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腸道門診設置規范
1、設置原則:合理安排布局,嚴格設置防護分區,嚴格區分人流、物流的清潔與污染路線流程,采取安全隔離和消毒措施,嚴防交叉污染
和院內感染。
2、腸道門診的具體要求
(1)選址:應設置在醫療機構內的獨立區域,與普通門診相隔離,分設病人專用出入口和醫務人員專門通道;設有污染、半污染和清潔區,三
區劃分明確,相互無交叉,設置醫務人員更衣室;并有醒目的標志。腸道門診應設立專用的診療室、專用觀察室、專用藥房、專用衛生間或
專用便器等;安裝紗窗紗門,門口有醒目的腸道門診標志,室內墻上掛腸道門診工作制度、消毒隔離制度。室內配備診療桌椅、診療床、專
用診療設備和采樣用品。備有消毒浸泡液和洗手設施。地面用配制的消毒液隨時消毒。若觀察室、藥房、衛生間或便器等不能做到腸道門診
專用,應有嚴格的措施和制度保證能夠防止交叉污染和院內感染。
(2)消毒:污水、污物等廢棄物的消毒和處置,符合有關衛生法規、規范、標準的要求;指定專人負責傳染病專用和感染性疾病門診的消毒
,做好消毒記錄;業務用房必須安裝紫外線燈;配備非手觸式洗手裝置、紗窗紗門、防蟲防鼠等消毒隔離和衛生設施。
(3)全區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常年開設門診,鎮、鄉道衛生院在流行季節開設腸道門診。
(4)腸道門診醫生、護士、檢驗人員要全員培訓,持證上崗;同時,設立腸道門診的醫院也應對本單位內的急診、內科、兒科及中醫科等醫
務人員進行全員腸道傳染病診治培訓。
(5)應按全國統一的門診登記表及采樣登記表要求,實施門診登記。包括:病人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詳細地址、聯系方式
(固定電話或手機號碼)、就診日期、發病日期、主要體征、治療方法。如系外地病人或民工,應登記原籍詳細地址以及投宿地址或暫住地
址(房東姓名、聯系電話),如14歲以下兒童寫清父母姓名聯系電話及學校名稱防止因登記不詳、字跡不清晰而延誤疫情處理 。
(6)糞便采樣:每例腹瀉病人都必須在用藥前采樣,樣本呈水樣便采1毫升,成形便采蠶豆大小的糞量。肛拭應進肛門3~5厘米轉一圈。樣本
置堿性蛋白胨
水管(胨水8~10ml)中,6小時內送檢。實行逢疑必檢。對符合霍亂O139、O1疑似病例患者進行采樣,并做快診。
(7)對中重型病人應在門診就地積極治療搶救或留床觀察。
(8)嚴格執行相關制度,防止疾病的誤、漏診及交叉感染,每天做好腹瀉病人統計工作,按規定向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做好上報工作。
(9)發現法定腸道傳染病及O139、O1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及其他感染性腹瀉病應按照診斷標準要求在規定時限內報告,并做好日工作量報告
、月工作量匯報(必要時開展每旬工作量匯報)。
(10)預防保健管理部門每月至少一次,檢查督導腸道門診工作,并有檢查的記錄備查,以規范腸道門診管理。
3、腸道門診物資儲備
設立腸道門診的醫院應配備專(兼)職醫、護、檢人員,配備專用醫療設備、搶救藥品、消毒器械;每年腸道門診還應具備腸道傳染病防制
實施方案、腸道門診登記簿、專用化驗單、腸道門診旬、月報表、疫點標本送檢單、腸道傳染病個案調查表、腸道門診送樣順序表、堿性蛋
白胨水采樣管或含保存液的采樣瓶。消毒物資主要有漂白粉、含氯消毒劑、消毒精片、殺蟲劑等。
流程圖:
腸道門診預檢就診流程
患者就診
↓
便捷通道預檢分診
↓
篩查有腸道感染的患者
↓
感染科掛號窗口建檔掛號
↓
腸道門診就診
↓
↓↓
診斷病例、報疫情卡、門診日志重癥病例收治住院,隔離治療
↓↓↓
普通患著,居家治療留觀患者,到腸道留觀室觀察重癥患者,辦理住院↓↓
離院←好轉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