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回家這些天來,感觸頗多。人總是在不知疲憊的尋找著自己的每一絲痕跡。
? ? ? 由于老金的盛情邀請,于是便有了這次的吳城之旅。老金這人很有意思,當了五年兵退伍回家,和我是中學同學,又是所謂的戰友,關系自然有更近了一步。去吳城的時候已是夏日炎熱的午后,熱情得似乎無法拒絕。同行的是曾經有著美好回憶的琴,她還是那樣美麗,但不再動人,四年前的那份感覺似乎已經在這炎熱的季節里蒸發殆盡。在自己的內心深處或許只保留了對這位朋友的一點美好回憶吧。
? ? ? 去吳城的路被鄱陽湖的水毫不留情地吞了下去,所以我們只好改道乘船。千年古鎮吳城,讓人不由自主的想到的是枕著一帶清河的水鄉。夏季的吳城像是被遺棄在鄱陽湖的一顆濁玉。乘坐的船不是小說中的那種浪漫的烏篷船,而是半機械化的小漁船。我坐在船頭,看著湖水,和老金,琴閑聊著。人在喧鬧的環境下是沒有溫柔的詩意的。老金總是不斷地打趣著我,而琴總是在旁靜靜的聽著,時不時的插上幾句,添些油,加點醋。湖面的風吹的很涼爽,雖然是驕陽肆虐,但絲毫沒有感到炎熱。船行至湖中,飛來幾只鳥,饒有興致的追行著船,讓人想到出海歸來的水手,那隨船飛翔的海鷗自然是舊時的伙伴,迎接他的歸來。
? ? ? 一小時的船程很快就結束了。簡單的休息之后,我便要求老金帶我們隨處走走。因為對吳城早有耳聞,所以總想找個機會揭開她神秘的面紗。
? ? ? 沒想到,從老金家一出門,就是吉安會館。始建于宋朝的吉安會館為磚木結構,工藝精巧,是典型的江南古建筑格調。正門前有花崗巖臺階十二級,大門為石刻門樓。門、窗、梁、柱上刻有獅、鹿、花、鳥、人物等紋飾。大多數人去吳城是在冬天,去觀鳥的,而現在,自然沒有什么旅游的人。昔日繁華的會館也得了幾分清靜。大廳里空蕩蕩的,只是四塊記載著歷史的石碑勉強的支撐著,不免有些落寞。老金說,二樓是曾經的戲臺,現在已經沒有什么唱戲的戲幫子了,自然也沒什么聽戲的人了。南門上方花崗巖匾額刻著“理學名臣”四個遒勁大字。明初大才子解縉為紀念南宋宰相文天祥所寫的。據說,吳城是江西四大名鎮之一,修河從這里流入鄱陽湖,歷史上是商家云集之地,許多地方都在這里設立了會館,后來都毀于戰火,只有這吉安會館得以保存下來。可惜的是,現在的我只能憑借著這巨大的空間去想象昔日的繁華,不愧是件憾事。
? ? ? 從吉安會館出來,我們徑直沿著湖堤散步。晚風拂過,溫柔得只留下蘇軾《后赤壁賦》中的“清風徐來”的閑情。不過,“水波不興”的意趣是沒有的,傍晚的湖面已是波瀾層疊。老金和琴漫步閑聊著,而我卻沒什么聊天的興趣。不知不覺便來來到堤岸的盡頭。此時出現在眼前的便是矗立鄱陽湖畔千年的望湖亭,也叫望夫亭。不知是諧音還是吳城方言的恰到好處,讓這座亭宇和一段美麗的古老傳說相伴。
