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是不是感覺安心一點?
我也是。
感覺好有道理。幸福指數(shù)也瞬間直線上升。
既然結(jié)果那么篤定,的確是不需要擔(dān)心什么咯
就像好多人說的,既然到頭來一切成空,那我還擔(dān)心什么?我還努力個什么勁?
荒謬!
這只是自我安慰術(shù)!
雖然“凡人難逃一死”,但這生命的精彩并不在于這個結(jié)果,而是各種意想不到。
人生的無常詭譎才是這生命如此瑰麗的所在
有驚喜,有失落,有意外……
一億人有一億種生活
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生命旅程
承認(rèn)了這點之后,我們再看看這邏輯呢?
01
你覺得生活中有煩惱嗎?
答:沒有
先恭喜你,你肯定生活的很幸福,或者很豁達。
但很可怕的是,多數(shù)情況這卻是一種自以為是。
很多修行之人畢生的追求就是達到這樣的狀態(tài)
無煩惱纏心
而你,輕松的做到了。
可憑什么呢?
或者,我只是特別豁達,萬事不放心上,故而也不認(rèn)為有多少的煩惱
但這不代表沒有煩惱哦
很多的情況,那是自己麻木,感受不到煩惱;
或者冷漠,完全忽視了那些本應(yīng)該成為煩惱的細節(jié)
比如即將失業(yè),即將遭到淘汰,即將家庭劇變
現(xiàn)在的安逸,可能就代表著未來的艱辛
樂極生悲,居安思危,古人的智慧很深刻
02
答:有煩惱。且可以改變/無法改變
天吶,我怎么知道能否改變?
我如果能預(yù)知道結(jié)果,我的人生該有多么開掛?
我就做我能成功的事情就行了啊。
人生中,從未經(jīng)歷失敗,以后也肯定不會失敗
反正那樣咯
能改變的就努力,不能改變的就放一邊
這該多么輕松寫意?
所以,這話,就一個字:喪!
有句話很有道理:人生最痛苦的不是失敗,而是本可以
是的,當(dāng)年,我本可以……我本可以……
問題是,無數(shù)的本可以,無數(shù)的后悔,只因為當(dāng)年你的不努力
不要再拿無法改變什么的宿命論來作為自己不努力的借口了
蔡康永說,15歲的時候覺得游泳太難而放棄,當(dāng)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時,只能說,我不會耶。18歲的時候覺得英語難,放棄英文,有個好工作的時候只好放棄。
你現(xiàn)在的輕松,就是以后的放棄。
你的人生,會越走越窄。
你希望這樣嗎?
想要體味人生的寬度,就要有努力的深度
而努力的前提,是你的在乎。
擔(dān)憂,就是一種在乎的壓力。
所以,雞湯,少喝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