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段時間,因為工作關系,我認識了一位部經(jīng)理。
站在臺上,他風趣幽默、談笑風生,但又不失成熟穩(wěn)重。30多歲的他,月薪五萬,事業(yè)有成,家庭幸福。他溫和謙遜一笑,讓無數(shù)少女為之心花怒放、浮想聯(lián)翩。像這樣開著豪車、住著好房的男人,被別人視為成功人士那是肯定的。
在一來二去地互動中,我和他漸漸熟絡起來。有一次,我在和他微信聊天,看到我對他的贊美之詞時,他的一句話讓我有點驚訝。
他說:“其實我挺自卑,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帥氣。”
看到這句話,我的心里泛起了一片漣漪。天吶,這么優(yōu)秀、事業(yè)有成的人也會感到自卑!在我眼里,他那么風光無限,該很自信才是啊!
我突然間想起在大學里認識的一位學姐。她不光學習成績好,而且人長得十分漂亮,膚白貌美大長腿,妝容精致,長發(fā)披肩,眉宇間流露出女性的靈動之美。走在人群中,她總是一眼就能被人發(fā)現(xiàn)。再加上氣質出眾,追求者無數(shù),羨煞旁人。
這樣一個“女神”級的人物是多少女孩夢寐以求的,我也不例外,也曾幻想著有她那樣姣好的容貌和被眾多男生所仰慕。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尤物”,她曾告訴過我一個秘密,讓我大跌眼鏡。她說:“你們看到的都是我想展示給大家的一面,我自卑的一面卻隱藏起來了。因為自卑,所以我想盡可能得表現(xiàn)出完美,這樣你們才會喜歡我……”
如果她不說出來,我以為她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那樣,永遠那么驕傲、那么自信。
隨著自己步入社會,認識了越來越多的人以后,我發(fā)現(xiàn)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伴隨著自卑。自卑就像野蠻生長的雜草一樣,拔也拔不掉。自卑也像一根刺,深扎于每個人的心底,時不時得會刺痛你。
二
說起自卑,我的記憶又被拉回到童年,那個像噩夢一樣、躲之不及的童年。
如果說童年是有色彩的,那么我的童年一定是灰色的,因為我整個童年都是籠罩在“自卑”之下的。孤單、抑郁、怕被嘲笑是我童年時期的代名詞。
在同學、老師眼里我仿佛是個“異類”。因為自卑,同學們的一句玩笑話我會誤認為是嘲笑,本能的自我保護讓我一直與同學們的關系處于緊張狀態(tài)。為了避免引起口角,我開始隱藏自己。在課堂上,我從不舉手發(fā)言;下課了,我盡量減少與同學的接觸,甚至面對同桌,我都寡言少語。長此以往,我的性格越來越孤僻,與周圍環(huán)境越來越格格不入,我就變成了“不正常”的人。
也許是孤單久了,我很渴望自己也能有一起玩樂的伙伴。為了顯示自己是“正常”的,為了和同學間有話題聊,我花費了好長時間省吃儉用攢下一點零花錢,買下自己認為“高逼格”的玩具,以此來吸引大家的注意,讓他們能和我做朋友。可是只有自己知道,我千方百計得“討好”他們是由于內(nèi)心的自卑,怕被人瞧不起。而靠“討好”獲得的友誼也只是曇花一現(xiàn)。
上初中那會兒,連開家長會我都想找個理由逃避。我的家庭條件很差,父母都是很普通的打工者。再加上他們沒有文化,只能靠體力勞動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那個時候,我不敢對他們提出更多的要求,即使很想跟風去買一樣物品。我的家庭貧寒,與富人家庭相比懸殊過大。在這樣的窮苦環(huán)境中長大,我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且從不對同學們講起我的家庭、我的父母,因為內(nèi)心深處的自卑,我很怕同學們會嘲笑我的父母。
……
我永遠無法忘記:那些年,讓我刻骨銘心的自卑啊!
