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天自我迭代——野馬學育兒#
DAY5
記得在很多年前看到我大冪冪發了一條微博,大概的意思是——對于當下的我們,安全感是一個奢侈品。后來網絡上又開始流行一句話:安全感只能自己給自己。
誰知,人們的安全感早在年幼時,尤其是在三歲之前就已經建立。有安全感的寶寶,大人在時候,感到放松和快樂,即便暫時不在,也有足夠的勇氣去嘗試、探索未知。因為他們相信:我最依戀的人不會離開我,他們時刻在我的身邊。
沒有安全感的寶寶,最大的表現就是不自信,粘人,害怕被拋棄,難以信任他人。直至長大也依舊患得患失,很難自我調節。
既然我們的安全感從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建立,那爸爸媽媽是不是就大有作為了呢?
我聽有個媽媽說:最近寶寶總不理我,獨自在一邊玩玩具。后來問起來才知道原來只要寶寶一吵鬧,媽媽就會很煩躁地推開他,再回想以前,好像自己的爸爸媽媽小時候也是這么對待自己的呢。
所以如果不學習相關的育兒知識,我們很容易讓不愉快的曾經再次發生到自己寶寶身上,重蹈覆轍呢。
那我們該怎么樣培養寶寶的安全感呢?
1.積極回應所有情緒
這里有幾個關鍵:
(1)積極:
只要孩子有情緒,不要置之不理,否則以后孩子有情緒了,也會很冷淡地會回避你,因為他們至少爸爸媽媽不會理睬自己的。
可以這樣試一試:“是吧,你(不)喜歡這個……”“哦,剛才這件事情,讓你很生氣。”
(2)一致性:
永遠溫暖的回應寶寶的情緒。
(3)適度:
無論發生什么,你都要淡定,一是不能讓孩子覺得“天哪,原來爸爸媽媽覺得這件事這么嚴重啊。”二是寶寶很容易模仿,你的行為對于他就是“標準示范”。
(4)回應情緒,而不是滿足要求
前面講了要積極、淡定地回應寶寶。至于寶寶提的要求要不要答應,野馬的建議是,跟著你們家的規矩來,比如之前和寶寶商量后決定,打游戲不可以超過20分鐘,那就是不可以,爸爸媽媽要和寶寶一起遵守規定。
當然也有讓步的方法,野馬在前幾篇文章中已經提過了。畢竟規則是死的,只要總的原則不變,我們可以有選擇的退讓。
這里我還想和寶爸寶媽分享如何輔助孩子控制情緒。
1.減少挫敗感
(1) 根據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也就是“最近發展區”,選擇適當的環境。
(2) 有固定的作息時間表,讓孩子知道等會兒要干嘛,在心理上擁有控制感。
2.識別情緒
(1)給情緒貼標簽
因為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詞匯量的限制,寶寶“有苦說不出”,打人憋著都難受,我想寶寶也會很郁悶吧,這時候,大人可以在旁邊幫助他一下“寶寶,好朋友來家里做客了,你看上去很興奮哦!”
寶寶恍然大悟“搜嘎~原來我現在的感覺叫興奮,是的!寶寶現在很興奮!”
(2)運用感覺詞匯描述自己情感?
“當……的時候。我感到很……(擔心),因為我害怕……”
(3)給兒童解釋別人的情感
“琪琪看山谷很傷心,因為你拿了她的玩具。”
3.用其他方法表達和傾瀉情緒
比如:當我苦惱的時候,我可以:
做五次深呼吸~ ? ? ? ? ? ? 將它畫下來或者說給玩偶聽~ ? ? ? ? ? ?安靜地看會書~
當寶寶了解了自己的情緒,甚至通過移情理解到了其他人的情感,他們就更能更好把控情緒。最后加上合適的調節方式,咱寶寶就能成為一個能控制情緒的小高手啦!
