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藝寧
2016年的第一個小長假結束了,可可沒有出去旅行。拉開這座有些古老的復式樓的窗簾,她望著這個城市星星點點的燈光,一不小心又到了凌晨,還沒睡。自從一年前來到北京,她喜歡這樣的夜晚,仿佛在帝都快節(jié)奏的生活之下,寂靜的夜晚讓她感到莫名的心安。打開手機,可可習慣性地刷著微博,或許是三天小長假忙里偷閑,睡得太多,或許是所謂的“職業(yè)病”,作為深夜電臺主播的可可,已經習慣了晚睡。凌晨時分的可可并沒有多少睡意。一個好友微博下顯示點贊了她前男友的微博,可可鬼使神差點開了前男友的主頁……
如她所想,沒有太多更新,最新一條還是轉發(fā)。準備關上手機睡覺的那一刻,可可瞥見那條最新微博下的評論竟有三十幾條之余。無奈好奇心作祟,她點開了評論……一如回到當年,回憶鋪天席地而來。
她沒想到的是,在這條微博評論之下和前男友L互動最多的竟是L的某任前女友。那個叫筱雨的女孩,她是知道的,甚至還有過短暫的一面之緣。
記得每逢L生日,那個叫筱雨的女孩每年都會從有些遙遠的江南水鄉(xiāng)寄來一些禮物,或是一件江南針織的毛衣,或是一條些許清秀的圍巾。可可也鬧過吃醋過無奈過,因為愛,她選擇了包容,包容L那顆自負又孤傲的心。
猛地一眨眼,可可瞥見了L的頭像。這張照片她是見過的,正是筱雨送給L的20周歲生日禮物。那是一件江南出產的襯衫,很清秀的領口,淡淡的黑白相間,而如今在可可看來,和L有些黝黑的皮膚搭起來顯得那么不合時宜。
L不止一次告訴可可,和筱雨在一起的那幾個月,不過是敷衍了事。他坦言沒有真正愛過筱雨。而能保持聯系的原因竟也是未曾真正愛過。那時的可可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她開玩笑說,“喂,笨蛋,如果有一天咱倆也分手了,是不是也能做朋友,哈哈哈~”L寵溺地摸了摸可可的頭,說,“你個笨蛋,咱倆又不會分手?!?/p>
他終究還是食言了。
2013年夏天,L畢業(yè)后選擇了一路北上,只為從小的北漂夢。置身有些浮躁又有些孤獨的北京,面對一樁樁錯綜復雜的案子,和這個城市燈紅酒綠的生活,大概是工作的壓力,大概是厭倦了異地戀,他漸漸疏遠了還在老家讀書的可可。
L是個律師。理科生中的文科生,既理性又不失幽默,既感性又不失嚴謹。還記得當年L用一個冷笑話虜獲了可可的芳心。那時的可可剛剛結束一段長達三年卻無疾而終的暗戀,當愛了那么多年的男孩,親口對她說,“你對我當然重要,你是我妹妹啊”。她的心死了。那天深夜L也不知道發(fā)什么神經,不明所以的他竟一個勁兒的要給可可講笑話。手機那頭的可可早已哭成了淚人,L問她,我講的好笑嗎?可可含著淚花回了一個“哈哈哈哈哈”……
或許在最難過時陪著自己的人,總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吧。直到后來L既不浪漫又不煽情的表白,他們順理成章在一起了。那時,L還是法學專業(yè)的學生,可可也即將迎來她的大學時代。
作為學長又是男友的L,年長可可幾歲的他早已經歷過幾段學生時代的感情。說不清為什么結束,就像他說不清為什么喜歡可可。
筱雨就是其中的一個。L和她相識于酷我音樂的電臺。作為電臺狂熱愛好者的L,總是在閑暇時開一個網絡電臺直播,歇斯底里地在深夜“吟唱”著情歌……
已經工作的筱雨,是個酒吧妹。說白了就是夜間陪酒,偶爾做下酒吧駐唱的酒吧小妹。原本兩個世界里的人,八桿子打不著,卻因L的一個電臺直播偶然相識。