三
我多想把自卑這棵雜草,從我心里連根拔起。于是,為了治愈自己,我走上了通過學習心理學來拯救自己的道路。
為了了解自卑,我看了很多相關書籍。
據(jù)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孩子在6歲前與父母的關系逐漸會內(nèi)化成自己的“內(nèi)在關系模式”,即“內(nèi)在的父母”和“內(nèi)在的小孩”。通俗來講,我們與他人的互動,其實是我們“內(nèi)在關系模式”的向外投射。
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心里都住著一個“內(nèi)在的父母”和一個“內(nèi)在的小孩”,我們是怎么對待他人的取決于“內(nèi)在的父母”如何對待“內(nèi)在的小孩”。
若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能夠給予他足夠多的愛,那么他從小就會認為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是被人接納的,他就會表現(xiàn)出自信。
相反,若孩子從小在缺愛甚至在遭受父母虐待環(huán)境中長大,那么他從小就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不受歡迎的,他對外的表現(xiàn)就是自卑的。
原來,“自卑”是來源于內(nèi)心深處沒有被“滿足的愛”。
當我知道自卑的“真相”之后,我回憶了下兒時與父母相處的點點滴滴。
的確是這樣的啊!在我印象中,父母很少給我擁抱,給我安慰。在我受到委屈時,我多么希望他們能抱抱我,可是他們卻認為我無理取鬧。我的哭泣并沒有贏得他們的同情心,他們往往對我置之不理。時間長了,我發(fā)現(xiàn)我已經(jīng)失去通過哭泣來傾訴委屈的能力了,因為過去的記憶告訴我:哭泣是沒有用的。
小時候的我也沒得到父母的認可。當我取得好成績拿著滿分考卷,滿懷期待得走到他們跟前想得到他們的贊賞和認可時,得到的卻是他們的挑剔和責備。我知道他們怕我驕傲,但是我畢竟是個孩子,那時候我真的很希望他們能夸獎我、鼓勵我。
當我知道我的自卑是與從小父母對待我的方式有關時,我仿佛釋然了。因為我明白,并不是自己不夠好,而是父母的教育方式錯了,才導致自己不夠自信。
我逐漸放下父母對我造成的傷痛,一點點得與“自卑”和解。
四
因為自卑,因為渴望想讓自己更好,我嘗試做些改變。
從去年五月份開始,我給自己制訂了讀書計劃。每周至少讀一本書,并對重點內(nèi)容摘抄在筆記本上。截止到2016年底,我看了大概40多本書,寫了2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
通過看書,我逐漸治愈了自己。在閱讀的過程中,因為間接得參與了作者的生命體驗,因此多了份從容,少了些戾氣。通過讀書,我也能夠看到更大的世界,而不再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感到煩惱。
雖然很多書的內(nèi)容已不記得,但是它們逐漸化作養(yǎng)分滋養(yǎng)著我的靈魂,讓我的內(nèi)心逐漸強大。就像吃過的食物一樣,它逐漸成為我們身體的骨頭和血肉。
而如今,看書早已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需要靠所謂的堅持,它已經(jīng)成為如同吃飯呼吸一樣很自然的事情了。
我做的第二個嘗試是寫作。
2016年7月份我加入了一個寫作群,剛開始的目地只是為了讓自己成長。
雖然目前我仍然是個寫作新手,寫作技巧仍需打磨,但是在寫作中,我逐漸認清了自己,寫作也讓我與真實的自己越來越近。因為,寫作其實就是與自己對話的過程。作為作者,我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有什么不開心的或者困惑的事情發(fā)生,通過寫作就可以幫我把抑郁的心情一掃而光,并且?guī)臀抑匦抡业椒较颍崂硭悸贰?/b>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jīng)寫了7萬多字,字數(shù)并不多,但是也有幾篇文章上了首頁,被很多伙伴點贊、評論或者轉發(fā)。看到自己的寫作能力漸漸被人認可,我的心情激動得難以言喻,甚至會開心得失眠。
我做的第三個嘗試是健身。
如果說寫作是與自己的心靈對話,那么健身一定是與自己的身體對話。
工作之后,由于熬夜、壓力大,身體出現(xiàn)了種種不適。脾胃虛弱、四肢乏力,食欲減弱,這些都在影響我的工作效率。為了培養(yǎng)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將運動中的一些良好品質(如:堅持、耐力、專注)延伸到工作中去,我毅然決然得選擇健身。
為了通過健身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我請了私教幫助我訓練。在教練的協(xié)助下,再加上我自身刻苦的訓練,我改善了自己消化不良、瘦弱的體質,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我的體重增加了5斤。不光是身體的消化吸收能力、新陳代謝能力增強了,而且還提高了我的睡眠質量,能讓我達到深睡眠的狀態(tài)。
通過健身,身體會分泌出多巴胺,這讓我每天都非常快樂,而且精力充沛,也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看到自己的形體一天天變好,我也比之前更加自信,對未來更是充滿希望,這都離不開運動對我的影響。
五
正是由于自卑,才促使我通過讀書、寫作、健身來使自己變得更加美好。
因為自卑,我學會了獨處。晚上6點下班之后,就是我的獨處時間。在獨處的時候,我可以心無旁騖、安安靜靜得去做自己,去專注于提升自己。我不再去討好任何一個人,不再渴望從別人那里獲得認同感。
因為自卑,我逐漸埋頭于自己的興趣愛好,細細得打磨自己。不論是讀書、寫作還是健身,我都把它們當成一個藝術品一樣得去仔細雕琢,力求做到更好,一點點接近理想中的自己。
因為自卑,讓我有更強的上進心。不論是上臺發(fā)言還是主持早會,我都積極踴躍參與。在參與中,同事們逐漸發(fā)現(xiàn)了我的表達能力不錯,我還獲得了“才女”這一殊榮。
直到現(xiàn)在,我吸引來越來越多優(yōu)秀的人,他們和我擁有相似的價值觀,有共通的興趣愛好。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夸我有思想,有氣質,長得漂亮。總之,通過努力,我獲得了更多的認可。
在生活中我也看到很多人,因為自卑,他們努力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強大,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現(xiàn)在,我依然自卑。每當看到比我貌美、比我有錢的人,我心里仍然是有些自卑的。
可是,那又有什么關系呢?
推動我變得更好的,也正是因為“自卑”啊!
我是充滿煙火氣的女王,一個倡導獨立自主的女性,“以女王之心經(jīng)營生活,以匠人之心對待工作”是我的追求,感謝遇見!
轉發(fā)是喜歡,打賞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