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你看了嗎?

圖片發自簡書A

五一小長假,因工作需要,不準外出,這倒少了堵車的緊張和旅途的勞頓。輪流上班睡懶覺看閑書做家務,外加看電影,使得三天假期愜意休閑,越加符合現在喜歡慢生活的基調。

五一各類大片震撼來襲,還是果斷選擇了愛情片《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一直以為是延續《北一》的情節,其實除了男主女主為同一人,實在沒有任何牽連。

場景在幾個城市間切換,兩個小時的片長,并未覺冗長無聊,故事節奏慢,像一場輕音樂,緩緩舒展開來,將一個個不同人物帶到你的眼前。

有網友吐槽,此片假文藝裝矯情有點二,我沒有獨特視覺另辟奇徑對電影評出個所以然來,但只就個人所感,說說內心的一些想法。

且不去說女主姣爺與男主羅大牛書信愛情故事及幻想對白是否情理之中,還是生搬硬套海蓮和弗蘭克的故事。但關于人生、關于愛情、關于友情、關于親情,關于家鄉情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詮釋,引人思考。

影片中看似善解人意憐香惜玉實則精明猥瑣的鄧先生,有著自命不凡剛愎自用其實不堪一擊不敢擔當的年輕學霸,背井離鄉煞費苦心想要給孩子最好學習環境卻不為孩子所理解的王太太,被母親強拉美國扼殺夢想的“問題少年”,去國懷鄉走過煙火人生耄耋之年仍愛意滿存攜手相依不忘故土情的林老先生夫婦。

似乎每個人都可以在我們生活中找到原型。看到人生百態匯聚于此,在他人故事里思慮自己身邊的人生,不免唏噓。

片中關于慢生活理念的提倡,關于古詩詞經典的引用,關于《查令十字街84號》里海蓮和弗蘭克的愛情故事等等,都有著可圈可點可寫可評的話題。

其實,看著嬌爺騎著摩托車在大街上絕望至極揮淚如雨的面龐,看著除夕那天大牛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只身一人坐在異國海邊看潮起潮落孤獨吃餃子的場景,看著鄧老先生夫婦教堂里向死而生深情表白的那一幕,看著老奶奶平靜安詳把老爺爺骨灰撒向家鄉河的那一瞬,都會觸動我們心底的柔軟,不覺潸然。

我真的認為這不僅僅是愛情片,也是一部人生百科全書。

都說,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都教給我們不同的道理。嬌爺面對迷茫無助的大牛教授,滿含深情的說:毫無保留的把心放出去,就害怕有一天得自己一個人療傷。可要是不再試,你又怎么知道那個人是不是最對的。

無論對愛人還是朋友,我們都曾如此,付出過,失敗過,受傷過,但堅信只要用心用愛用真誠去對待,歲月流逝,情意沉淀,總會留下來那個最對的。

不去猜想結局,任由情節自然發展。其實無論男女主人公最后見不見面都不重要,畢竟他們已撥開身邊生活浮躁焦灼功利迷茫的面紗,而擁有了一種安靜純粹的真情所在,他們找到彼此心靈的相依。

從電影院里出來,雨仍在顧自下著。我的心也還在故事里繾綣不能平靜。

喜歡老奶奶那句“人在哪里,家在哪里,人不在了,家在心里。

光陰的陌上,我們也只是日出啟程,日落而棲的旅人,縱使天涯輾轉,此心安處是吾鄉。

《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愛情》你可以一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