? ? ? 話說望湖亭是元末,“大義王”陳友諒為其夫人夫人婁妃--婁玉貞所建。婁生得天資國色,本是將門之后,因父親被權奸所害,淪落青樓。后結識陳友諒,并對陳傾囊相助。陳稱王后,封婁為貴妃,并在鄱陽湖畔的吳城鎮為她建了行宮,還修建了一座威聳湖畔的亭樓--望湖亭。婁妃博學多才,聰穎過人,料事如神,陳友諒不聽婁妃勸阻,幾次吃了敗仗。重振雄風后,親率精兵30萬,誓與朱元璋決一死戰。臨行前婁妃向陳獻策,陳雖覺可行,恐失大王面子,不愿采納。婁妃覺察到丈夫剛愎自用之情緒,深控有失,為激陳采納自己的戰策,故要相約打賭:如依婁計策獲勝,則拜婁為水軍都督;如敗,則婁不再問軍國大事。臨行時,婁又對陳說:“妾妃這望湖亭,可望百里。若得勝凱旋,可令戰船張旗揚幡,擊鼓奏樂;如不勝而回,就偃旗息鼓回營。”陳點頭應允,三聲炮響,大軍殺出。從此,婁妃日日在望湖亭上望夫歸。終有一日,盼得戰船歸來,可船上旗倒幡落,寂靜無聲,主將船正降下帥旗。軍中將帥旗是主帥傷亡之標志。婁妃大驚失色,望湖呼喊:“大王,你平日驕縱自負,忠言逆耳,此番定是未施我之計策,故爾兵敗。君既亡,妾何偷生。大王慢走,妾隨你來了。”音未落,婁妃從望湖亭上躍入湖中。剎時,湖面驚濤驟起,飛濺的浪花淹沒了以身殉情的一代佳人。
? ? ? 望湖亭在吳城的東南一隅,隱藏在翠林湖水相接處。歷史的痕跡隱藏不了歲月的無情。老金說望湖亭是從抗日戰爭的炮火洗禮下保存下來的。今天還能看的這望湖亭也算是一種幸運吧。望湖亭算是坐落在荒原中,沒有什么人會出現在這,瞻仰我們的歷史,或者是尋找我們曾經的美好回憶。雖是荒原,但還是有些清新自然的。望湖亭的東南面都是水,也就是鄱陽。望湖亭內除了支撐主體的石柱外,沒有任何擺設和裝飾。倒是老金和琴的閑聊給這落寞的黃昏平添了幾分生氣。他們不愿登上望湖亭,只想在大廳內隨意看看。我一個人登上四樓,望湖亭的頂層。環視四周,竟是一種難于言表的感受。鄱陽湖的廣袤?還是夕陽的傷感?抑或是心中的那首古老的歌謠在無盡的回蕩……我想當年寫下千古名篇的崔顥是一定見過此景。
? ? ? “煙波江上使人愁”。我的這份落寞不是由于思鄉讓人不知所措而造成的。暮晚的鄱陽湖釋放著大雨來臨前的昏暗。我看不到遠方,也看不清那些正在靠岸的漁船。望湖亭已經歷經數百年,似乎看盡這鄱陽湖的風風雨雨。婁妃是帶著怎樣的心情再此迎接“戰敗”歸來的陳呢?她是哪來的勇氣毫無留戀的從這亭中跳下?看到石柱上,用幼稚的筆體寫下的“永遠愛某某”的年輕誓言時,我才猛然想到自己已經告別了大學的生活。我把我的發現告訴琴和老金,老金說這是吳城中學的學生經常來這。他們來這一定是捧著書,靠著石柱,思緒在文字和湖光景色間跳躍著的吧!
? ? ? 從望湖亭出來,已經有些下雨的跡象了。
? ? ? 大家決定沿湖堤回去。突然便下起雨來,老金拉著琴奔跑。嘩嘩的雨滴打落在我的手臂和臉上。老金拉著琴跑到鎮民家,才放開她的手。老金向鎮民借了兩把傘。很奇怪他為什么只能借到兩把傘。我為琴撐著傘,我和她默默地走在雨中,誰也不說話。也許,現在老金更適合與琴交談。
? ? ? 冒雨回到老金家時,這時我已近全身濕透。我任憑自己穿著濕透的衣服,由于體溫衣服也很快就干了。但是什么都沒有留下,頓時覺得自己輕松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