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時候才敢離開這不停抱怨的工作

“我已經受夠現在的工作了!我想辭職!”

昨日,玲玲給我發來微信。

看到這條信息,我心里并沒有太多波瀾,因為我已經不是第一次收到這樣的信息了。

我和玲玲曾經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工作強度很大,基本沒有閑聊時間,工作內容在熟悉后基本就是重復,偶有突發,但也不會經常交到基層專員手里。

再加上公司的性質類似于國企,工作流程冗長繁瑣,福利說減就減,出差累又沒補助,加班從不能調休,即使前一晚因為工作忙到凌晨一二點,第二天也得準時上班,很多員工都因心里不暢快而離職。

“都已經干了這么久了,想想又沒勇氣出去了”。過會兒,玲玲又給我發來一條信息。

這應該是大部分人的寫照吧。待在一個地方太久,就已經習慣了這個周遭的一切,一旦跳出這個界限,就會緊張、無所適從。

于是,很多人都繼續待在這個舒適圈內,一邊焦慮、抱怨,一邊享受熟悉的環境帶給自己的安心。

可能會有人問,你離開之前的公司有變得更好嗎?

是的,我確實變得更好了!

不只是薪水的提升,而是我整個人都跟以前不一樣了,而且,我非常確信我會越來越好。

當然,我也有過迷茫的時候,因為從原有公司跳出來后,工作內容有了很大的變化,之前的經驗積累和人脈一時用不上,就會特別沮喪。

每個公司都會有不如意的地方,但比較好的是新公司的人際關系比較簡單,每個人只要把工作做好即可。后來我決定不去糾結,沉下心來提升自己。

圖來自攝圖網

其實,當我開始意識到我可以做嘗試寫點東西時,已經很晚了。那些很早就看到互聯網的趨勢并早早上路的人,已經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他們上路的時候,并不知道前面的路況如何,只能一點一點摸著石頭過河。現在再走這條路的我們,已經有一些經驗可以借鑒了。

現在的我,堅持每天看書寫字,不斷輸入輸出,希望通過慢慢的積累,我的文章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也可以出作品集。

除了寫作,我的工作也在進步中,雖然職位和薪水都沒有再上升,但我明白我依然在學習新的東西。如今,我的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每一步都很踏實。

所以,我這樣回復了玲玲,“你在那個環境已經沒有成長可能,每天這樣消耗自己的情緒和精力,不如就跳出來看看吧”。

1.萬事開頭難

在你還沒有跳出來的時候,你滿腦子思考的都是困難,前怕狼后怕虎,就是沒勇氣跨出那一步。

這是因為在一個熟悉的環境,做著熟悉的工作,與熟悉的人相處,會讓人覺得輕松自在。而一旦跳出這個舒適圈,就容易焦慮,生怕自己會后悔。

但如果不試著走出來,永遠做著熟悉的工作,成長就會受限。

其實,你只要跨出那一步,就會發現原來還有這么廣闊的世界等自己探索。

2.找好自己的興趣點

跳出舒適圈,并不一定要轉化跑道。而是要鼓勵自己去發現和拓展更多自己有興趣并且擅長的事情,去擴大自己的“舒適圈”。

我也不鼓勵玲玲為了離開而離開。當一個工作只是在耗費你的時間、精力以及積累的經驗時,你才應該考慮離開。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何不把自己的時間、熱情與精力都放在加強這些強項上。

3.每天進步一點點

任何改變都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過程。就好像一個小寶寶的成長一樣,她要經歷抬頭、翻身、坐、爬、站、最后才會朝前走。

而在學走路的過程中,要一步一步慢慢走,不然會摔跤。摔的次數太多,也有可能會備受打擊而止步不前。

半年、一年后再回首,你一定會發現自己改變很多。

生活中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都是在勇敢嘗試后發生的,所以大膽省掉“猶豫”的時間,去尋找自己的方向,時刻提醒自己:我希望成為怎么樣的人,我做什么才是最快樂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