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給兒女的一生忠告》給我的啟示

2006年6月,世界第二大富翁、被譽為股神的美國著名投資家沃倫?巴菲特,宣布捐出370億美元投向慈善事業,這些財富約占其私人財富的85%。當時《紐約時報》的一位記者問他:“您把大部分財富都捐了出去,您給兒女留下什么呢?”。巴菲特說:“我已經把最珍貴的財富留給了我的兒女啊!”。

“活著快樂最重要,億萬財富不會給人能力和成長,反而會消你的激情和理想,從一定意義上講,金錢只是一串無意義的數字,只有擁有樂觀自信,勇敢勤于思考的性格,才能收獲快樂而豐富的人生,因此可以說我已經把最珍貴的財富都贈送給了我的兒女們。我今天取得這樣的成績,很大程度上應是因為我勤于思考,總結了一些規律,所以我經常告誡兒女們要有思考的習慣,并在勤于思考中學會善于思考。”

巴菲特給兒女的生忠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做獨一無二的自己。他告訴孩子,你的人生由你打造,職位、地位或財富、潛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出自己的風采,活得開心快樂。在他的教育理念之下,他的大女兒成了一位投身教育事業的家庭主婦,長子霍華德經營著一家農場并兼職做攝影師,而小兒子彼得則選擇了音樂之路,他們沒有一個人子承父業進軍金融業,繼續“股神”的傳奇,他們都過得很開心,獲得了自己的幸福人生。

人生是自己的選擇,應該選擇去自己要去的地方,而不是自己現在所在的地方。

從事我們真正感興趣的事,才是人生正確的開啟方式。也許你的興趣所在,不能帶給你顯赫的地位,殷實的收入,但它能讓你快樂。

生命很短暫我們工作奮斗,正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能夠把自己的才華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如果把金錢當做唯一的指標,這樣的生活是乏味而缺乏激情的。所以我們選擇自己崇尚的工作,而非看重的是工作給我們帶來的報酬和價值。

獨立是人成長的最高境界。父母是孩子們的引路人,而不是保姆,父母不可能保護你一輩子,終有一天父母會老去,而孩子們又會成為新的父輩,這是時代的傳承,歷史的規律。

孩子只有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取得成功,才是真正的滿足和幸福。巴菲特的女兒 susie認為每個人的自身就像是一個充滿能量亟待爆發的小宇宙,倘若連最基本的自理自立能力都沒有,那么就無法實現自我獨立,也就無法讓自己的能量適時爆發。

巴菲特到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演講時,有學生請他談一談他的致富之道,巴菲特回答說:“習慣就是力量,習慣的鏈條在重到斷裂之前,他輕的難以覺察。”

他認為不會獨立思考被自己習慣或社會陋習左右的人是不值得尊敬的,真正的領導者一定是陳規陋習的粉碎者,一個不會獨立思考的人,沒有自己想法的人,無論多么有才干,都只是一個追隨者,而不是領導者。那些為人類文明的進步開辟新路的人,也歷來都是臣服慣例的粉碎者,他們相信自己的觀點,獨立思考,不怕被孤立,他們有勇氣涉足尚無人跡的荒野,也敢于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立你才可能走得更遠。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要有一種敢于冒險的精神,學會獨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你才能發揮自己的潛力,壯大自己的實力。

同時,機遇也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巴菲特在給孩子們提供職業參考時。他說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行業,比為了賺錢而投入一個無法激發你熱情的行業,要有意義的多。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個行業都有前途,都能創造自己獨有的價值。因此我們選擇職業時,首先要考慮自己是否真的感興趣。

如果我們單純靠碰運氣,我們的人生之路往往一無所獲,人的夢想就像播種在人生這塊田地之上的一粒種子,成功收獲都需要我們持續耕耘,需要我們不斷揮灑辛勤的汗水。要實現心中的夢想,就一定要時時夯實奮斗的足跡。絕不是靠碰運氣能成就的。

