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詩是一種含有某種文字游戲成份的詩歌。就是在詩中出現許多“一”,而每個“一”字后面都跟一景一物或一個動作。一”字筆畫最少,可是經詩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為神奇,“一”字之間盡顯詩人高超卓越的藝術才華。
祖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歷朝歷代才華橫溢的詩人層出不窮,他們創作出了很多精彩的“一”字詩。《一字詩》中用了多個“一”字,真是錯落有致,含義不俗,有“獨”、“一”、“滿”、“全”等多種意思。每個“一”都具有鮮明的形象,寫人狀物,繪聲繪色,很有詩情畫意,下面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字詩。
陳沆(hàng)(1785~1826) 原名學濂,字太初,號秋舫,室名簡學齋,白石山館。蘄水(今湖北浠水縣)人。乾隆五十年(1785)出身于下層官僚家庭。曾祖父陳嘉霽生前苦讀經書,屢試不得志,后抑郁而死。祖父陳士珂,舉于鄉,終生未仕,做一個“傳道授業解惑”之人。其父陳光詔,字金門,清乾隆己亥(1779)舉人,官授知縣。他為官梗正,善政甚多,口碑極好。
登山一字詩 [明]·唐寅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
舉頭紅日向云低,五湖四海皆一望。
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的風流才子。有一天,他喬裝改扮成乞丐,出外登山游玩。到了山前,見幾個秀才在賦詩,便去湊熱鬧,說:“我這個乞丐也來作首詩。”秀才們答應了,唐伯虎在紙上歪歪斜斜地寫了“一上”兩字,見眾秀才哈哈大笑,又在紙上寫了“一上”,眾秀才見了,更是笑得打跌。唐伯虎不以為意,說道:“有酒嗎?我喝了酒才會作詩。”秀才們忙倒上一杯酒,唐伯虎一口飲完,大叫一聲:“好酒!”然后在紙上又寫了“又一上”三個字,突然一轉身,奪過秀才手中的酒壺,一飲而盡。眾秀才急道:“詩還沒作完,怎么把酒喝完了?”唐伯虎道:“急什么?”然后拿起筆來,后面三句一張南史揮而就,眾秀才看得目瞪口呆。
清代女詩人何佩玉,擅長作數字詩,她寫過這樣一首詩: “一花一柳一魚磯,一抹斜陽一鳥飛。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黃葉一僧歸。” 兩首詩都是連用十個“一”字,并不給人以重復單調的感覺。
唐代詩人王建的《古謠》
一東一西壟頭水,一聚一散天邊路。
一去一來道上客,一顛一倒池中樹。
《古謠》是由唐朝詩人王建寫的一首樂府詩。此詩描述了作者對百姓疾苦的同情。
雁兒落帶過得勝令(元曲《凄苦人生》)
一年老一年,一日沒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輩催一輩。一聚一別離,一苦一悲傷。一榻一身臥,一生一夢里。尋一個相識,他也會、咱也會。都一般相識,吹一回,唱一回。
這是一首嵌字體小曲。這首帶過曲構思和寫法皆甚為獨特。連用二十一個“一”字,含義各異,層次分明地反映了對如夢人生的慨嘆。作者吳西逸,生平不詳,曾當過小官,終看破紅塵歸隱。
《一字詩詠四大美人》1、西施:被譽為“沉魚”。
一顰一笑一靨仙,一醉一沉一波瀾。
一國一色一天地,一水一魚一睡蓮。
2、貂蟬:被譽為“閉月”。
一計一獻一連環,一奔一波一段緣。 一董一呂一國難,一除一殺一女兼。 3、王昭君:被譽為“落雁”。
一車一馬一路塵,一嫁一國一鄉人。
一生一世一曲唱,一落一飛一丘墳。
4、楊玉環:被譽為“羞花”。
一字詩還有很多很多,不過上面這些是我比較喜歡的。此間精華的東西非常值得我吸收借鑒,以后要繼續向這些才華橫溢的詩人們學習,以他們的“一”字詩為我的“一"字師爭取早日寫出自己的”一“字詩。
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