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酷狗音樂,第一次下載了汪峰的歌,《北京 北京》。
向來不喜歡汪峰,也不喜歡搖滾的我,第一次把這首歌設置成了循環。
記得剛上高中的時候,姐姐帶我去了一次搖滾音樂節。在人山人海里,五光十色的燈光下和一片此起彼伏的尖叫聲中,我木訥的站在人群里,感受著蝕骨的心跳。
那時候我不懂什么是搖滾,也不懂什么是民謠。卻覺得搖滾的嘶吼里,有一種莫名的孤獨。
我不懂那種孤獨,就像我來北京很久,卻依舊時常會有一種不知名的落寞,我不知道它是什么,后來我知道了,那種落寞和孤獨,都叫沒有歸屬感。
北京給不了我歸屬感。
北京是個大都市,每個角落里都長滿了建筑,每個建筑里又住著形形色色的租客。浩瀚的樓宇里,其實是低收入者的棲息地。
這些人每天匆匆忙忙地活著,六點起床,在地鐵站門口吃一個十幾塊錢的手抓餅,再乘坐一個多小時的地鐵去上班,晚上加班到深夜,打車回到五環外的出租屋里倒頭就睡。來不及思考,來不及感嘆,也來不及好好跟身邊人說句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地鐵上人潮擁擠,吵架似乎屢見不鮮,但哪怕吵架聲傳遍整個原本安靜的車廂,也不會有人上前勸架,大家低著頭,看劇或者看綜藝,臉上透著淡淡的冷漠。戴著耳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世界,這些世界也都跟你無關。人家都說微笑可以傳染人,其實冷漠也是。
有時候很想念家鄉,滿大街都是聚在一起一邊吃瓜子,一邊聊八卦的大嬸。雖然都是些家長里短,茶余飯后,但起碼看起來其樂融融,溫暖如初。
小時候最喜歡在大街上溜達,坐在土堆上托著下巴,幻想山那邊的大城市,一邊幻想長大的樣子,一邊想著,快點長大吧。現在最害怕晚上在大街上逗留,總感覺自己很孤獨,那種孤獨長在心里又深入骨髓。站在斑馬線上,看著川流不息的車輛和嬉笑的人群,感覺全世界都在狂歡,就為了嘲笑一個人的孤單。
以前總覺得北京是個有夢想的城市,它繁華、熱烈、讓人充滿幻想。夢想離每個人都很近,它就站在對面馬路上,你招招手它就會順著斑馬線走到你的身邊。
實際上,夢想看上去唾手可得,其實遙不可及。
地鐵聲勢浩大地經過,我看著地鐵玻璃窗上映出的自己,面色有些蒼白,神情有些疲憊,似乎有滿腹的心事,壓在神經末梢的位置,一不小心,就喘不過氣。
白天疲于應付的笑臉,終于堅持不住,消失不見。心里暗暗指責自己,你變了。什么時候也開始變成了自己討厭的那種人。后來轉念一想,也是,年少的赤誠天真,終于被時光無情的碾壓,我們逐漸在這種無情里,長成了,滿身疲憊的大人……