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何更好落實課堂活動方式多元化
? ? ? 在課堂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主動性,利用表揚、課堂小組競賽、課堂交流等多樣化的手段,調節(jié)、控制課堂氣氛,使課堂教學活而不亂,穩(wěn)而不死,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
(一)讓學生切身體會
? ? ? 以《螞蟻和蟈蟈》這節(jié)課為例,教師要打破了常規(guī)的教學方式,一直讓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分角色表演蟈蟈和螞蟻。讓學生通過親身體會螞蟻的勤勞和蟈蟈的懶惰,以及冬日里螞蟻們圍在火爐旁享受著豐富的食物的幸福和蟈蟈露宿在雪地里的痛苦。使學生明白:只有辛勤的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
(二)讓學生自我表現(xiàn)
? ? ?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小學生愛表現(xiàn)自我、自我意識強的心理特征,多為他們創(chuàng)設“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有時在學生遇到困難而向老師提問時,教師會讓其他學生來幫他解決,說一句:“誰愿意當當小老師,來幫助某某同學解決一下?”學生就會利用這次機會向別的同學解答知識,既展示了自我,鞏固了自已,還幫助了別人。
(三)讓學生課堂競賽
? ? ? 教師要平時根據(jù)教學內容特點,事先編擬一組融知識性、啟發(fā)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小題目,進行課堂小組和個人搶答競賽,評價按男生與女生、小組與小組間進行記分,并進行階段、學期的“競賽標兵”“優(yōu)秀小組”評比,課堂上有時學生為某個問題爭得面紅耳赤,討論異常激烈;針對部分學生存在的“害羞”“怕說錯了大家笑”等畏懼心理,教師要經(jīng)常給他們提供一些機會,讓他們回答的問題稍簡單一些,當他們回答正確時,鼓勵全班同學為他們鼓掌,逐步地讓他們體驗成功,從而使其從“我怕說”逐步走向“我想說”“讓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