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鎖關賦

文/菟絲草

從廣袤的關中平原一路向北,平坦的地勢陡然變成山卯丘陵地帶,平原與陜北綿延的丘陵連接處,有一險峻的關口叫“金鎖關”。從高處看“金鎖關”就像一把綠色的鎖子牢牢的鎖住了關中平原與陜北的大門。兩邊山巒疊嶂、綿延不斷,中間低洼處便是金鎖關。金鎖關是個隘口,窄窄的入口,以至于只能容兩條公路210國道與西延高速從這里通過,兩條路中間夾著一條小溪,水清澈見底,溪水潺潺流淌,從公路兩邊,往上看,多的是懸崖絕壁,石壁像刀劈斧砍一般,垂直而下,山峰上覆蓋著蒼松翠柏,連綿幾千里,直至玉華地界。由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自古以來,“金鎖關”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終日狼煙四起,戰火不斷。在民國時期,是陜北紅軍與國民黨軍的分界嶺。曾經有很多物資從“金鎖關”隘口通過,悄悄運到陜甘邊區,有無數仁人志士從這里經過,來到紅色延安鬧革命。唐朝,唐太宗的避暑行宮“玉華宮”在金鎖關附近,距離幾十公里,唐太宗每年夏天去玉華宮避暑便要經過這里。回想當年,金鎖關下,旌旗招展,皇帝的隊伍一隊隊,浩浩蕩蕩從金鎖關經過。唐朝和尚玄奘也是經過金鎖關到玉華宮去譯經的,后來,便圓寂在了那里。由于金鎖關地理條件的重要性,歷史上這片土地在不曾寂寞。

由于工作原因,我在金鎖關呆了十年,每當我坐車來到金鎖關,都會臨窗眺望,看一回金鎖關險俊的地勢,看一回金鎖關秀麗的風景。你看,山上蒼翠的松柏,金鎖關一年四季被綠樹掩映著,層層的梯田,清清的河水,一色青磚紅色“人”字屋頂的村莊,掩映在綠樹叢中,最是早春,金鎖關山坡上成片成片的野桃一齊開放,遠遠看去,就像一片片粉色的云朵浮在山坡上,遠遠地向你招手,歡迎您的到來。

從高處,回望金鎖關,兩旁山勢突削,氣勢磅礴,道路崎嶇艱險,山勢極為險要。遠看,包茂高速金鎖關段像一個盤扣一樣鑲嵌在高速公路上,上下直通南北。210國道像一個玉帶一樣從山下穿過。潺潺的小溪水,順著210國道緩緩流下,兩山中間最窄處只有幾十米寬,道路順著崖畔蜿蜒向前。金鎖關位于今銅川市王益區北20公里處的三關口以南,是關中北部著名的古關隘,向有“金鎖天塹,鷹鷂難飛”之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相傳宋朝楊六郎就屯兵于金鎖關的山上,山上至今還留有六郎屯兵的痕跡“六郎洞”。這些故事使我展開想象的翅膀。在我的眼前高聳的山上展現出一幅古戰場的畫面,山上紅旗飄飄,山下旌旗招展,身穿鎧甲的士兵們駐守在山上,抗擊北方匈奴的進犯,在呼嘯的北風中狼煙滾滾,悲壯的鳴響著高亢的牛角號聲。

如今的金鎖關村已然是現代化的新農村,公路旁是一個接一個的村莊,一律是紅色的屋頂---這是新農村建設的成果,路旁山上是連綿不斷茂密的松柏,四季松柏長青,春季滿山滿坡的桃花爛漫在山坡,稍微平緩的山坡被平整成一片一片的農田。這里的人們只種一季糧食苞谷。由于氣候的原因,這里氣候夏季涼爽,涼風席席。比市內平均溫度低一兩度。冬季寒冷多風,寒風凌冽,北風蕭蕭。公路上常年車水馬龍,車流源源不斷。金鎖關北通陜北,內蒙,南通關中,向東通往蒲城、大荔,向西通往玉華宮、劍南、劍北,四通八達,交通便利,成為包茂高速的交通樞紐,這里的人們多以跑運輸、修車、開飯店為生,路旁店鋪林立,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金鎖關人靠得是國道、高速兩條路。

如今,政府相當重視金鎖關濃厚的歷史文化遺產,相繼開發了旅游產業,在途徑金鎖關的古隘口有橫槍立馬的楊六郎石雕,在金鎖關險峻的山峰中林立著金鎖關石林,那突兀而變換的石林見證了金鎖關的變遷,那金燦燦的百畝太陽花在陽光下灼灼開放,凸顯了金鎖關如今的輝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王順利 (原創) 一 山陡, 策馬回首, 僅剩白云一線, 金鎖天塹雄關, 鳥兒折翅歸, 塞上云飄回。...
    秦地攬勝閱讀 481評論 0 2
  • 最近班里流行起做手賬,我也嘗試了一下,字還是需要多加練習。 注:最近在復習階段,可能會慢更一段時間,請見諒,謝謝。
    訟兒閱讀 139評論 6 7
  • 喵不見閱讀 793評論 2 2
  • 臉比較圓的寶寶可以嘗試斜式腮紅,上邊緣大概在與眼睛平行的發際線處,沿著顴弓涂抹,下邊緣依然不要超過鼻底。因為這種腮...
    睿睿Dora閱讀 165評論 0 0
  • 很想念那個寫小說的女子,雖然她離開這個世界已經七十多年了。她是蕭紅,很多影視劇都在演繹她的故事。最早看到她...
    佳硯尋閱讀 271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