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世界證明,不如向自己證明

(文/盒飯君)

圖片發自/夏唯熙



不知道你有沒有那樣的感覺:內心深處很渴望得到認同,努力拼命,努力做很多事情,卻發現這個世界對自己的回應并不清晰。拼了太久,努力了太久,難免疑慮難免彷徨,甚至還可能自我懷疑,覺得自己做事兒的方式不對,或者根本就選錯了一條路。

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做了網站編輯。本以為不管怎樣,都是在向著自己渴望的方向努力著。可實際,網站內部偏重銷售,幾乎全員銷售,就連網站編輯和后臺的存在都是為銷售服務,絕對的功利,編輯、記者寫的文章全是軟文,為收益服務。

我是中文專業畢業,心底還有那么一點兒對文學的熱情,雖然畢業的時候已經遭遇了文學坍塌的現實,可我依舊愿意為最初的夢想去做些嘗試,不愿意把自己的人生陷在這軟文廣告的泥沼里。

恰好這時候,我遇到一位大學時的老師。在大學的時候,他的課我拿到了最高分,也是大學四年我個人的最高成績。那位老師在一家公司擔任職務,從他那里,我得到了公司招聘的信息,便投簡歷,一層層面試,獲得了一個編輯職位,也就是我現在任職的公司。

大家都討厭這個人情涼薄的社會里,充斥著“關系”的血脈。什么都靠關系,什么事兒都在酒桌上解決。我也討厭。所以我不希望自己被認為是靠著關系才來到現在這個公司的。我也不希望因為大學師生的這層關系,給我的老師蒙羞。如果我做不好,我的一切錯誤,都會被放大,然后投射到他身上。這對他來說不公平,對我自己來說也不公平。

因了這層“關系”,那個熱愛文學的我,在現在的公司摸著石頭嘗試找到出路。

剛開始,雜志創刊,每天編輯部都加班到很晚。主編和我們幾個編輯討論著雜志的框架和脈絡,怎么搭建,怎么參考排版設計,怎么做自己的刊頭logo(標志),怎么讓雜志行云流水貫穿一體。那時候常常是兩個女編輯加班離開之后,我和主編兩個還熬到晚上十點多才下班。

雜志剛開始做第一期,沒有社會資源的我們,一本沒有出刊更沒有知名度的雜志,要想辦法去聯絡藝人采訪,壓力多大可想而知。第一期雜志采訪了兩組藝人,一個是北京的punk樂隊,一個是重慶的民謠樂隊。北京的樂隊經過聯系搞定之后,發網絡提綱過去采訪。而重慶的樂隊,因為距離近,我帶著錄音筆跑到他們的錄音棚去找他們。

當時,我對錄音棚所在的地方不熟悉,下了出租車之后,走了好久才找到地方。我帶著采訪提綱,拿著錄音筆,開始問問題。問到第三個問題時我才發現,錄音筆沒電了,根本沒錄上。我非常窘迫非常抱歉地掏出手機,要求重新錄剛才錄過的問題。藝人明顯是不愿意的,可為了稿子,我還是強忍著請求他給重新錄了采訪。

第一期雜志出刊之后,總編們覺得雜志整體效果還不錯,排版設計雖然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但那么短的一段時間就做出第一期試刊,也是很不容易的。總編夸贊了主編,沒有任何人提到那個專題里,我為那兩個稿子付出的心力。

我心里覺得,自己做了很多事情,就應該讓所有人都知道,可事實并非如此。付出不被知道的那種不平衡感,讓我特別落寞。

可作為一個剛剛進入公司沒幾個月的編輯,渴望證明自己的能力,渴望擺脫“關系戶”的嫌疑,我沒有太多的時間來讓自己失落。后來采訪臺灣畫家彎彎,她當時剛好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里演沈佳宜的閨密,而后帶著自己的漫畫新書來大陸宣傳。

