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跨越鴻溝》精讀

滿足需求的創新分為兩種:

  • 不連續性創新:需要改變用戶一貫的行為模式
  • 連續性創新:產品的正常升級

普適的用戶群劃分:

  • 創新者
  • 早期采用者
  • 早期大眾
  • 后期大眾
  • 落后者

創新者(技術狂熱者):
積極追隨于各種新技術產品之后,科技是他們生活中的最大樂趣,不在意這些東西能提供什么價值。

早期采用者(有遠見者):
欣賞新技術,在新產品生命周期的早期接受,能夠發現產品的價值,不需要其他人的參考意見,但需要產品本身能夠滿足一些基本需求,并有潛力發揮更大的作用。

早期大眾(實用主義者):
約占全部用戶群的三分之一,希望得到其他人的參考性意見,擁有強烈的實用性想法,傾向于使用市場中的主流產品,需要產品提供更優秀解決的方案。

后期大眾(保守主義者):
同樣占全部用戶群的三分之一,不樂意學習新東西,等到既定標準形成,學習成本足夠低,預期使用后能夠得到足夠支持之后,才會選擇使用。

落后者(懷疑主義者):
對新技術沒有興趣,無意識的使用產品,認為產品的承諾大多無法實現。

第一個裂縫(小):
第一個裂縫存在于創新者和早期采用者之間,有的技術往往不能找到使用場景。

第二個裂縫(?。?/strong>
第二個裂縫存在于早期大眾和后期大眾之間,早期大眾愿意通過必要的學習使自己熟練使用產品,而晚期大眾卻并非如此,只有產品擁有足夠低的學習成本,才能夠向后期大眾過渡。

第三個裂縫(大):
第三個裂縫要可怕得多,存在于早期采用者和早期大眾之間,早期采用者相信產品的潛力,包容產品中存在的小瑕疵,而對早期大眾來講,他們傾向于選擇市場的主流產品,而且能驅使他們的,就只有實實在在的效率改進。

跨過這道裂縫的關鍵,在于:選擇正確的細分市場,盡快成為這個市場的主流,成為行業標準,成為小池塘里的大魚。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