他們在音樂里分享著對未知世界的渴望,一個大學生和一個酒吧妹就這樣相愛了。或許是兩個人都沒有用太多的真心,或許是感覺兩人的世界原本就相差甚遠,交往的幾個月里,遠在西安讀書的L和身處江南的筱雨并未謀面,直到他們看似“和平”的分手,直到幾年后可可的出現……
時間回到13年。
可可還是個萌萌噠的大二女生,沒有多出眾的容貌,沒有多過人的成績,但班里的同學,都知道,她有一個在北京工作,交往了兩年多的男朋友。兩人的感情也一度被同學傳為佳話,異地戀的楷模。仿佛大學時代和L在一起,就是可可最正確的人生選擇。盡管異地戀,盡管不在同一所城市,L還是每個月都會過來看可可,給她帶點兒小零食,稍點兒新淘的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可可也像其他沉浸在愛情世界里的小姑娘,她會在L生日時坐幾個小時的硬座,突然出現給他一個驚喜,她羞澀地期待著彼此甜蜜的未來,也早已做好了畢業(yè)北漂的準備。畢竟想想那么大男子主義的L,確實是把可可當女兒來寵的。
但人終究是會變的。
13年L來到北京北漂,帝都川流不息的人群躁動著他不安的心。
他開始漸漸厭煩還在讀大學的可可,總是粘著他,纏著他讓他給講笑話。L未曾知道,那是可可對他最后的考驗。學長學姐的畢業(yè)分手季到了,可可也在這個夏天嗅到了一絲別離的味道,澀澀的,一如當年高考結束的夏天,她在陽光下仰著頭對暗戀了三年的男孩酷酷地說,“我那么喜歡你,你喜歡我一下會死啊”。無奈男孩說出了那些話后的失落。
可可的直覺是準的。
果不其然,L在那個夏末提出了分手。原因竟然是什么,“我不適合北漂,不適合擁有一切,就像我同樣不適合擁有你?!?/p>
盡管已經想到,可可還是傷心了很久,她想不明白當年深夜陪著自己給自己講冷笑話的那個L怎么就變了。變得她不認識了。還記得她和他騎行在廈門的環(huán)島路上,還記得她和他漫步在青島的海灘上,還記得她和他在北京杜莎夫人蠟像館做鬼臉……
然而一切都變了。
15年,可可順利畢業(yè),她拖著重重的行李,一個人來到了北京。
分手兩年后的可可,來到了他們共同夢想的北京,她心心念念的地方。她成為無數北漂中的一個。而L,卻因家中的變故,放棄了最初的北漂夢,就像當年他丟下了在老家讀書的可可。
一個人的北京縱然孤獨,但好在,她還有夢想在。獨在異鄉(xiāng),可可沒有再交男朋友,陪著她的,是她愛了那么多年的電臺。她喜歡在深夜傾聽和訴說那些在愛里可望不可即的瞬間,仿佛那些瞬間,便能拼湊出完整的一生。
16年的第一個小長假,可可沒有出去旅行,只是去后海轉了一圈。她喜歡后海獨有的味道,就像L說過的,那種干凈的孤獨。
看了看時間,已是凌晨三點一刻,“該死,再不睡覺明天上班就要遲到了”??煽申P上了手機,思緒回到現實中。她努力回想當年那個深夜,L講過的笑話,卻怎么也想不起來。記憶中L模糊的臉漸漸變成了筱雨在酒吧駐唱的身影。
“要多少勇氣,才能愛到底,想念的呼吸,轉身都默契,沒開始就注定好了結局,就算只擁有過去……”是不是曾經深愛過就再也做不了朋友,是不是曾經奮不顧身耗盡了全身的力氣,是不是在深夜按下刪除的時候,你模糊了我在你記憶中的樣子……
再見,少年。可可默默地合上眼,天亮,我們不再是陌生人,也不會再是朋友。
相愛原本是兩個人的事兒,分手卻是一個人的事兒。我們曾經相遇過,曾經深愛過,但所有故事,加上曾經這兩個字,都有了一種物是人非的意味。愛了那么久的人,再去看一眼,怎么舍得只做朋友。不愛了的人,再去看一眼,怎么可以再安心做朋友。不舍得也好,不安心也罷,分手了的人,又怎能再做朋友。
曾經刻骨銘心年少輕狂的歲月,終究在記憶中淡忘了。
曾經奮不顧身想要愛一生的人,終究在時光里走散了。
曾經深愛過以為忘不了的人,終究在深夜按下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