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我們生活在別人的微信里……

不知從何時期,我們的手里一刻不停的握著一部手機,看新聞,讀微信,刷朋友圈,看一個個公眾號里面一篇篇的雞湯……把自己的時間就這樣一點點的沉浸在這樣一個平臺上!

也不知道從何時起,對微信產生了依賴,做烘焙,學技能,選菜譜,一個個生活中的小小需求,都讓我們第一時間去找到關注的微信號碼,甚至已經習慣于用微信群來學習!

就這樣,不知不覺中,我們讓自己生活在別人的微信里!

生活教育我們,看任何事情都要看正反兩面性,而我卻從中,只看到了“孤獨”,張小龍發明微信的時候,希望給大家建立溝通和交流的圈子,大大的月亮下,站著一個孤獨的身影,也正式這種“孤獨”帶來的痛!那么,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依賴微信平臺,讓我感到更加的孤獨!無語語言,僅僅動動手指,就可以達到目標,沒有了語言的交流,讓我們失去了酣暢淋漓的述說,而變成了默默輸入的文字!也不知道,這是一種進步,還是退步!

我自己有這樣一種感覺,我們已經在這個平臺上走的太深,陷入的太深,看到了太多的要么秀恩愛,要么曬美食,要么發牢騷,要么曬孩子,隨著微商的出現又開始各種賣賣賣,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中,讓微信包圍了自己的生活。

往往在我們的身邊,經常出現這樣的場景,四人同桌聚餐,每人低頭看著自己的手機,餐品味道不錯,也沒有了傳統上的語言交流,變成了一個發照片,一個點贊!夫妻同床,每人一個手機,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看到的文章和新聞,沒有了傳統上都聊聊家庭,聊聊孩子,聊聊老人,聊聊未來的規劃!

為什么會這樣呢?是在逃避什么?還是在無意中不知不覺中,潛意識中就屏蔽了什么?好可怕的感悟!

生活在別人的微信里,獲得的是一種旁觀者的輕松;獲得的是瞬間的感動;獲得的是對身外他人痛苦的同情;獲得的是轉瞬即逝的一個笑容!唯獨沒有自己!我呢?哪里去了?潛意識里,活在了別人的微信里!

不敢再去想,想來想去,只能收獲一份恐懼!怕什么呢?怕自己失去了自己!怕自己失去了努力!怕自己迷失了方向!怕自己在復雜而迷亂的資訊中,忘記了當年的“初心”!

真心的想要做個脫離了手機的自己,也真心的想恢復到全家圍坐再客廳里一邊看電視,一邊聊天的自己,真心,珍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