本義是指真誠對人,不設(shè)防,不隱藏。但是說話口無遮攔不同,他們是攻擊者,用“率直”的假面掩飾不可告人的心思。不知道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種人通常不太能容忍別人反過來對他直言,聲音最大者,狀似豪邁,度量卻最小。
現(xiàn)在幾零后不用這招了,不喜歡就直接不理你,倒是年長的阿姨們最容易犯這毛病。年齡跟性別的集中現(xiàn)象,不得不讓我懷疑此陋習之形成和社會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傳統(tǒng)女性不能直接表達喜惡,有意見不得說,只好裝瘋賣傻,明著罵人又急著解釋。幸好現(xiàn)在女性的社會位置改善許多,無須再過度掩飾真實情緒,做為個人受到更多尊重,也就不必以虛偽、刻薄的方式攻擊別人,借以發(fā)泄隱藏的憤怒與嫉妒。
這是以外在環(huán)境結(jié)構(gòu)來為攻擊者開脫,然而修養(yǎng)在個人,不論身處何種境地,都要不忘風度。我們讀書學習,最大的理想即在于對自己的言行與心念有所洞察,以真性情面對世界,不自欺亦不欺人。
另外有一句“開個玩笑而已,不要認真......”,也是同樣玩法,假借幽默之名取樂,玩的是別人,笑的只有自己。
我上網(wǎng)查了很多關(guān)于幽默感的資料,把圖書架上所有大師們談幽默的段落都翻了一遍,尚無法找到一個滿意周全的摡括性解釋。有人說幽默感與生具來,但若缺乏見識涵養(yǎng),對人際關(guān)系的拿捏不到位,很容易弄巧成拙;有人說幽默感是一種睿智的展現(xiàn),建立在豐富的閱歷與成熟的人格上,但是三歲孩童也懂得幽默,有時候最簡單的幽默反而如清風拂面,令人欣喜。
英國人最擅長搞幽默,不管國慶節(jié)日還是運動比賽,大場子總要找個段子高手上臺幽默一下,而且都玩很大,但很少出差錯。不知道這種幽默的功力跟英國人的內(nèi)斂和陳府有沒有關(guān)系,高妙的幽默得下功夫琢磨,是門精致藝術(shù)。
既然是藝術(shù),當然高度依賴靈感的活動與表現(xiàn),而靈感常常需要潛意識參與,所以我們才總是在精神放松的時刻靈思泉涌。好了,潛意識活躍起來,你那些藏起來的傲慢與偏見通通現(xiàn)形,一個不小心說出口,還不算太糟,如果能從聽者神色的微妙變化中警覺,趕緊轉(zhuǎn)彎或彌補,也還好。但就有人開起玩笑不管不顧,人臉都綠了,還玩?zhèn)€不停,最后補句 “開玩笑的,別認真”,損了人還不許翻臉。
言語直率也好,辛辣幽默也罷,我認為重要的是意圖,意圖不軌還自以為是地用幽默感包裝,其實旁人早就一眼看穿。又或者口舌先行于思維,亂講一通不小心露出偏見,最難堪的還是自己。
人與人互動溝通,除了具體的話語之外,還包括語氣、神情、肢體動作,別人就算聽不懂你的言外之意,也看得出來,感覺得到,誰都不比誰聰明,還是老實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