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景公復立趙氏,立趙武為趙氏的首領,因為當時他還年幼,所以沒有繼承父親的卿位。趙文子,名武,是趙莊子的兒子,趙宣子的孫子,趙成子的重孫,是他使趙氏得到中興。《趙氏孤兒》就是他的故事,正因為這個故事,讓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也使他在歷史上的知名度高于他的先祖和后人。
《趙氏孤兒》中說:晉國司寇屠岸賈本來是晉靈公的寵臣,晉靈公被殺之后,他沒有受到波及。前597年,屠岸賈誣陷趙氏,殺死趙氏一族。當時趙莊姬懷孕,住在下宮,屠岸賈為絕后患,派人圍住下宮,并下令說:如果趙莊姬生下男孩,就把孩子殺死。趙莊姬生下一個男孩,把他放在自己的褲子里帶出去,祈禱說:如果上天不絕你,你就不要發出聲音。果然沒有發出聲音。趙莊姬擔心屠岸賈遲早要知道,就把孩子交給對趙氏忠心耿耿的程嬰,并在孩子衣服上寫了一個“武”字。程嬰與趙氏的門客公孫杵臼合議,商量計策:程嬰假裝去向屠岸賈告密,說發現了趙武的藏身之處,最后公孫杵臼和程嬰的孩子都被殺死,而程嬰則帶著趙武隱居起來。
15年后,即前583年,程嬰找到韓厥,韓厥深受趙氏的恩惠,愿意幫助趙氏。當時晉景公大病,韓厥說這是晉國的先烈們的靈魂沒有得到安息才會這樣的,韓厥又趁機告訴景公趙武的事情,于是景公便殺掉了屠岸賈,復立了趙武。趙氏復立之后,程嬰自殺身亡,趙武為他服喪三年,并立祠供奉。“趙氏孤兒”是中國古代忠義思想的典范。
趙武相貌偉岸,舉止合乎禮法,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謙卑的聆聽長輩的教誨,很受韓獻子、范文子的器重。前573年,欒書、中行偃弒殺厲公,從洛邑迎回了公子周,這就是晉悼公。悼公雖然只有十五歲,到胸有大志,希望能革除舊弊,所以大力的提拔新人,趙武在新軍中任職,重新獲得了卿位。
前555年,中軍元帥荀偃因為齊國高厚逃盟的事,親自帥軍討伐齊國,在覃大敗齊軍。又派趙武和韓起攻打齊國高氏的盧邑,因為兩人都不是統兵的戰將,盧邑又是高氏封邑也已經百余年的緣故,糧多城高,人心也很順從,所以久攻不下。最后只好繞過盧邑攻打臨淄,齊靈公被迫屈服,只好殺了高厚。
前548年,趙武接替故去的士匄,擔任中軍元帥。這是趙氏第二位執政的宗主,距離趙宣子去世,趙氏失去執政地位已經半個多世紀了!
春秋時期,戰爭貧仍,大國在戰爭中被消耗,小國在夾縫中求生存,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都想有一個想對和平的外在環境。宋國的向戍利用自己與晉國、楚國的良好關系,在兩國之間奔走。前546年,晉國和楚國同意和好,準備在宋國“弭兵”,許多國家都去了,中軍元帥趙武與太傅叔向代表晉國,楚國令尹子木和王子黑肱代表楚國,雙方歃血為盟,又因晉楚的坐次問題提出異議,最后趙武聽從叔向的建議讓楚國排在晉國的前面。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向戍弭兵”,趙文子修行文德,廢棄戰爭,給各國帶來和平。雖然各國的貢賦加重了,但是自此以后,各國不再擔心被侵犯,人民也可以安居下來。“弭兵”之后,直至范獻子時,四十多年中原各國都沒有大的戰事。
前545年,吳國的延陵季子季扎來到晉國,對叔向說:晉國的大權最后恐怕要落到趙孟、韓起、魏舒三家的手上了。
前543年,楚國的令尹子木去世,趙武曾派人前去楚國悼念他。
前541年,趙武去世,謚號“文”。先前,秦國的后子嬴鍼來到晉國避難,看到趙武嘆息自己“年華不永”,在宴請后子時,突然流淚。后子看到后,說:趙孟恐怕快要死了,一個人在開心的時候突然流淚,不是一件吉利的事情。果然,不久趙武就去世了。
趙文子立于趙氏衰頹之際,競能做到執政,實屬不易。傳說,趙宣子在世的時候請人占卜,說趙氏將會滅亡,但是還會復立。這恐怕是后人的附和之詞而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