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幾天有位高中同學給我發QQ消息,內容是“兄弟在嗎?”
其實當時我是看見了的,但是我沒有很快回復。我在想我跟他之間的關系有那么好嗎?竟然稱呼我兄弟。莫非他找我什么事情?印象中他沒有事情的時候是從來不會聯系我的,就近的兩次聯系還是五年前剛大學畢業那會,一次是他面試找我借西裝的,另一次是大三的暑假來我們學校聽數學系的考研課程在我們宿舍住了一個月。
后來我們就沒有聯系過了,甚至我們也不知道彼此的電話。
下班的地鐵上,我回復了“什么事?”
他很快的回復了“把你電話告訴我吧,我電話里跟你說。”
“你直接說吧,我在地鐵上不方便接電話。”我這樣回復到。
“下周我想帶我爸來北京逛一周,順便來看望下你。”他立刻回復到。
我心里怔了一下,我想到自己其實是不愿意和這位同學多說幾句話的,更何況見面了。QQ里保留著他也是礙于同學情面。思慮了一會后我回復到“咱就不用見面了,我這段時間挺忙的。”
我在腦海里翻騰著為什么我不愿意和這位同學多說話。
-2-
高中我們在一個班上了三年學,宿舍也僅是一墻之隔的隔壁,甚至前兩年里我還把他作為自己的鐵哥們看待呢。
高一剛開學不久的一天下午,他在講臺上的一次演講打動了我,后來我們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記得那天下午我們正在上自習,他突然站上講臺說我給大家讀一篇我寫的文章吧。底下的同學都說好,并且開始鼓掌。
我至今仍然能記得他那天下午讀的文章標題是“我的父親”。在讀的過程中他不時地抽泣,當讀完的時候,他站在講臺上淚流滿面,底下也有部分同學落淚。當時教室里的的掌聲甚至達到了高潮。
確實,那天下午聽了他的故事我也落淚了。而且當時我還挺佩服他主動站上講臺的勇氣的。
他的故事大意是這樣的。他出生不到三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他前邊還有個哥哥和姐姐,家里的重擔全落在他那瘦弱的父親身上。七歲那年他得了小兒麻痹癥,使得本就貧窮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父親為了給他看病四處借錢。他家就種幾畝菜地和麥田,其余的經濟來源就是父親出去打點散工。哥哥上完了高中就去深圳打工了,姐姐則是上完初中就回家幫父親分擔家務,沒過兩年也結婚了。他的文章中描寫了他父親為了他們家庭所付出的種種艱辛,我也從他的文章中知道了他當時是我們班第一名。
那個周六的早晨,在他們宿舍里我又聽了一次他描述的他家的背景和經歷。其實我家里也挺窮的,所以當時聽了他的話很有同感,我再次抹了眼淚。
后來我們經常一起學習,一起吃飯。記憶中我偶爾買飯時會替他付賬,夏季看他胳膊上被蚊子咬的到處都是,也送過他蚊帳。每次回家帶來的蘋果也會給他分一些,甚至有不穿的衣服也給過他。再后來連我父母都知道他家可憐,讓我盡量多幫助他。
-3-?
上大二后,他的成績早已退出了班級前十,那時候我們的關系也沒有以前那么密切了,他和同班的另一位同學住在一個很小的宿舍里?。我開始知道他在學校里認識的人挺多的,甚至連高年級的有些學長他也認識。經常會有老師或者不認識的同學找他塞給他幾件衣物或者書本之類的東西。
后來從其他同學那里我知道他不知道已經在多少人面前說過自己家的不幸遭遇了。
那年高考他沒有考上,又復讀了一年還是沒有上二本線。其實他當時學習也挺刻苦的,只是大家都搞不明白為什么成績卻上不去。慶幸當時恰好有個本省的地方院校降分錄取,他才上了本科。
上了大學后,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特別討厭那些將自己家庭的貧窮和悲慘遭遇說給別人聽的人,尤其是多次提及。你的貧窮和不幸跟別人有什么關系?你說了能有什么用?
后來我知道他成了他們學校學生會宣傳部部長,競選的時候他描述了自己貧窮家庭的現狀,好多同學給他投了票;大三那年還獲得了“中國大學生新東方自強獎學金”,據說他那封自薦信足以使任何人為他的悲慘遭遇感到同情;畢業后考研沒考上,考大學生村官的時候竟然是他報考的那個縣的第一名,他說當他面試時描述自己經歷的時候,面試官都被感動了。最讓我不可思議的是,畢業一年后,他女朋友和他分手了。最后連那位女生也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真的愛上了他,還是因為同情他才做他女朋友的。
后來我發現自己想錯了,對他這類人來說,向別人訴說自己的悲慘經歷是很容易獲取別人的同情心的。也確實別人的同情心給他帶來了許多收獲。
-4-
現在的我,很討厭這種習慣性的在別人面前多次提及自己悲慘遭遇的人,也不愿意和這樣的人來往。有這樣想法的人我懷疑他的骨頭都是軟的。
我回想起這位同學過去在我面前說過的話。校長和老師對他多好;大學里他成功競選學生會領導,并且認識了哪些學校領導;他獲得了“中國大學生新東方自強獎學金”……其實我想說,你還是醒醒吧,不要把別人對你的同情和憐憫當做自己的成就拿來沾沾自喜,仿佛自己真的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自己真的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似的。
面對自己遭遇的不幸,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這種不幸成為自己的動力和墊腳石,讓自己勇敢的去絕地反擊。而不是拿自己的貧窮或者悲慘經歷來換取別人的同情和憐憫,何況傳遞給別人的是你滿滿的負能量。你的心境,決定了你的處境。別人的同情只能將自己放置在弱者的位置,甚至有時候可能失去尊嚴。即便是別人的施舍也只是暫時的救助,并不能改變你的未來。
記得電影《Intouchables》中下肢癱瘓自理的富豪菲利普,在給自己找貼身幫傭的時候,在眾多的面試者中選擇了生活在郊區貧民窟的黑人青年德瑞斯。德瑞斯曾因搶劫盜竊珠坐了六個月牢,那時剛從監獄出來。別人都不理解他為什么會選擇這樣一個游手好閑而且品行不端的黑人,甚至他的朋友出面勸他解雇德瑞斯。他給出的理由很簡單,他厭惡他人對自己的同情和憐憫。而德瑞斯恰好滿足這一點,他將菲利普作為一個正常人來看待。
如果有一天你取得了非凡的成績,那么當你說出自己以前的悲慘經歷或者不幸的時候,別人會當你是神話;如果你生活和工作上一直平平,卻樂于將自己的悲慘遭遇一遍遍地說給周圍人聽的話,你收獲的只能是憐憫甚至是別人眼中的笑話。
所以,還是少向別人提及自己的不幸,多花點時間去創造神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