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基本
D16停止抱怨
喜歡抱怨的人都希望自己不變,希望在別人變化中來適應自己;抱怨是一種無能的貪念,是自己能力低下又不愿意行動,不愿意成長。長期的抱怨可能會讓你越來越消極,更加的沒有能力,應該更多的去思考自己缺失什么,然后開始行動去補足這部分。
學習生涯規劃閱讀《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第三章1~2
.自我概念:一個人還能對自己覺得不滿意,他的內心一定有潛在的更好的自己的樣子。
.在每個對生活和自己的不滿足的背后,都是每個人成長的需求。當兩者不能重合,在現在的我和希望自我之間,就會產生空洞。
.基因+社會與家庭環境=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現在的自我=需求
.雖然成長空洞人人不同,但每個人的努力方向都一樣—填滿那些空洞,成長為自己的樣子??吹阶约旱某砷L空洞,了解這些洞需要用什么填,在有限的資源中按照什么順序去填,就是找回自己、理解自己、成長為自己的過程。
.玩“假我游戲”的人
1.物質的游戲
在物質中不斷進入新的輪回—更多的錢,更好的物質,更短的快感,更多的失落,更多的錢……你自然會認為錢最重要。用物質填洞的人最大的悲?。簺]有人的能力能跑贏欲望,總有一天,你填入了所有東西,卻無力地發現,那個空洞還在。物質也許能帶來一次次的快樂,但絕非幸福??鞓泛托腋#揪褪莾蓚€東西。
2.他人認同
當你的成長空洞被別人的認為所填滿—你會感到安全和快樂,慢慢的,你開始認為這些都是自己的一部分。當你獲得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同,你就會覺得自己在不斷地“成長”,越來越“有面子有地位”。當這種外界的認同成為你自我的主要部分,你開始認為,那個“被認同”的部分、你的名聲、地位,才是你真實的自我。從那一刻開始,你就被別人的認同綁架了。
.被被人的綁架認同,這并非善良,而是無能的表現。
.如果沒有意識到你心里的洞、從內至外地去修煉,這個輪回會永無休止。所以,親密關系中,你是誰,你就會遇到誰。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你以為大家都喜歡和離不開你,其實是你離不開他們的喜愛。
3.自殘的人
.破罐子破摔的態度:事情做得不好,根本不是我的問題,不是我努力想做卻還差一點,而是先天的問題、環境的問題,或者是我根本就不想做好!這樣的回應也許能暫時讓自己舒服,但是相應地,成長的可能性全部破滅。從此以后這件事不可能做得更好,而關系也無法向前一步。
.你放棄了痛苦,但也放棄了自己。
4.挖另外一個坑
有些坑一旦被挖了,需要10倍的力量去往回填——比如健康、自尊,而一些坑則再也填不回來——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光。
.填坑的人常常集中在25~35歲之間,從單一的角色開始一項項的增加,每一項的增加都意味著全新的自我概念,也意味著新的成長空洞。
.我們渴望成長而產生的空洞,我們用非我的東西填洞,我們逐漸認為填充物是真實的自己,現在他們開始反過來占據我們,真實的自己被我們丟了。這就是虛假自我游戲腳本。
.當你把“成長空洞”換成錢、愛情、關系、認同、自尊,在填上年代時間姓名,就構成了這世間的各種悲劇故事。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