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昭睿絕對是個智商極高的孩子,初二時拿過信息學競賽全國一等獎,不知道他父母有沒有給他測過智商?李昭睿也絕對是個偏科的孩子,估計從小就沒好好寫過字,整個卷面就像雜草叢生的原野,初一初二上語文課似乎一直在瞇著眼打盹,因作業不認真挨批時,一臉茫然地望著你,讓你哭笑不得,據說在家讀魯迅的《野草》,讀得腦子要爆炸了,便把書扔到地板上,邊用腳踩邊咆哮“丁老師為什么要我們讀這種鬼書”。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初三時語文成績竟然神奇般的多次在130以上,我在班上開玩笑地說,從李昭睿身上,我們唯一得出的結論是學習好只跟智商有關,當然這只是玩笑,他其實在背后是付出了很多努力的。在這樣的一個孩子眼里,我的語文課又是怎樣的呢?
?????????????????????????????? 丁老師的語文課
???????????????????????????????????????? 李昭睿
?????? 回顧丁老師內容豐富的語文課,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課上的拓展和分享。
????? 丁老師的教學從未局限于課本里的條條框框。在完成基本的教學內容的同時,他也會給我們拓展課內課外的相關內容。
????? 中學流傳著這么一句話“讀書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而丁老師卻偏偏讓我們“對付”“三怕”中的“大BOSS”魯迅先生。初一時候由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引申到讀《朝花夕拾》,初二時丁老師要求我們讀先生的《野草》。我們只好硬著頭皮與魯迅不停地打交道。
????? 隨著一節又一節的魯迅作品品讀課的進行,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寫下并分享了對魯迅作品的見解,對魯迅理解也更深入。我也從中學到許多讀書的方法,如上網尋找資料, 與他人交流,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猜想他的寫作意圖等。
????? 就這樣,丁老師在日常教學當中穿插進行著許多名著閱讀的拓展,讓我們閱讀、思考,開拓我們的視界。他的閱讀課也因此被一家中學生報紙用了兩個版面進行報道。
????? 丁老師還十分注重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分享,這甚至成了了他課堂的一部分.
????? 從初一到初二,丁老師每節語文課前五分鐘都是給同學進行一定主題分享的,雷打不動.而這些課前演講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印象.
?????? 第一次,老師給出的分享主題是 “小小背包客”,每個同學都要分享自己暑假旅行的經歷,包括旅行攻略、旅行照片、旅行文章。
?????? 起初我對于暑期旅行的印象并不深刻,因此交上的ppt沒有圖片,文字也缺乏具體描寫,十分生硬。但自從丁老師開設了這個課前分享的環節后,欣賞著一個個描寫豐富、配圖恰到好處的優秀作品,我收獲頗多也覺得自愧不如。我開始認真留意每一位同學巧妙的布局與寫法,以及他們的素材與立意。同時在欣賞同學們作品的同時,我也仔細聽取了老師對同學們寫作視角和亮點以及不足的點評。有一位同學分享的是與我相同的客家圍屋,丁老師點評時提出要把圍屋建筑特色與客家文化緊密結合的建議更是被我牢牢記在心里。丁老師語文課里的這些分享給了我極大的提示與幫助。我重寫了我的旅行文章,把受到的啟發,運用其中,使這篇文章的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得到了老師高度好評。
?????? 除此之外,丁老師還經常和我們分享他自己的文章,無論是他為課前分享而寫的《巫山的云》、《年味》,還是他生活中的一些感悟和隨筆,他都樂于與我們分享,并告訴了我們他的寫作思路,欣賞一段段十分優美又有意趣的文字,我對丁老師愈發敬佩。
?????? 以上零零碎碎的回憶只是丁老師語文課的一部分。三年下來,我從六百多節語文課中受益良多,本來最弱的語文科目,竟然有幾次考到了年級前列。以前,我總覺得這語文課沒意思,但現在想來卻是如此有味道,我也為有丁老師這樣的老師而感到幸運。臨近畢業,丁老師的語文課也所剩無多了,希望在最后的幾十天,我能更好聆聽丁老師的教誨,獲得受益一生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