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最近搬家了,在家里工作了幾天。用我的超便攜小電腦 + 顯示器 + 鍵鼠的模式干了幾天的活兒,總感覺不太得勁。
說起這小電腦,壹號本 7寸 8G內存 8100Y 處理器,不到 4000 的價格,超級便攜加上酷睿 8 代處理器的性能,我非常喜歡。平時出個遠門帶著,有點啥事可以立馬處理。比如公司組織爬山活動,做運維的大哥們就不需要背著厚重的筆記本,一斤多點的小機器就足夠應付了。
放兩張小電腦的美照:
扯遠了回歸正題。現在我不考慮便攜性了,性能在加強一下,就換臺式機吧。
裝機預算
要想配一臺可以服役較長時間的機器,還要用得舒心,那么性能方面一定不能縮水。預算還是高一點為好。
先確定這臺電腦主要要干的活兒:前后端開發、流暢運行虛擬機、docker、跑 WSL Linux 子系統、快速打開 Windows 沙箱、偶爾的機器學習(需要 Nvidia 顯卡)。要高效的做這些工作,那么處理器,內存,磁盤都需要高性能才行,顯卡嘛,先配一個中等的吧。
這樣一考慮下來,預算就五千往上了。但是想想配置一臺性能好的機器,工作心情愉悅,還能用個好幾年,挺劃算的。
AMD Yes
CPU 我選擇了比較火熱的 AMD 銳龍 3700X (r7)7nm 8核16線程 3.6GHz 65W,價格兩千元出頭,網上測評也很多,性價比相當高。
為什么用選擇 AMD 平臺不用 Intel 處理器了?就是因為性價比高呀!如果你不是特別需要做 Intel 平臺相關的事情,現在切換到 AMD 平臺是相當明智的選擇。連 Linux 之父都換 AMD 平臺了,你還在等什么呢(大笑)。Linus Torvalds 切換到 AMD 處理器,15 年來首次不用 Intel。
In fact, the biggest excitement this week for me was just that I
upgraded my main machine, a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about 15 years, my
desktop isn't Intel-based. No, I didn't switch to ARM yet, but I'm now
rocking an AMD Threadripper 3970x. My 'allmodconfig' test builds are
now three times faster than they used to be, which doesn't matter so
much right now during the calming down period, but I will most
definitely notice the upgrade during the next merge window.
最終裝機單
最后綜合考慮,我選擇了如下的配置:
類型 | 名稱 | 價格 |
---|---|---|
CPU | AMD 銳龍 3700X | 2,149.00 |
內存 | 金士頓 駭客神條 32G 3200 | 979.00 |
顯卡 | 微星 GTX 1660 | 1,499.00 |
主板 | 技嘉 B550I AORUS PRO AX | 1,598.00 |
電源 | 全漢 MS600 600W | 609.00 |
機箱 | LIANLI 小犀牛TU150 | 859.00 |
機械硬盤 | 東芝 DT01ACA100 1TB | 259.00 |
固態硬盤 | 三星 NVMe 970 EVO Plus 500G | 699.00 |
散熱器 | 利民刺靈 AS120 | 109.00 |
合計 | 8,760.00 |
可以節省的地方
我比較中意體積小巧的機箱,選擇了迷你ITX類型的主板。
因為不是主流的板型,所以很多器件價格比同參數正常板型貴不少,選擇也少了很多。
如果選擇正常尺寸的主板,選擇多不說,還能便宜不少錢。購買 CPU 和 主板套裝也能再省一點。同樣便宜的機箱也會有很多選擇,電源也沒必要用 sfx 電源,又能省下一筆。
這樣算下來可以再節省一兩千吧。如果對顯卡性能沒有要求,也可以看看帶核顯的處理器,把預算壓到五千以內應該沒問題。
顯示器也很重要
光有一臺性能強勁的主機,對于提升生產力還是不夠的。還需要顯示器,鍵盤,鼠標配合。鍵盤鼠標這不必多說,相信大家都有趁手的兵器了。顯示器方面我選擇了 戴爾 D2720DS。
我個人不喜歡光面和曲面屏,正常就好。尺寸方面 27 寸就差不多了,太大或者太小都會影響效率。
再就是分辨率也不要太高,1080p 的落后了,那就上 2k,4k 沒必要。
另外刷新幀率,色彩范圍等參數我也不是很注重。
顯示器易用性上至少要支持升降旋轉。還有不要外掛電源那種,拖一屁股累贅。也不要觸摸按鈕,我更喜歡物理按鈕一點。
因此我選擇了這款 戴爾 D2720DS 顯示器。
這款顯示器比較呆,沒有那么多智能功能和情景模式,于是我寫了個 定時任務自動調整顯示器亮度,算是用腳本彌補了這一塊功能。這幾天使用下來還是相當滿意的。
小插曲
經過一番辛勤的裝機工作,然后接上電源,接著按下電源鍵,顯示器主板一次性點亮成功,成就滿滿。
裝上系統,美滋滋地跑分測速,40多萬的娛樂大師分數也讓人心潮澎湃。
然而好景不長,第二天早上起來再開機,主板就點不亮了。用排除法測試出兩條內存條中的一條有毛病,插上它主板就點不亮。聯系客服退貨重新買(換貨流程就長了,狗東重新買當天就到),裝上解決,算是松了一口氣。
現在機器連續運行了一兩天,很穩定。可能是運氣不好吧,終生保固的內存條故障被我趕上了。
結尾
現在這臺機器性能我很滿意,流暢得一逼,之前需要 30 多秒才能完成的編譯任務,現在只需要 5 秒就能完成,生產力提升杠杠的!一個好的機器可以提升效率,提升工作愉悅度,非常好。
另外這兩年 AMD 也咸魚翻身,不再是前幾年那種裝機都不考慮的情況了。歡迎大家加入 AMD 陣營,倒逼 Intel 不要再擠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