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筆,對于現代人來說,已經是小眾辦公用品了。在職場的人員中,用鋼筆的都極少,屈指可數。但鋼筆作為一個有長久歷史的文具,卻并沒有消失在時代的潮流中,反而更加有價值了。
不知現在的學生們,用鋼筆的多不多,學校有沒有要求用鋼筆。80后的我,上小學中學時經常用鋼筆,鋼筆是我的常用文具,所以我對鋼筆有很深的感情。
可能是因為我父親也是用鋼筆,所以在我上學的時候,父親就給了鋼筆我用。我那時就擁有過好幾支鋼筆。當時對于鋼筆牌子沒什么認識,記憶中好像也有支派克,因為派克筆的經典樣式從來沒變過,辯識度很高。似乎也知道永生、英雄這些國產牌子。
在我擁有的鋼筆中,我記得有過一支金色,全筆身有小凹點的鋼筆,很特別,是我私自拿爸爸的。當時看到可喜歡了,開心了好久。還有過一支只有手食指這么長的珍袖鋼筆,與眾不同,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老款式的鋼筆,吸墨器是不可拆式的,里面是根軟的塑料管,外面套著硬套,中間有個可以按下去的地方,通過壓迫軟管再放松來吸取墨水,但這也是很難一下子吸滿的。我有個技巧,吸完一次后,把鋼筆倒過來,輕輕地彈彈吸墨管,按下去,把空氣排出來,然后把鋼筆再倒過來放進墨水瓶再吸一次,這樣操作一兩次后,吸墨管里就比較滿墨水了。
小時候我還拆過筆尖。以前的墨水,鋼筆如果久不用,墨水會在筆頭上結成塊,我就拆開來洗,常常弄得手上都是墨水。用過的鋼筆,有明尖和暗尖之分,明尖的好拆,用紙巾或軟的布包著筆尖,用手捏住,小心地拔出來。明尖的就很容易拔出來,暗尖的就不好拔了。如果沒經驗的,換筆尖時一定要小心,不然很容易損壞筆尖。
鋼筆的筆尖是鋼筆的重中之重,最關鍵的部位。記得以前曾經不小心摔過鋼筆,筆尖被摔過后,就不好寫了,還會刮紙,這支鋼筆算是廢了。除非換筆尖。
鋼筆的明尖和暗尖說法,我也是最近才知道,以前根本不知道這種說法,更別說有0.38、0.5、1.0筆尖的區分了。以前的鋼筆知識相當缺乏,不像現在有網絡可以查詢,任何知識都可以通過網絡查得到。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就不用鋼筆了,應該是從大學開始吧,一直到工作這么多年了,也從來沒想過用鋼筆,畢竟現在的圓珠筆、晨光筆等用起來是如此的方便,用完一支就換一支,或換筆芯。而鋼筆就麻煩多了,裝墨水不便利,常常會弄得手都是墨水。
有一天,我偶然想起讀書時對鋼筆的情懷,忽然間,我渴望重新拾起這種情懷,用鋼筆來作為書寫,練一練字。于是在某寶上猛搜。一開始搜出來的,都是派克之類的名牌,我一看嚇一跳,鋼筆都這么貴?最便宜都得一百多,一般也要好幾百,我心想,鋼筆我都買不起了啊,我記憶中以前的鋼筆只是十幾塊錢而已,現在給我的心理價位,應該是幾十塊之內吧,怎么會一下子都要幾百塊呢?!
隨著慢慢的認識和了解,發現原來只是派克等一些國外品牌的鋼筆貴,而很多國產的鋼筆還是很大眾化的,于是機緣巧合下,知道了另一個國產牌子(名字就不寫出來了,免得有打廣告的嫌疑),名字挺洋化的,在買了第一支這牌子下的鋼筆后,就一發不可收拾了,漸漸地買了好幾支,各種筆尖都有,狠狠地彌補了對鋼筆那特殊的情懷。
擁有了各種筆尖的鋼筆后,觸發了我的行為沖動就是練字,于是再在網上買了字貼,開始了練字之旅。
有個遺憾就是以前不懂得需要練字,希望從現在起,能把練字堅持下去,不辜負這種鋼筆的情懷,也不辜負我買的這么多支的鋼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