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北歐四國前,對北歐的認識僅限于諾基亞、愛立信、宜家家居、沃爾沃汽車、ECCO鞋,然后就是北極光、圣誕老人、丹麥童話、小美人魚......
直到來到這片國土,才真正感受到北歐國家之富有,在人們臉上顯露出來的輕松與自信。
北歐主要指的是丹麥、挪威、芬蘭、冰島和瑞典五國。冰島不在本次的旅行范圍內,所以我們主要討論其他四個國家。
一、北歐概況
人均GDP(2015年數據):
挪威 74,822美元(世界第3);
丹麥52,114美元(世界第8);
瑞典49,866美元(世界第12);
芬蘭41974美元(世界第18)。
2015年總人口和國土面積和首都:
丹麥:總面積4.2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567萬人;首都哥本哈根;
丹麥人類發展指數(HDI)以0.900高居世界第十,在福布斯雜志最新一期的排名中,丹麥再次被評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
挪威:總面積有38.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516萬;首都奧斯陸;
挪威生活質量位居全球前列,其人類發展指數(HDI)為0.944,連續5年高居全球首位。
瑞典:
總面積有4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982萬;首都斯德哥爾摩;
芬蘭:總面積有3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548萬;首都赫爾辛基;
二、富裕的主要原因
1、資源豐富家底厚
雖然北歐緯度較高,氣候寒冷,但是北歐擁有大量的森林、鐵礦、水力、石油、地熱和漁業資源。
例如北歐國家的森林覆蓋率基本上都在50%以上。河流水量豐富落差大,從而產生了豐富的水電資源。
北海漁場是世界著名的漁場,北海油田也是世界著名的產油區,產量大且質量好。
2、攤上德國好鄰居
地廣人稀物產豐饒,還不是北歐富裕的主要原因。
在維京海盜時期,公元8-11世紀,北歐還是窮的叮當響的野蠻人。
北歐人命運的轉折點,發生在漢撒同盟時期,公元13-15世紀,整個波羅的海發展為一個自由經濟的商貿網絡。卑爾根、哥本哈根、斯德哥爾摩這些北歐城市因為和德國的漢堡、呂貝克等商貿業中心隔海相望,逐漸就發展起來了。
隨著德國人在19世紀末轟轟烈烈的工業化進程,北歐小伙伴們自然也是商機無限。
3、戰爭,讓北歐人的逆襲
當西歐大哥們打的你死我活,傾家蕩產的時候,北歐人幸運的竟然沒有受到戰爭的波及。
一戰期間宣布中立,未受到戰亂影響。二戰期間瑞典中立,丹麥、挪威和芬蘭受到德國和蘇聯占領,但損失不大。
據說丹麥被德國占領后,德國人就說,好,你們丹麥人就負責給我們戰士提供豬肉吧!得嘞,您打您的仗吧,咱們丹麥人接著搞生產。
在這個時期,北歐的家電、汽車、藥品、重型機械開始大量出口到歐洲,尤其在二戰之后,百廢待興,德國法國的機器和生產線破破爛爛的,哪里能夠跟北歐的新貴們抗衡啊!
到了1980年代,隨著北海油田的大開發,愛立信和諾基亞進入移動通信產業,宜家家具、H&M、ONLY這些時尚品牌的風靡,財源滾滾而來,北歐真的是富到流油了。
4、健全的社會福利制度
北歐的富有和他們公民受教育程度、科學技術水平、政府效率和廉潔程度有很大關系。
國家實行高福利高稅收,通過稅收進行財富再分配,通過公平提供教育資源讓窮人的孩子不被忽視,國家推行平權教育,所有的孩子都免費接受教育。
各種社會保險和社會保障措施日臻完善,其公民“從搖籃到墳墓”一生都有保障的福利國家。從搖籃到墳墓都管了,大家好好干活就是了。
北歐人在工作上也盡本分,做什么的,就做好什么,做好之后,可以用幾十年,不做無用功。
三、耳熟能詳的品牌
丹麥:
航運(馬士基 Maersk)、樂高玩具(LEGO)、制藥(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啤酒(嘉士伯)以及包括Jack&Jones,Selected,Vero Moda,Only,Ecco等在內的眾多國際服裝品牌。
挪威:
石油,深海魚油(NORDIC NATURALS 挪帝克),嬰兒推車(Stokke Xplory)。
芬蘭:
通信(諾基亞)、造紙(芬歐匯川集團UPM-Kymmene)、能源(富騰集團公司Fortum),對了,還那款紅極一時的游戲:憤怒的小鳥。
瑞典:
汽車(沃爾沃)、軍火(薩博)、通信(愛立信)、電器(伊萊克斯)、電氣自動化(ABB)、宜家家居和H&M 服裝等等。
以上是回到祖國一周后,整理此次旅行之行的收獲時所了解到的信息,供大家參考。
行走在這樣一些國家極其富有的國家,看著他們燦爛的笑容,多彩的建筑,人性化的設計,很是希望自己也能生活在這樣的國度里。
我是幸容,感謝您的閱讀!
喜歡就點個贊唄,“?喜歡”,
鼓勵又不花錢,你在看,我就繼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