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小狗問媽媽:“幸福是什么?”媽媽說:“幸福是你的尾巴尖。”于是小狗每天都試圖咬到自己的尾巴尖,問媽媽,為什么我追不到幸福?媽媽說:“你沒有必要刻意去追逐幸福,只要你抬起頭往前走,幸福就會一直跟著你。”
Yes,幸福是對幸福的感知力。
為什么說年齡越大越幸福呢?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在忙著追啊,哪有時間感知?
有人說,不對,越有錢越幸福,如果隨著年齡的增長突然間破產了,還會幸福嗎?
越健康越幸福,如果隨著年齡的增長突然生病了,還會幸福嗎?
看這項研究
一個人車禍截肢后幸福感大概平均一年回到從前一樣。84%的嚴重殘障者認為,他們的生活處在平均值,甚至比平均值更高。
一個人中了大獎平均一個月的時間,幸福感回到從前一樣。
幸福與狀態無關。
幸福和心態有關。
感覺追求幸福的腳步又艱難了些。
好像我們每人手里有個幸福的恒溫儀,無論發生好事和壞事,都會降到固定的幸福指數附近。
戀愛了,那叫一心花怒放,不久又歸于平淡了;
升職加薪了,那叫一心花怒放,不久又歸于平淡了;
出國旅游了,那叫一心花怒放,回來又歸于平淡了;
拆遷了,那叫一心花怒放,出國旅游了。
這都叫影響幸福“恒溫儀”的事件,被稱為”非凡時刻”。
不管年齡多大,都能體會到這些“非凡時刻”帶來的幸福。
兒女結婚了,
兒女升職加薪了,
兒女生孫子孫女了。
研究表明,除了這些非凡時刻,年齡越大的好處就是,比年輕時更能體會到平凡時刻帶來的幸福感。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同一件小事,也許除去外在,更能著眼當下了;也許擁有的夠多,貪欲已愈少了;可能太多的事都看過,經歷過,心境自然平和而懂得享受了。雖然其中如何轉變的尚沒有定論,總之,感受幸福的能力增加了。
那有沒有可能,年齡越大,感受幸福的能力減少了呢?
英國近日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呈現“U”形趨勢,45歲后幸福感會越來越高。
就是說45歲之前,隨著年齡的增加,幸福力有可能減少的。
也就是說小時候過年覺得特別幸福,不僅因為有新衣服有好吃的,還有對節日期待幸福的感受力,而越大越覺得過年無趣,可是45歲以后,就又覺得過年好幸福。
所以幸福的反面不是不幸,是麻木。
和對生活的期望值成反比。
英國沃里克大學的研究人員找來1萬人生活和健康狀況樣本,研究結論:幸福感的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他們解釋,因為老年人有更好應對困難的能力,更能適應惡劣環境。說白了,經歷了困難和成長,
要怎說,珍惜幸福呢。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