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兩個星期總算斷斷續續把《激變玄武門》這部紀錄片看完了。起初想看看這段歷史的原因很簡單,三胖把哥哥干掉了,這讓我聯想到,我們中國歷史上也有這樣一位皇帝,踩著哥哥的尸體上位。
他就是唐太宗。
從小學的歷史課本上,我看到的唐太宗是一位雄韜偉略的明君,崇拜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直到我“不小心”讀到了玄武門之變這段歷史,對他的好感簡直從天堂跌落到地獄,唐太宗居然為了奪取皇位,殺死自己的兩個親兄弟。
即使唐太宗當得起千古一帝這個稱號,締造了貞觀之治,開創了大唐盛世,但他的黑歷史永遠沒辦法抹掉。
從人倫的角度來看,唐太宗簡直是失惡不赦。但從政治的角度來講,唐太宗必須得這么做,否則他永遠當不了皇帝。怪只怪他比哥哥晚生了十年,縱使他再英明神武,皇位也注定與他無緣。
玄武門之變這段歷史究竟是怎么樣呢?李世民真的是被逼的嗎?在這場政治的博弈中孰是孰非?
我們沒有辦法穿越回那個時代,也無法完全還原這段歷史。而這部紀錄片也恰恰明白這一點,對《資治通鑒》《新唐書》《舊唐書》的相關記載進行了場景模擬,盡量做到不偏袒勝利者李世民,也不丑化失敗者李建成,以一種較為辯證客觀的方式讓觀眾重新了解這段歷史。
這部紀錄片的拍照團隊來自山影,大氣的布景凸顯出皇家貴氣,演員的選角也十分良心,雖然顏值不夠高,但演技都夠硬。李淵的糾結無奈、李建成死前的驚愕、李世民痛下殺手的狠絕……這些演員的眼神戲和微表情耐人尋味。有些鏡頭特地以版畫的形式來表現,新穎而不突兀。
教授的評點也相當到位。
正因為位子來得“不正”,唐太宗才會勵精圖治,試圖通過自己的政績抵消玄武門之變對他的負面影響。也正是這份原罪意識,讓李世民永懷內疚之心,兢兢業業。類似的皇帝還有朱棣、雍正。
蒙曼教授的點評也十分在理,本來最有可能阻止玄武門之變的便是李淵,李世民既然功高蓋主,那么在他的勢力開始膨脹的時候,就應該及時扼殺,這樣他就沒有辦法與太子分庭抗禮;要么他就應該果決一點,立能者為先,直接立李世民為太子。但他在這件事情的處置上卻相當猶豫不決,讓兩個兒子的斗爭越來越白熱化,最終導致了家門不幸。
想看的,B站就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