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是真正在奮斗——論如何分清“瞎忙”和“奮斗”

讀研以來,我的生活只能用“忙忙忙”來形容。去年來北京半年,連故宮都沒有去過,每天生活就充斥著老師的項目、老師的論文、老師的雜事。直到后來一位臺灣的朋友來北京,自己也終于受不住了,出去玩了幾天。在這期間,認識了一個新朋友,他說,他未來想去時尚圈混,給雜志拍大片,所以現在來北京進修攝影。然后我說,我未來想做管理咨詢。突然之間,我就說不下去了,這半年來,我又為了這個目標做了什么呢?

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目標清晰的人。剛開始半年的忙碌生活以及似乎在奮斗的感覺,讓我覺得,自己在努力。然而回想起來也是有些可笑的。這個學期,生活重新開始,以此文讓自己不忘初心,也愿你不忘夢想。

關于如何分清“瞎忙”和“奮斗”

首先,需要一個生活目標。

不管你的目標是北京的一套房,還是成為怎樣的大人物。首先,你得有個目標。有了這個目標,你才能決定自己前進的方向。如果沒有的話,我只能說“瞎忙”也比“無聊”好,然后空閑之余思考一下自己喜歡的事物吧。

其次,找到生活主線,分清主次

在有了明確的目標之后,就可以找到與之相關的事情,進而能夠規劃出自己生活的主線。以我自己舉例,我的目標是進入管理咨詢公司(國外的),那么與之相關的事情(英語學習、CPA考試、外企實習經歷等)就組成了我生活應該有的主線。

將事情分類

然而生活是并不允許你想干嘛就干嘛的,要不然這就不是生活了。除了這些我想做的事情以外,為了畢業,我還必須發論文,必須幫導師干活兒。將這些事情分類,你大概就明白你一天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哪里了,也可以明白自己是在“瞎忙”還是“奮斗”了。


我的事情分類

每個人對事情的定義不同,以上僅為我的事情的簡單分類示例。建議大家多投資在重要的事情上,尤其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這些事情很容易被緊急事件占用時間。

分清之后,然后呢

有一句話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那么面對多樣的生活,我們應該如何擁抱變化呢?

碎片化時間

因為我導師的事情實在是多,在這里就不一一說明了。我學習英語每天的時間應該是要在3小時以上的。沒有辦法有完整的時間段,而且對我來說,完整時間段的效果也不一定特別好。因此我一般都會利用早上工作前一小時、晚飯之后一小時以及睡前一小時,分別去練習英語聽力、口語以及原文閱讀。碎片化之后,可以利用的時間變得多起來了。

將不重要的事情變為重要

其實生活中的事情是否重要是很難確定的。有的瑣事也可能成為改變你生活的原因。比如同樣是幫老員工訂餐,你可以就呆呆地訂餐,進行體力勞動。也可以記住老員工的喜好,每次幫他們訂餐時聊兩句,這也可以成為你和他們打交道的一個好方法。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該說的要說

還有一個情況是,你與我一樣,遇到了一個壓榨人的BOSS。她幾乎不給你時間去做那些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我的經驗是要交流,要反抗。如果你不說,不反抗,他們就會覺得你還受得住。之前我和小伙伴就是被逼得沒辦法,一個月無休的情況下,和導師反應了情況,最近她的態度就好多了。雖然也有可能會反復??墒?,說總比不說好,該要的權力還是要的。

愿追夢的路上,愿你可以笑著跑完

之前遇到一位長者說的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你休息也是一天,走也是一天,跑也是一天,為什么不跑起來呢?”。

以此共勉,愿你我都可在奮斗路上笑出聲來。


圖轉自lofter,見logo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