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發現有很多的話想要去表達,卻不知道從何說起。在會議上,老板讓我們闡述下方案,對方一臉茫然,因為沒有表達出關鍵點。在寫作的時候,花了很長時間去孕育并且艱難的生產出來了文章,卻發現還是沒能得出有效的結論。我們大多數時候都有重知識輕思維的傾向,導致思考不夠清晰,表達不夠有力,如何改善這些想象呢?然而什么是結構思考力呢?作者李忠秋在《結構思考力》這本書里面詳解構了結構思考力以及如何打造強有力的結構立體思維。
本書嚴格采用先總后分,邏輯遞進的清晰脈絡,分成以下6個部分:
1. 何為結構思考力
2. 明確理念打基礎
3. 基于目標定主題
4. 縱向結構分層次
5. 橫向結構選順序
6.形象表達做演示
一.明確理念打基礎
這一部分內容讓沒有接觸過結構思考力的同學也可以迅速理解結構的4個基本特點:論證類比: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和邏輯遞進,為接下來的思維結構力理解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二.基于目標定主題
我們可以通過先確定目標,有效的引出主題。首先提前設定好表達場景,時間地點,任務,受眾是誰,這些設定描述越具體越有助于目標的確定。其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希望對方聽完自己的表達,有哪些行為。具體可以運用下面這個ABCD目標法進行梳理,A:受眾,B:行為,希望受眾完成什么任務或者表現出什么行為,C:條件,在什么條件下,D:程度,達到什么樣的標準或水平。接來下就可以通過確定好的目標設定主題并進行包裝,并且利用以下可以打動人心的要素:簡單,準確,并且從對方利益出發。比如我們面對人力資源部門做一個結構思考力的主題分享,我們的目標是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引進結構思考力的課程進入這個企業。那通過這個目標如何設定主題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的主題是為目標所用的,比如我們的主題可以設定為:結構思考力,幫助組織內部高效溝通。最后的序言部分,為了讓表達更吸引,可以運用以下的基本要素去抓住受眾的注意力S:情景,C:沖突,Q:疑問,對方在意問題,A:回答。
三. 縱向結構分層次:
當我們不知道如何表達才更有吸引力的時候,就可以用自上而下,疑問回答去做分解。因為我們從上到下去深挖對方關心的問題,并且一一解答,也就是不斷的去滿足聽眾內心的需求,從何形成環環相扣,吸引住對方往下聽。這也就是為什么看一部好的電影,我們不容易睡著并且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因為每個情節都在為下面的發展做鋪墊,引起大家的好奇。自上而下,疑問回答做分解的核心就是要任何一個觀點的得出,都盡量去想象當對方看到這個觀點的時候,他們的頭腦會出現什么問題,或者對方存在哪些和我不同的觀點,這就是我們要說服對方的重點。
信息傳遞者和信息接收者的關注點往往差異很大,我們如果能夠擁有以對方需求為中心的思維模式,就容易抓住關鍵的點并進行有效的傳遞和溝通。當我們在設想問題的時候,書中提出了5W2H原則基本上覆蓋了我們需要考慮到的方方面面:
What:是什么,做什么,目的是什么
Why:為什么,為什么這么做,理由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WHo:誰來做,誰來負責,有誰來承擔,誰來完成。
When:什么時候開始做,什么時候完成,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Where:何處,在哪兒做,從哪兒入手做。
How:如何做,怎么去做,從哪兒入手做。
How Much:做多少,完成量是多少,合格率是多少,費用是多少。
當然我們想要高效理清思路,掌握2W1H,分清楚具體是什么,為什么這么做,如何去做,這個簡潔原則也是有效的抓住了問題的核心。
四.橫向結構選順序
我們收集了很多資料和信息,如何才能合理的分類為我們所用呢?橫向結構關注的是一堆信息里面,快速能歸類分組,和邏輯遞進。清晰的羅列要點叫做:歸納。有針對性的說服叫做演繹。
歸納更符合人類思考的習慣,讓隱形經驗顯性化并且也會讓要點更清晰,有以下三類歸納順序:
時間順序:時間先后順序,彼此可能存在因果,也可能不存在因果,比如:過去-現在-未來,流程1-2-3,階段1-2
結構性順序:將整體分為部分,如按照順時針,從上到下的順序,比如,abc部門
重要性順序:將事物按重要或非重要分組,比如重要問題次有問題
演繹是從普遍性的理論知識出發,去認識個別的,特殊現象的一種論證推理方法,選擇演繹會讓說服更有力。最后檢查觀點和論據有沒有交叉或遺漏的時候,可以利用MECE這個神器來進行驗證:項目獨立,完全窮盡。
五.形象表達做演示
通過前面的類比論證,縱向橫向的金字塔架構,我們應該掌握了如何從雜亂五章的信息,觀點,思想中提煉出關鍵點,做到思考清晰,表達有力啦。但為了讓觀點易于傳遞并且深入人心,我們需要視覺化去表達,讓演示更有效果。比如ppt已經成為職場人運用最多的信息化表達工具,但很多時候文字堆砌,沒有吸引力,內容太過雜亂。如何讓ppt更加清晰,有說服力和吸引力呢?
1. 構思時遠離你的電腦,因為一頁一頁的ppt無法看到整體的框架,我們可以在做ppt前,拿起一張空白的只和筆,列出整體的結構,比如利用ABCD目標法確定目標,設立簡潔,準確,以對方利益出發的主題,運用2W1H確定大致主體,然后歸納有共性的信息,也可適當使用演繹架構,加強說服力。
2. 每一頁ppt都是一個金字塔結構,即符合思考結構力的四個基本特點:
論—結論先行,每頁ppt只表達一個觀點,并且出現在標題中,也就是每個標題都需要是具有中心的主題句
證—以上統下:每頁ppt的主題,都需要下面的要點來概括
類—歸類分組:每頁ppt中的要點符合MECE,相互獨立,完全窮盡,不能有交叉和遺漏
比—邏輯遞進:每頁ppt中的要點都必須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組織
小結:
本書根據金字塔原理,融入了很多本土化的例子,更加深入淺出的講解。整本書的核心就在于金字塔原理的四個基本原則: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組分類,邏輯遞進,全面打造強有力的結構立體思維,讓每個讀完并運用的人們,思考更清晰,表達更有力。
這本書的的延伸書單,可供參考:《學會提問》、《六頂思考帽》、《邏輯思考力》《問題解決力》《金字塔原理》《麥肯錫教我的寫作武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