繼續上面的話題,首先,寶寶鬧情緒了,我們要積極回應,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是理解你、愛你且關心你的。還有呢?咱繼續:
2.時長擁抱孩子
如果孩子需要就抱抱吧~只是“愛的抱抱”哦,不是讓讓自己成為代步工具~
3.批評行為,但不推開孩子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看到很多家長當著我們的面,手往孩子肩膀上一推就開始批評,很生氣的樣子,“你怎么可以這樣,你再這樣,我就再也不來接你了,我不要你了!”
對于越是年幼的寶寶,爸爸媽媽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和你形成“混亂型依戀”,對你的態度將會很不穩定,一會兒親密,一會兒生疏。內心實質上是由于ta對你的情感不確定造成的猶豫和徘徊。
4.只要環境安全就鼓勵探索
“哎呀,寶寶不可以玩那個,衣服會臟的!”
“不不不,你是女孩子,這么調皮冒險的事情,可不適合你哦!”
爸爸媽媽有沒有想過,什么是安全感?安全感就是,你在身邊我覺得很安全、很溫暖,就算你暫時不在,我也能充滿勇氣去探索這個世界。
所以,當你發現環境是安全的,就放手讓孩子去爬,去嗨吧。
這里有個小tip,幫助你鼓勵孩子。
(1)當寶寶樂呵的爬出去的時候,跟在他后面
一方面保證安全,另一方面,萬一他轉過來,發現“咦,爸爸媽媽就在后面呢,那我怕啥呢,看世界去咯!”
(2)眼神跟隨
道理同上
說到安全感,野馬想起了好友曾和我說過一個阿貍的繪本《媽媽》,看完后,淡淡的憂傷之余更多的是溫暖。或許,安全感就是媽媽給阿貍最厚重的禮物吧。
如果流量不夠就看文字版吧~(請不要夸野馬如此貼心,我會驕傲的!)
阿貍陪媽媽去山頂看夕陽。
夕陽把整個世界都涂上了金色,整個山脈散發著光輝。
山頂的風有點大,他在媽媽身邊很溫暖。
媽媽忽然說,如果她有一天死了,就要埋葬在這兒,這樣就能每天看到這里的夕陽了。
阿貍問:“死是什么?”
媽媽說:“這可真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就是暫時離開的意思吧!”
阿貍說:“那多久回來呢?”
媽媽說:“嗯...也許很久...”
阿貍說:“我乖乖上床睡一個午覺,你就回來了吧?”
媽媽微笑著搖頭。
“我坐小鎮的火車,從第一站坐到最后一站,你就回來了吧?”
媽媽微笑著搖頭。
“那等到我乖乖的聽你的話,把屋子收拾好,你就來了吧?”
媽媽微笑著搖頭。
“那等到冬天下雪的時候,你就回來了吧?你說過每個冬天都要給我做新帽子的。”
媽媽微笑著搖頭。
“那等到我種的樹苗長成大樹,你肯定就回來了吧?”
媽媽微笑著搖頭。
媽媽,那你什么時候回來呢?
媽媽笑著摸著阿貍的頭說:“我的傻孩子...”
“世界上睡得再久的午覺,也能等到醒來的時候...”
“再長的旅行,也能等到終點到達的時候...”
“再冷的冬天,也能等到過去的時候...”
“再噪雜的世界,也能等到安靜的時候...”
“可是,只有死亡,卻是越等越遠啊...”
阿貍哭得很傷心。
“那我是不是就再也見不到你拉?我不要!”
“不會的,小阿貍。”
媽媽抱著小阿貍微笑著說
“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盡管再也聽不到我的聲音...”
“再也看不到我...”
“但是你會感覺到,我再安靜的陪伴著你。
當你在后花園的時候,我從廚房的窗戶安靜的看著你。”
“當你在廚房的時候,我在臥室為你打著毛衣。”
“當你在臥室的時候,我在客廳看著報紙;
當你在客廳的時候,我在后花園整理我的百合花。
你看不到我,我卻未曾遠離過你。”
“我的小阿貍,你要知道,我永遠愛著你。”
于是,在那個黃昏,聽不太懂的小阿貍忽然覺得,有些悲傷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