我一個人去聯系采訪,采訪完之后,對方的出版人要求要寄樣刊給他們。我答應下來,留了對方的聯系方式。最后雜志出刊,我不知道應該走怎樣的程序去給對方寄雜志。新到公司,不想也害怕給任何人添麻煩,于是,我自己找順豐快遞給對方寄了雜志。幾十塊錢的快遞費,自己承擔了,沒有對公司的任何人說。

我當時只是想,要把事情做好,不要麻煩公司任何人,想讓受訪者也得到滿意的答復,不希望因為這件事讓公司覺得我添了麻煩,或者幾十塊錢都要去找他們報銷。

剛到公司時,我做了很多很多這樣的事情,沒有人看到,也沒有人響應。到最后忽然發現,幾乎沒有人提及我可能因為是公司一領導的學生,靠著關系進的雜志社。好像所有人壓根兒就沒有在意我。

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不過是一場一個人的戰斗。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戰斗,只要你不太low、不拖大家后腿,沒有人會注意到你。你優秀或許他們看到了,或許沒有看到,但他們沒有理由站出來,高聲地向所有人表彰你。那只是你的工作,你做的一切都是你分內的事。而雜志社的每個編輯,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事情,有著自己的理想,沒有人有理由花費哪怕一點點時間去看著你如何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有能力留在這里,證明自己是一個合格的或者說優秀的編輯。

后來,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我從內心深處放棄了證明自己的念頭,輕松地去做每一件事,該拼命依舊拼命。內斂和拼命交織的自己,不會再探頭看身邊勤勤懇懇工作的每個人是不是有看到我在閃光。

我們這代人生在一個繁華的時代。整個大環境虛浮繁榮,很多行業在互聯網的沖擊下面臨著很多的難題。我們每個個體都不得不在這樣的環境里爭取更多更好的生存、發展空間。大家壓力都很大,每個人都在拼命。

我自己也在努力地拼命。

當放下要向別人證明自己的念頭之后,我心底的理想才漸漸浮出水面。少年時的文學夢,把自己推向了中文專業這么“中二”的學科,大家都在朝著錢看,我卻是大學時我們班僅有的六個第一志愿填報中文專業的人之一。我喜歡文學,熱愛文字,渴望在編輯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成績。可渴望遠遠不是現實,一切都得靠自己爭取,尤其是在傳統紙媒瀕臨坍塌的環境里,要想取得成績,你就得比以前的同行和前輩們更努力。

我開始做很多自己曾經渴望的事情,拓展自己手里的媒體資源、出版公司資源,聯系藝人、作家、畫家等名人的采訪,寫文章給其他媒體投稿。我進雜志社的時候恰逢年底,沒幾個月就年終了。年終大會上,我做了一個默默無聞的小編輯,在角落里給前輩們鼓掌。到我在雜志社工作滿一年時,我把我一年的工作,一年的努力,一年的追求寫在年終總結上時,在同時進入雜志社的那一批編輯里,唯獨我一個人獲得了編輯中心的“十佳編輯”的榮譽。和我同時獲獎的其他人全部都是前輩。

有些受寵若驚,可又覺得,好像這一切確確實實都是自己努力在做的事情。只是恰巧,這些默默自我追求的努力,被領導發現,點了個贊。

人生就是這樣,當你渴望向所有人證明自己的時候,你的出發目的就已經走偏了。你做的每件事,都是在看周圍人的臉色,看自己這樣走一步是不是別人期望的樣子。而當你放下一切壓力,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時候,所有的默默無聞才真正有了價值。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婚禮上放了《剛好遇見你》,從那以后你每次聽到這首歌,都覺得特別幸福。 今早你又聽這首歌了,發信息說: 每每聽到這首...
    Q小喵閱讀 364評論 20 17
  • 村上春樹以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以悲劇式的結局,一個個年輕力量的逝去,給人以美與美的震撼力。全文以行云流水式的推動,...
    黍苗隰桑閱讀 895評論 0 3
  • 上兩次給大家介紹了我們宿舍的兩位大佬:豬大傻和潘二狗,那這次就要輪到我們宿舍真正的大佬、幕后大boss、手握重權的...
    邗玉閱讀 299評論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