巴菲特認為細節決定成敗。無數的經驗證明,唯有細節才能讓人更出眾,大量成功和失敗的企業案例都證明我們不缺乏雄才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

巴菲特給兒女的處事忠告,他告誡兒女儲存知識就是儲存黃金。一定要注重學習,要在學習中不斷查漏補缺,一旦停止學習,整個世界將從你身旁呼嘯而過。知識就是財富,這也是一個人唯一能談得上擁有的東西,因為他實實在在地刻在你的腦海里,誰也拿不走。

他還教給孩子們,朋友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伙伴。人們常說知音難遇,真正的友誼非常難得,一旦被你遇到,請千萬不要錯過,友誼不僅能使人有心靈的寄托,更能化解心中的陰影。

人一生中,很難學會拒絕,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學會說不”是人的必備技能。巴菲特告訴她的孩子們:“我有一個內部得分牌,如果我做了某些其他人不喜歡,但自我感覺良好的事我會很高興,如果其他人稱贊我做過的事,但我自己卻不滿意,我會不高興。”

人的一生有多少次選擇,就會有多少次拒絕,拒絕是一種藝術,他讓我們在善待自己的同時也善待了別人,每個人面對的人生都不同,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事情也不盡相同,沒有誰可以幫另外一個人一輩子,即便是自己的父母也有老去的時候,你的路始終是你自己在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巴菲特認為金錢能夠儲蓄,而時間不能夠儲蓄,金錢可以從別人那里借,而時間不可能借取,人生這個銀行里還剩下多少時間也無從知道,因此時間顯得更為重要,零星的時間也是同樣由分秒構成的,所以我們要善于使用零碎的時間來做有意義的事情,分秒必爭。

巴菲特給給兒女的性格忠告中,微笑是一種微妙的砝碼。微笑作為一種表情,它不僅是形象的外在表現,也常常反映著人的內在精神狀態,一個奮發進取樂觀向上的人,一個對本職工作充滿熱情的人,總是微笑著走向生活,走向社會,在交際中微笑的魅力是無窮的,他就像巨大的磁鐵芯片一樣吸引著你周圍的人。

你在微笑的時候,任何的不愉快或不自然的感覺,都會在心中趨向靜止和平衡,向別人微笑時,你是在以一種巧妙而高尚的方式向別人袒露你喜歡的心計,他會理解你的意思,而加倍喜歡你微笑的習慣,帶給你的是完美的個人形象和愉快的生活環境。

與微笑的傳達效果截然相反的抱怨,抱怨是一種惡習,越抱怨越退步。宇宙就像一張快樂的信用卡,你可以無限制的從中提取快樂的感覺,而且當下預支的快樂,并不會減少以后的快樂,這個快樂的信用卡是永遠預支不完的。也不用事先儲存。

我們要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看問題,我們沒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但是卻必須學會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也就是說換位思考,如果我們不了解對方的立場、感受和想法,我們便無法正確的思考與回應。

寬容是人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藝術。一個人學會了寬容,心靈就會變得豐盈,要成為一個生活的強者,就應該豁達大度,笑對人生。

人的管理最高境界就是管理自己,領導力不用事必躬親,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實行信任原則,管理要借力而行。要將高效認定為自己的習慣,果斷行事才能把握住機會,效率是通往成功的捷徑,勤奮不等于高效,要始終保持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為人生100%負責。

在財富方面,要學會拒絕不良消費習慣,生活中減少預支,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生活,不攀比不透支量入為出,合理消費。

這就是巴菲特給兒女的一生忠告,道理雖淺顯易懂,但堅持下來并不容易!只有我們自己不斷去踐行,才能起到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期待你看到這篇感悟以后,能跟我一起來踐行!我是宇宙公民高效閱讀蛻變營12期學員kathy婷,閱讀改變人生,歡迎你的加入,用閱讀點亮我們的人生。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